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苍南  > 苍南概况  > 苍南百家姓

谢 姓

  • 发布日期:2008-10-10
  • 浏览次数:
  • 字体:[ ]

谢姓始祖——伯 

 

据《百姓祖宗图典》和《小学生必读百家姓》等记载:谢姓出自姜姓,是炎帝后裔申伯的后代。相传炎帝居于姜水畔,便以姜为姓。至商代有后裔孤竹君的长子伯夷与叔齐一起投奔到周。后反对武王伐商,武王灭商后他俩逃到首阳山。成王继位后封伯夷为申侯,称申伯,是申氏的始祖。厉王娶申伯之女为妃,生子宣王,宣王继位后,封母舅申伯于谢国,公元前668年被楚国所灭。申伯的子孙以新都邑名为姓,称谢氏。子孙后裔尊伯夷为封国始祖。

 

 

 

谢姓起源与演变  据《史记》、《元和姓纂》及《姓谱》和《世本·姓氏篇》、《左传·隐公十一年》和《中国姓氏》所载,汉族谢姓的组成主要有三大来源:任姓、姜姓和外族的改姓。

  第一支出自任姓。史书中记载黄帝时代已有12个重要的姓氏,任姓为其一,谢姓为任姓的分支。夏朝时,谢国处在今河南唐河西北,虽为伯爵诸侯,但国小势弱,历经夏、商、周三朝,至春秋初为周宣王所灭,子孙以国为氏。此为任姓谢氏,这支谢姓至少已有3500年的历史了。

  第二支出自姜姓。春秋初周宣王灭谢后,让召公重建谢城,隆重地封给了元舅申伯,谢城成为申国的都城。公元前688年楚文王灭申国吞谢邑,居于谢邑的申伯后裔遂以邑为氏,此为姜姓谢氏。姜姓谢氏至少也有3000年的历史了,国亡之后普遍使用谢姓的历史也有2600多年。姜姓谢氏是组成当代谢姓的最主要成分。

  第三支出自外族的改姓。谢姓中也融入了其他民族的血液,主要有南北朝时匈奴高车部人的直勒氏族、清朝满洲八族的谢姓。这些外族与汉族长期混居后也逐渐同化成汉族。

谢姓郡望

 

陈留郡  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设置陈留县。汉代改置陈留郡。相当于今河南省开封地区。

谢姓堂号

 

据史书和《谢氏宗谱》载,谢姓有宝树、宣城、西堂、乌衣等堂号。

宝 树 堂

 

宝树堂  宝树,又称玉树,是传说中的仙树。魏晋时也借指那些姿貌秀美,才干优异的人。据《世说新语》记载,东晋太傅谢安有次把族中子弟召集在一起,问他们:“作为谢家的后代,你们说一说,做什么事情才能光大祖宗的基业?”其中谢玄应声答道:“就像芝兰玉树一样,应该长在适合它生长的位置。”意思是说,只有在朝中做官,才能光宗耀祖。唐代,著名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中“谢家之宝树”一语驰名天下以后,“宝树”更成为谢姓人中的一个著名堂号。

 

 

“宣城堂”主要是指南齐宣城守谢眺的后裔,因纪念他出任这一职务而得名。

 

西

 

“西堂堂”来历于谢灵运后裔使用的堂号,因谢灵运任永嘉(今温州)太守时居住在西堂堂而得名。

 

 

“乌衣堂”来历于东晋南朝时期的谢安家居住在京师建康(今南京)的乌衣巷中,此后子孙以居住地作为堂号。

 

苍南谢姓迁徙

 

谢姓迁徙与演变  系历史悠久的家族。由于年远代湮,清初又值“奉旨迁界”,致世系鸿支俱难查考。但据史志资料和苍南各地《谢氏宗谱》记载,基本上理清入迁苍南的谢姓系福建泉州南安县谢一美、谢子荣,同安县谢马赐、汀州谢石清、漳州南靖县谢兴洞和瑞安县谢兴良等派系苗裔。今将部分迁徙概况收录于下:

  云岩下对口谢姓  始迁祖谢天吼,原名恺吼,系谢国英长子。其曾祖谢一美约于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由福建泉州府南安县石鼓林入迁浙江温州府平阳县麻步西村定居;其祖父谢朝赞约于明末清初由西村转徙藻溪公婆石下定居;传至天吼,由公婆石入迁来此定居。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县内外各地。

