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策文件  > 政策解读
索引号 001008003009007/2025-121504
组配分类 政策解读 发布机构 县民政局
生成日期 2025-10-21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关于《苍南县老年食堂建设管理实施方案》的政策解读

  • 发布日期:2025-10-21
  • 浏览次数:
  • 来源:县民政局办公室(政策法规科)
  • 字体:[ ]

一、《苍南县老年食堂建设管理实施方案》的制定背景?

一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走进社区考察老年助餐服务工作,强调我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让老年人老有所养、生活幸福、健康长寿是全社会的共同愿望,要把政策落实到位,惠及更多老年人。2023年10月10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行动方案》。同月底,民政部等11部门印发了《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行动方案》(民发〔2023〕58号),就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作出部署。12月,民政部办公厅印发《关于贯彻落实〈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行动方案〉的通知》,要求各地民政部门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二是回应广大老年人需求和期待的迫切要求。苍南县不仅是“浙江美丽南大门”,同时也是全省老龄人口大县。2024年底全县60周岁以上老年人达到19.98万人,老龄化率为20.01%。据调研,老年助餐服务已成为最迫切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之一。印发《苍南县老年食堂建设管理实施方案》有利于将党中央的关切、老年人的期盼落实到具体行动中,以“小切口”撬动“大民生”,切实解决老年人急难愁盼问题。三是推动老年助餐服务健康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近年来,我县坚持需求导向,因地制宜,通过开办村社老年食堂、建设老年中心食堂等多种形式探索发展老年助餐服务,解决老年人就餐实际困难,形成了具有苍南特色的助餐服务模式。但还存在区域推进不平衡、可持续运营压力大、刚需群体助餐配送餐保障不足等问题,亟需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提升老年助餐服务的可及性、可持续性。

二、什么是老年食堂?

老年食堂,是专门为老年人,特别是高龄、孤寡、独居、空巢、失能等就餐有困难的老年人,提供集中就餐或送餐上门服务的服务设施。其建设的核心目的在于解决老年人“做饭难、吃饭愁”的实际问题,保障老年人的基本饮食需求,同时促进社会交往和身心健康。

三、《苍南县老年食堂建设管理实施方案》的目标任务?

聚焦老年人就餐实际困难,坚持政府统筹、保障基本,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积极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共建共享的老年助餐服务网络,推动老年助餐服务方便可及、经济实惠、安全可靠、持续发展。到2025年底,进一步向城乡社区延伸服务,全县助餐服务网络基本形成,服务对象有效扩面。到2027年底,老年助餐有需求的村(社区)基本覆盖,多元供给、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巩固,老年人就餐便利度、满意度明显提升。

四、《苍南县老年食堂建设管理实施方案》的制定原则?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坚持“保基本、兜底线”,优先为“不能烧、不敢烧、不会烧”三类老年群体,即无法自主做饭的失能(含失智,下同)老年人、做饭存在较高风险的高龄老年人、不会做饭的独居老年人等困难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以乡镇和村(社区)为单元,做好老年人需求摸底,在保障刚需人群基础上,为其他老年人提供便利服务。有条件的可以面向其他年龄群体提供服务。二是坚持属地负责原则。各乡镇要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综合辖区内老龄人口分布、需求和交通网络等要素,科学开展老年食堂布局规划、选址建设及监督管理等工作,并充分发挥乡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作为辖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核心和节点功能,指导老年食堂充分发挥既定服务功能。三是坚持资源整合原则。整合乡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等居家养老服务设施,盘活各类闲置资源,嵌入式分类打造“中心厨房”“村社食堂”“助餐点位”三级老年助餐服务设施,实现供需两端精准对接,切实避免因设施重复建设带来的资源浪费。四是坚持规模发展原则。鼓励依托养老服务供给区域化改革,鼓励和支持以乡镇和片区为单位,将辖区内老年助餐服务设施委托具有合法资质和专业能力的养老服务企业实施“一体化”连锁运营,建立统一制度规范,实施统一管理运营,促进各级养老服务设施间服务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双向流动,实现设施管理制度化,设施运营连锁化,设施服务标准化,资金使用高效化。五是坚持长效运营原则。鼓励村集体参与老年食堂运营,支持专业企业和组织参与老年助餐服务事业,建立“政府补助+乡镇(村社)补贴+基金帮扶”的老年助餐服务综合成本承担机制。引导村集体经济组织经民主议事程序决定,可使用集体资金支持老年助餐服务。鼓励各乡镇和村社在农村地区结合实际,推行“共富工坊”“爱心农场”等创新模式,扩大老年助餐资金资源筹集渠道,保障助餐服务设施长效运营。

五、《苍南县老年食堂建设管理实施方案》的政策措施?

一是明确建设模式。老年食堂通过乡镇、村社免费或低价提供场地,以招标或委托方式选择专业机构运营,建设费用可由多方承担。运营需安装食品监控并使用“爱心卡”系统。建设模式分为四类:一是功能拓展型。依托现有养老设施,辐射到户;二是社会合作型。联合餐饮企业等,实现老人、企业、政府三方共赢;三是村社新建型。利用闲置房产等新建,面积需150平方米以上并符合安全与许可要求;四是就近便捷型。设配送与堂食点,至少容纳10人并配备基本餐饮设施。二是规范资金补助。资金补助参照《苍南县养老服务资金补助实施办法》(苍民〔2025〕67)号文件及《苍南县幸福颐养基金管理办法》相关规定。三是强化监督管理。一是严守食品安全。要求机构持证运营,规范加工各环节,推进“阳光厨房”建设以实现透明操作,并加强日常监管。二是保障场所安全。确保场地设施符合安全与消防标准,进行适老化改造,开展人员培训与应急演练,并鼓励购买相关保险。三是注重送餐安全。严格审核送餐人员与车辆资质,执行省级送餐服务规范,并合理配置送餐资源。四是加强数字监管。全面应用“爱心卡”助餐服务系统进行数据监管,并强化补助资金的审计与绩效管理。四是落实保障措施。一是加强组织保障。 要求乡镇党委政府将老年助餐纳入重要民生工程统筹推进,并明确民政、市场监管、财政等部门的各自职责,形成协同合力。二是加大运营监管。 建立以食品安全、餐饮质量、服务满意度等为核心的考核机制,并将考核结果与运营补助及绩效挂钩,以促进规范运营。三是强化宣传引导。 鼓励各地探索多样化的服务方式,及时总结推广优秀案例,通过打造示范点和优质品牌,营造支持老年助餐服务的社会氛围。


解读机关:苍南县民政局

解读人:余珍芳  联系电话:0577-59882287

                                                                                                                                                                                 苍南县民政局

                                                                                                                                                                               2025年10月21日


政策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