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度赤溪镇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下称《条例》)和《关于做好2012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编制及公布工作的通知》(苍政办〔2013〕43号)要求,切实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特向社会公布2012年度本镇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一、基本概况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镇认真推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各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得到了深入开展,政务公开成果进一步巩固,政务公开内容进一步规范,政务公开形式进一步创新,政务公开水平进一步提高,全镇政府信息公开取得了明显成果。
(一)领导重视、责任明确
我镇高度重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成立了以镇委书记、镇长为组长的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下设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推进、指导、协调、监督我镇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同时结合实际,制订了政务公开计划,逐项分解工作任务;制定了相关制度,对政务公开工作机制、公开责任、公开内容、公开方式、考核检查等方面作出统一规范和要求。全年工作做到了年初有计划,半年有小结,年终有总结,实现了措施、责任、人员三到位。
(二)健全制度、加强监督
一是坚持和完善政务公开目标考核制度、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依申请公开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等政务公开工作制度。二是推行问责制,主动接受人大、政协、监察部门和群众的监督。三是将政务公开工作列入综合目标管理,健全和落实政务公开过错责任追究制度,促进政务公开。
(三)创新载体、多样公开
一是利用赤溪镇人民政府“山海赤溪”网站作为我镇政府信息公开第一平台的优势,开辟信息公开专栏,公开政府领导、政府机构、政府规划、政府计划总结、政府重点工作、规范性文件、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行政许可、政府工作动态及人事、财政等信息。二是在网站上通过设置新闻动态、政务公开、招商引资等栏目,扩展信息公开范围,加大信息公开量,让群众了解全镇的重点工作。三是督促公共企事业单位按规定公开组织机构、办事项目、办理程序、收费标准;监督指导各村村务公开栏的公开内容和公开时间的统一规范性。同时要求党务公开与村务公开、财务公开结合起来;即时公开与长期公开结合起来,真正做到公开及时到位。
(四)加强培训,规范内容
一是通过印制《政府信息公开规范化操作手册》,让各信息公开单位做到公开、操作有依据。二是通过召开信息公开工作培训会、电话回访、上门指导等形式,进一步规范公开内容,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
二、政府信息主动公开情况
我镇2012年度共主动公开政府信息203条,其中赤溪镇人民政府网站公开数176条、苍南县政府信息公开网站公开数27条,召开新闻发布会0次。
三、依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
2012年,我镇没有依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
四、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及减免情况
2012年,我镇没有因依申请公开信息收取或减免费用情况。
五、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
2012年,我镇没有因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而被申请行政复议或被提起行政诉讼。
六、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
一年来,尽管我们在政务公开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距上级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一是政务公开宣传虽然形式多样,但是还不够生动,形式比较僵化。二是一些动态信息公布得还不够及时。三是部分信息有时更新慢。四是在监督方面,没有经常展开检查等活动。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针对薄弱环节,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不断提高我镇的政务公开工作水平,积极做好如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学习宣传。切实加大宣传力度,深入宣传政务公开工作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使各单位和机关干部职工深刻认识推行政务公开的重大意义,增强积极推进政务公开的历史使命感和政治责任感。
(二)进一步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坚持及时公布和更新信息,重视群众意见的反馈,吸纳合理建议意见,使镇政务置于全社会的注视和监督之下,做到政务公开工作有重点、有形式、有载体、有承诺、有实效。
(三)坚持规定,落实责任。坚持政务信息公开的有关规定,把政务公开工作作为工作考核内容之一,列入评定工作实绩的一项主要内容。进一步加大领导力度,落实部门工作人员的公开责任制,按时开展监督、检查等活动。
(四)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全面了解和掌握政务公开工作的开展情况,总结实践经验,努力把握政务公开工作的规律性,研究解决政务公开进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矛盾和一些深层次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推动政务公开工作上新台阶。
赤溪镇人民政府
2013年3月18日
附件1
2012年政府信息公开情况统计表
填报单位:赤溪镇人民政府 审核人:黄瑞顶
指标名称 | 计量单位 | 数据统计 |
一、主动公开数量 | 条 | 203 |
(一)通过政府网站公开数 | 条 | 203 |
(二)召开新闻发布会次数 | 次 | 0 |
二、依申请公开数量 | 件 | 0 |
(一)依申请方式 | ||
1、当面申请数 | 件 | 0 |
2、传真申请数 | 件 | 0 |
3、网络申请数 | 件 | 0 |
4、信函申请数 | 件 | 0 |
5、其他方式申请数 | 件 | 0 |
(二)依申请受理数 | 件 | 0 |
1、未延期办结数 | 件 | 0 |
2、延期办结数 | 件 | 0 |
(三)依申请答复数 | 件 | 0 |
1、同意公开答复数 | 件 | 0 |
2、同意部分公开答复数 | 件 | 0 |
3、不同意公开答复数 | 件 | 0 |
其中:涉及国家秘密 | 件 | 0 |
涉及商业秘密 | 件 | 0 |
涉及个人隐私 | 件 | 0 |
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 | 件 | 0 |
4、不属于本行政机关公开或申请信息不存在 | 件 | 0 |
5、申请内容不明确或转其他途径办理 | 件 | 0 |
6、其他原因 | 件 | 0 |
三、行政复议数量 | 件 | 0 |
1、维持具体行政行为数 | 件 | 0 |
2、确认具体行政行为违法数 | 件 | 0 |
3、其他纠错数 | 件 | 0 |
四、行政诉讼数量 | 件 | 0 |
1、维持具体行政行为数 | 件 | 0 |
2、确认具体行政行为违法数 | 件 | 0 |
3、其他纠错数 | 件 | 0 |
五、举报数量 | 件 | 0 |
六、访问咨询数量 | 人次 | 15000 |
七、依申请公开收费情况 | ||
1、提供依申请公开信息收取的费用 | 万元 | 0 |
2、依申请公开信息减免的费用 | 万元 | 0 |
八、人员机构建设和保障经费情况 | ||
(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专门机构数 | 个 | 1 |
(二)政府信息公开人员数 | 人 | 2 |
其中:全职人员 | 人 | 2 |
兼职人员 | 人 | 0 |
(三)政府信息公开会议和培训情况 | ||
1、召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会或专题会 | 次 | 4 |
2、举办各类培训班 | 次 | 2 |
3、培训人员数量 | 人次 | 3 |
(四)政府信息公开专项经费 | 万元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