  海城二河谢姓  始迁祖谢理超,系谢一美七世孙、谢天福四世孙。约于清乾隆年间由下对口入迁来此定居。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县内外各地。

  赤溪塘头牛寮谢姓  始迁祖谢天藩,原名恺藩,系谢一美曾孙、谢朝赞之孙、谢国辰长子。约于清康熙年间由藻溪公婆石下入迁来此定居。繁衍成族,后裔分居藻溪马牛渡以及县内外各地。

  括山牛条(栏)垟谢姓  始迁祖谢天妙,原名恺妙,系谢一美曾孙、谢朝赞之孙、谢国辰次子。约于清康熙年间由藻溪公婆石下入迁来此定居。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县内外各地。

  云岩云头垟谢姓  始迁祖谢天来,原名恺来,字光迎,号春耀,系谢一美曾孙、谢朝赞之孙、谢国辰四子。约于清康熙年间由藻溪公婆石下入迁来此定居。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县内外各地。

  赤溪半垟谢姓  始迁祖谢天昇,原名恺昇,字光尚,号春荣,系谢一美曾孙、谢朝赞之孙、谢国辰五子。约于清康熙年间由藻溪公婆石下入迁来此定居。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县内外各地。

  澄海路尾岙内谢姓  始迁祖谢邦考,原名立考,系谢一美玄孙、谢朝海曾孙、谢国启之孙、谢天友三子。约于清康熙年间由平阳县麻步西村入迁来此定居。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县内外各地。

  南坪柳垅和尚垟谢姓  始迁祖谢天雄,原名恺雄,字光英,系谢一美曾孙、谢明海之孙、谢国忠之子。约于清康熙年间由平阳县麻步西村入迁来此定居。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县内外各地。

  新安西谢谢姓  始迁祖谢文锡,约于元末明初由瑞安县澄川入迁来此定居。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县内外各地。

  炎亭东岙内谢姓  始迁祖谢朝钦,系瑞安县谢时相第四子。约于清时由瑞安县四十七都塔石岙内入迁平邑(今在苍南县)炎亭东岙内定居。配林氏,生子六:长国艮、次国省、三国助、四国员、五国成、六国佳。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各地。

  括山河西西头谢姓  始迁祖谢朝新,系瑞安县谢时相第五子。约于清时由瑞安县四十七都塔石岙内入迁平邑(今在苍南县)括山河西西头定居。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各地。

  张家店谢姓  始迁祖谢国柱,系瑞安县谢时相之孙、谢朝盛次子。约于清初由瑞安县四十七都塔石岙内入迁平邑(今属苍南县)二十二都张家店定居。配郑氏,生子三:长天寿、次天柱、三天赐。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各地。

  江山三大庙谢姓  始迁祖谢文英、谢文智堂兄弟,系先祖谢马赐之裔孙,谢普腾之孙。祖籍福建泉州府同安县归得里下尾溪。二公于清康熙九年(1670)庚戌由平阳县北港渔塘下汛迁入江南十六都三大庙(今属龙港镇江山三大庙村)定居。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各地。

  括山河西东头谢姓  始迁祖谢朝贵,系瑞安县谢时相第三子。约于清时由瑞安县四十七都塔石岙内入迁平邑(今在苍南县)二十三都河西东头定居。配严氏,生子二,女二,长国珍、次国瑞。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各地。

  繁枝东垟谢姓  始迁祖谢时相,瑞安县谢兴良第三子。约于明时由瑞安县腾岙移居平邑二十六都东垟(今在苍南县)藻溪镇繁枝东垟村定居。配杨氏,生子五:长朝盛、次朝贤、三朝贵、四朝钦、五朝新。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各地。

  渡龙叶家垟谢姓  始迁祖谢时樑,字贵星,号冲斗,系瑞安县谢兴良第四子。约于明时由瑞安县腾岙入迁平邑二十三都叶家垟(今在苍南县灵溪镇渡龙叶家垟)定居。配曾氏,生子六:长朝振、次朝拔、三朝援、四朝操、五朝安(居渔湖踏脚)。六子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各地。

  藻溪九堡谢姓  始迁 祖谢 君聪,系福建南安县谢子荣第七世孙。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辛丑由福建泉州府南安县汰山,携妻子入迁浙江瑞安县马屿,不数载转迁平邑(在今苍南县)二十六都藻溪元店定居。配许氏,生子一:名谢月程。至二世谢月程由元店转迁九堡凤山下定居。繁衍成族,后裔分居本县铜墩(今名中墩)和福鼎县九都兰溪、店下下岭、秦屿后山、象山、南京、台湾高雄等地。

  碗窑矴埠头谢姓  始迁祖谢元和、谢元玖、谢元兴兄弟,系谢石清第十世孙,父谢文厚。三公于清初由福建汀州府斧岗携眷入平阳,先居桥墩大玉沙,后于清雍正七年(1729)己酉转迁碗窑矴埠头定居。繁衍成族,后裔分居本县棋盘山、矴埠头、桥墩、灵溪、下垟、观美和泰顺仕阳、谢客炉、马鞍山、银洞坑、福鼎四角井、店头、四川南溪县江南等地。

  凤池渔(湖)池谢姓  始迁祖谢朝辉,谢兴洞之孙,父谢时铎由福建彰州府南靖县庄尾入迁瑞安县马屿。公于明时由瑞安县马屿入迁三十三都凤池渔湖定居。配池氏,生子四:长谢国璋、次谢国球、三谢国瑞、四谢国理。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各地。

 

 

苍南谢姓人口

 

苍南原属平阳,于1981年从平阳析出建县。

  199071零时,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统计,全县谢姓在籍血缘人口为16039人,占全县总人口1.53%,分布全县71个乡镇,列表于下:

 

苍南县分乡镇谢姓(1990年)人口统计表

 

乡镇名称

人数

乡镇名称

人数

乡镇名称

人数

乡镇名称

人数

灵溪镇

536

江山乡

1226

渡龙乡

711

南堡乡

517

灵江镇

189

湖前镇

51

繁枝乡

959

马站镇

117

沪山乡

342

钱库镇

266

挺南乡

172

沿浦乡

150

凤池乡

101

芦浦镇

33

桥墩镇

368

南坪乡

211

渎浦乡

264

望里镇

228

观美乡

220

渔寮乡

209

浦亭乡

263

仙居乡

57

南水头乡

141

蒲城乡

96

对务乡

337

新安乡

681

34

云亭乡

294

大观乡

57

陈东乡

15

莒溪镇

132

霞关镇

88

龙港镇

510

项桥乡

517

五凤乡

52

城门乡

5

沿江乡

85

夏口乡

43

碗窑乡

739

魁里乡

19

龙江乡

423

括山乡

617

腾垟乡

14

岱岭乡

12

白沙乡

67

金乡镇

589

大龙乡

135

澄海乡

11

海城乡

12

艚乡

57

天井乡

 

赤溪镇

44

宜山镇

190

大渔乡

220

矾山镇

357

龙沙乡

165

铁龙乡

40

石砰乡

62

华阳乡

70

半垟乡

101

平等乡

47

新城乡

545

昌禅乡

15

凤阳乡

6

凤江乡

106

炎亭镇

183

埔坪乡

37

中墩乡

36

云岩乡

496

藻溪镇

881

南宋乡

62

信智乡

4

 

苍南县(2005年)谢姓人口

 

2005年,据县公安局人口统计资料,全县谢姓在籍血缘人口为19554人,每平方公里有16.07人,占全县总人口1.60%,名列全县第14位,分布全县36个乡镇,其中3千人以上的有灵溪、龙港2镇,2千人以上的有藻溪镇,千人以上的有桥墩、矾山2镇,今按乡镇人口多少序数列表于下:

 

苍南县分乡镇谢姓(2005年)人口统计表

 

乡镇名称

人数

公里人数

部分行政村或自然村分布

灵溪镇

3704

42.82

渎浦大浃头、横江、浦口、县城、沪山南山脚、河口渔湖、渡龙宕顶、渡龙前垟、渡龙叶家垟

龙港镇

3358

40.46

龙江涂厂、江山南垟谢、江山大店樟树下、江山三大庙、江山都口、薛家桥、龙港街

藻溪镇

2195

28.10

九堡、蔗岙、青山内、东溪干溪头、藻溪街、繁枝流石、下应、西垟坡、挺南、龙船坑、古井头、东垟、挺南三十六湾

桥墩镇

1291

16.06

碗窑埠头、大龙三十亩

矾山镇

1027

20.16

南堡石门头、杨家井、下厝基猫竹坑、中村白岩、深垟、矾山街、金斗垟瓦窑岭

钱库镇

934

44.90

项桥后谢、李家车后店、钱库街

艚镇

653

36.28

 

金乡镇

640

14.70

城内

新安乡

630

76.83

西谢

括山乡

628

26.17

河西

云岩乡

526

40.46

山前云头垟、下对口

沿浦镇

480

14.12

云亭牛乾大湖、下在、沿浦街

观美镇

394

9.27

亭子朱文庵、寨岭脚内坑

霞关镇

339

9.84

南坪松柏林观音尖、南坪卓垟顶观音尖、霞关街

宜山镇

334

25.89

 

浦亭乡

267

9.63

 

望里镇

259

8.00

 

龙沙乡

228

6.91

下宅

渔寮乡

225

13.24

荷包田

大渔镇

223

13.94

南行街、北行街

炎亭镇

204

14.57

 

赤溪镇

185

4.25

南行、半垟、半垟上垟、流岐岙长岩、双牌王甘宅

马站镇

149

 

马站街

莒溪镇

144

2.85

横路(今并入溪东村)

凤池乡

127

9.07

板岙徐桥头

蒲城乡

98

10.89

城西、城北

南宋镇

62

2.82

 

仙居乡

59

7.38

 

五凤乡

53

1.83

 

石砰乡

47

4.70

 

芦浦镇

44

7.33

 

中墩乡

40

4.00

王家山

岱岭乡

23

1.11

 

昌禅乡

19

0.54

妇女嫁入

腾垟乡

11

0.55

妇女嫁入

凤阳乡

7

0.33

妇女嫁入

苍南谢姓人物

 

苍南谢姓人物,据民国《平阳县志》记载,谢姓人物共5人,其中南宋1人,明初1人,清有谢青洲、谢青扬和谢香塘姊弟妹3人。其名录简录如下:

  谢岳,南宋淳熙二年(1175)乙未科进士。官 吉州 教授。

  谢天启,名南以,字行,明洪武十六年(1383)癸亥科举人。官山西参议。

  谢香塘,矾山苋头庵人,嫁给蒲门城内金洛先为妻。出身书香门第。她与金乡郑蕙为清代晚期平阳县唯一的两个女诗人。撰写《哭夫》、《哭二弟小嵋》、《示儿》等诗。著有《红余诗稿》。

  谢青洲,赤阳(今矾山镇)人。清道光五年(1825)乙酉科拔贡生。著有《抚桐轩咏草》。

  谢青扬,字次榆,号小嵋,兄青洲,赤阳(今矾山镇)人。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癸卯科岁贡生。著有《愈遇斋诗文集》四卷。

 

 

   

 

一、谢姓在历史上的分布和迁移

 

  谢姓是中国第二十四位大姓,在广东、江西、湖南最有影响。谢姓人群大约占了当代人口的0.72%,即每10000个中国人中姓谢的人至少有72个,总人口大约在870万。

  谢姓最早活跃于河南南部。楚人灭申并迁谢姓族人于淮河上游,从此,谢姓族人开始了南迁的历程。春秋时期,谢姓已经迁到山东、湖北、湖南等地。战国时,谢姓一支移民四川。汉晋时谢姓已播迁到陕西、云南、贵州、江西、浙江等地。三国至南北朝时,谢姓家族成了天下最著名的家族之一。唐朝时,谢姓始入福建、广东,成为东南地区的著姓。明初入台湾。由于谢姓主力早在秦汉时期已迁离北方,虽经历东晋、隋唐的北方地区战乱,但所受的伤害相对要轻。在中国历史上几次大迁移中,谢姓向南、西南和东南迁移,在南方稳定长足地发展,尤其在宋、元、明时期,谢姓在赣闽浙粤湘苏六省繁衍最盛,最终形成了今天典型的南方大姓。

  宋朝时期(公元9601279年),谢姓大约有4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52%,排在第三十九位。谢姓第一大省是浙江,约占全国谢姓总人口的13.7%,占浙江总人口的1%。谢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河南、福建、江西、湖南和四川,这六省谢姓大约占全国谢姓总人口的73%;其次分布于安徽、广东、广西,又集中了20%。全国形成了以川湘、赣浙闽、豫皖、两广为中心的四大块谢姓聚集地,而华北地区是当时谢姓人口稀少的地区。

  明朝时期(公元13681644年),谢姓大约有79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85%,为明朝第二十一位姓氏。宋、元、明600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谢姓人口增长比全国人口的增长要高得多,600年中谢姓人口纯增长率高达98%,人口净增加一倍。谢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25.4%)、福建(17.6%)和浙江(12.7%),这三省谢姓大约占谢姓总人口的55.7%;其次分布于广东(6.6%)、湖南(6.2%)、江苏(5.7%),这三省的谢姓又集中了18.5%。江西一跃成为谢姓第一大省,占江西省总人口的1.5%。东南和南方地区的谢姓在这600年中有了稳健的发展。宋、元、明期间,谢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较大,其人口主要向东南和南方地区迁移,而四川地区谢姓人口主要向两广和湖南地区流动。全国重新形成了赣浙苏、川湘、粤闽三大块谢姓人口聚集地区,重心进一步由北向东南部转移。

  当代谢姓的人口已达到864万,为全国第二十四位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72%。从明朝至今600年中谢姓人口由79万增到864万,增长了11倍。明朝的平均人口接近9300万,当代的人口按12亿计,人口增长了13倍。谢姓人口的增加速度低于全国人口的增加速度。这1000年中谢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厂”形态势。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广东、江西、四川三省,大约占谢姓总人口的36%;其次分布于湖南、河南、浙江、江苏、湖北,这四省又集中了29%。广东为谢姓第一大省,占全国谢姓总人口的13.2%,占省总人口的1.5%。全国的谢姓分布以粤东为中心,向北、西、东三方向辐射,谢姓人口逐渐减少,华北和东北地区少见,西北罕见。在近600年期间,谢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有很大的区别,由东南部向中原、华北有一定的回迁,向西和南部地区的回迁十分强劲,已经大于由北向东南和南方的迁移。

  根据新华社北京2006110电,国家基金委支持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的“百家姓”顺序已经新鲜出炉,谢姓保持二十四位。

 

二、当代谢姓的分布

 

谢姓人口单位面积内密度最高的地区在广东东部和江西南部,每平方公里的谢姓人口达到3.5人以上,有的地区可达到5人以上。谢姓分布密度示意图表明:密度最高的(3.5人以上/平方公里)地区仅仅占国土面积的2.4%,谢姓人口大约84万;2.83.5/平方公里的地区占国土面积的1.5%,谢姓人口大约42万;2.12.8/平方公里的地区占国土面积的8.6%,谢姓人口大约191万;1.42.1/平方公里的地区占国土面积的10.3%,谢姓人口大约167万;0.71.4/平方公里的地区占国土面积的26.8%,谢姓人口大约269万;不足0.7/平方公里的地区占国土面积的50.4%,谢姓人口大约111万。

  谢姓分布很广,但在全体人群中分布不均衡。谢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谢姓在广东、江西、四川和湖南是最常见的姓氏之一。在广东东部、江西南部、福建西部,谢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2.25%以上,有的达到3%以上,其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面积的1.1%;在广东中部、湖南东南、江西中部、福建大部、台湾,谢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1.35%2.25%,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面积的4.3%;在广东西部、云贵川、江西北部、湖南大部、陕豫鄂、山西南部、甘肃南部、皖浙苏、内蒙古东北和黑龙江西北的交界地区,谢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45%1.35%,随纬度升高而降低,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面积的31.3%;其他地区,谢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45%以下,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面积的63.3%,其中比例不足0.1%的部分占国土面积的28%

三、谢姓历史名人

 

在中国历史上,谢氏最兴盛的时期是三国至南朝的300多年间,尤其是东晋时,与王氏长期共同执政,并称望族,因之“王谢”成为高门世族的代称。谢姓历史名人也大都出在这一时期,而且几乎都是阳夏人。仅东晋至南朝的270余年间就有约60位。383年晋相谢安,运筹帷幄、使至谢玄,弟谢石等率水陆军队8万,抵御前秦苻坚90万大军,在淝水大捷,创造了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光辉战例,因而成为震古烁今的名人,有中书舍人谢朏,吏部尚书谢沦,有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谢迁;这一时期,阳夏谢氏在文学艺术方面的名人也灿若群星,如东晋有音乐家谢尚,女诗人谢道韫,文学家谢混、谢惠连、谢庄,南朝宋时永嘉太守诗人谢灵运,开创中国山水诗一派,世称“大谢”;诗人谢朓,为永明体作家中成就较高的诗人,后世称“小谢”,二人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此外,新莽末年有赤眉军权右大司马谢禄,北宋末有学者谢良佐,南宋有诗人谢枋得,右丞相谢深甫、谢太后、谢翱。元明之际有学者谢应芳,元末明初有谢肃,其古诗朴健,七律尤为到格。明有著名文学家的谢榛、谢肇渊,著有《东汉十二帝通俗演义》,谢昭,云南参政;善诗;为闽派著名诗人之一谢肇淛;锦衣卫千户谢廷循。清有山西布政使谢启昆,中书舍人谢重辉,御史谢济世,航海家、旅行家谢清高,吏部左侍郎谢墉,画家谢荪,与龚贤、樊圻、吴宏、邹喆、胡慥、叶欣、高岑合称“金陵八家”。

 

四、谢康乐永嘉胜迹

 

《宋书·谢灵运传》记载,灵运“出为永嘉太守。郡有名山水,灵运素所爱好,遂肆意游遨,遍历诸县,动逾旬朔。所至辄为诗咏,以致其意焉”。永嘉郡在南朝刘宋时辖永宁、安固、松阳、乐城、横阳五县,郡治永宁,即今天浙江温州市。全郡辖境相当于今天浙江遂昌以东、临海以南、泰顺以北广大地区。因为谢灵运在这里当过太守,足迹所至又是全郡的名山大川,所以留下的名胜古迹和纪念地极多。仅清光绪八年(1882年)所修《永嘉县志》中,就载有以下数处:

  竹马坊:在今温州市东北。相传谢灵运来任永嘉太守,儿童骑竹马相迎,故名。

  西堂:在温州市内,原州官府中。谢灵运在此构思诗篇,竟日不就,后忽梦族弟惠连,便有“池堂生春草”一诗,大以为工。宋人杨蟠作诗道:“谢公何所忆,白日看云眠。忽梦惠连弟,遂得春草篇。”

  池上楼:在温州市内,旧郡治丰暇堂北。谢灵运曾在此作《登池上楼》诗,其中有“池堂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等句,被后人称为他的代表作之一。

  谢公池:在温州市郊积谷山麓,又名春草池。相传,谢灵运曾栖息于此,池水澄澈,俗称灵池。

  白岸亭:在温州市楠溪西南,距市区约八十七华里。因溪岸沙白,故名白岸亭。相传是谢灵运游赏处。他在《过白岸亭》一诗中写道:“拂衣遵沙坦,缓步入蓬屋”,其中的蓬屋二字即最早的亭台。

  读书斋:在温州市内略偏西部,亦即旧郡治一带。相传是谢灵运读书处,又名读书堂。他曾在这里作《斋中读书》和《读书斋》等诗。

  南亭:在温州市南一里许,是谢灵运游处的地方。相传,他曾在这里作《游南亭诗》。后来,清朝人朱彝尊也作诗道:“薄云雨初霁,返照南亭夕。如逢秋水生,我亦西归客。”

  西射堂:在温州市西南二里净光山下,相传是谢灵运闲暇时鸣琴的地方,曾作有《晚出西射堂诗》等。

  北亭:在温州市东北五里,永嘉江畔。相传是谢灵运罢官归会稽,与郡中父老道别的地方,后作有《北亭与吏民别诗》。

  谢公楼:即温州市原北门楼,在拱宸门上。相传是谢灵运任职于此时所建,常游憩其上。至南宋端平年间(12341236年),改名为江山胜概楼。

  谢公亭:在温州市,原江心寺西南。相传谢灵运在这里任太守时,每出游,必休息于寺中。寺中原有石刻像一尊,至明宣德中(14261435年),寺僧昙旭重新修复。清道光乙巳年(1845),巡抚庆廉再次重建。

  谢客岩:在温州市郊积谷山上,有“谢客岩”、“白云曲”、“春草吟”等篆字,相传是谢灵运手迹。至今,“谢客岩”三字仍依稀可辨,每字直径都在三尺以上。

  谢村:在积谷山下。相传,谢灵运来任永嘉太守,以此地山水美于会稽,便在积谷山下辟地凿池,作为永久居住之地。后离郡而去,仍留一部分家人于此。其后繁衍于此,遂为永嘉人,名其居为谢村。后人谢梦符作《鹤阳谢氏宗支记》,王端作《谢岸墓志》,皆记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