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港镇2014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发布时间:2020-06-23

龙港镇人民政府

2014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龙港镇2014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及省、市、县各级关于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有关规定编制而成。全文由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基本概况,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和不予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及减免情况,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附表等七部分组成。本报告中所列数据的统计日期为2014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主要通过龙港政府网站和苍南县政府信息公开网站(/xxgk/jcms_files/jcms1/web1/site/)公布。

一、基本情况

龙港镇按照省、市、县统一部署,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认真贯彻《条例》和各级规定的各项要求,扎实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1、加强组织领导。我镇高度重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详细安排部署了我镇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实行专人负责制,成立了龙港镇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党政办,负责统筹协调编制政府信息公开内容,全力推进我镇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同时,进一步完善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内部管理和考核制度,明确主要领导为政府信息公开管理工作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的职责体系,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2、建立规章制度。落实公开内容依据《条例》和上级政府信息公开有关文件要求,我镇制定了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明确了我镇政府信息公开的工作内容、形式和公开、受理、回复的反馈机制。创新形式,采取了公开目录、新闻媒体、门户网站、公开栏等多种公开形式,分机构信息、政府决策、工作信息、行政执法、财政信息、承诺事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等7个方面,对政府信息进行公开。

3、做好宣传教育。

把宣传教育、业务培训作为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重要抓手,引导部门、社区、村(居)及基层百姓深刻领会政府信息公开的重大意义,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积极贯彻实施信息督查检查制度,严格把握公开程序,边学习、边修改、边完善,广泛接受服务对象的监督,切实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我镇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严格按照《条例》和上级部门的总体要求,按照“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要求,凡根据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应当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我镇都做到了全部主动公开,并且妥善处理公开与保密的关系,合理界定信息公开范围,做到积极稳妥,及时准确,公开、公正、便民。2014年,我镇在苍南县政府信息公开网站主动公开政府信息571条,在龙港政府网站公开信息1140多条;此外还在门户网站上公开了镇三套班子与政府各职能机构基本信息。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和不予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

2014年,我镇受理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16件,均按规定予以答复。

四、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

2014年,我镇严格按照《条例》和上级部门有关规定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没有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和申诉的情况发生。

五、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及减免情况

认真按照《条例》规定公开政府信息,没有收取涉及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的任何费用。

六、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

2014年,我镇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在上级有关部门的领导下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清醒地认识到,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我镇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对《条例》和省、市、县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规定的学习不够好,公开的尺度难以把握;二是公开政府信息的主动性不够强,群众的认知度还不够高;三是政务公开长效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现有制度执行力度还有待加强。

2015年,我镇将按照《条例》和省、市、县对政府信息公开的相关要求,继续大力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要是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不断强化对工作人员尤其是基层信息员与新进工作人员的理论培训和业务培训,同时积极征询律师等专业人士的意见,做到依法依规。二是进一步加大《条例》宣传力度,大力开展送《条例》进社区、村(居)、学校、企业等活动,通过各种方式方法,使广大群众认知政府信息公开、参与政府信息公开、利用政府信息公开。三是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将定期督查、通报各科室(单位)职责范围内政府信息主动公开情况。四是进一步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各项规章制度,形成以制度管人、以制度谋事的长效机制,进一步规范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附件:政府信息公开情况统计表

龙港镇人民政府

2015年3月20日

附件

政府信息公开情况统计表
(2014年度)

填报单位: 龙港镇人民政府

统 计 指 标

单位

统计数

一、主动公开情况

——


(一)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数
(不同渠道和方式公开相同信息计1条)

571

其中:主动公开规范性文件数

11

制发规范性文件总数

11

(二)通过不同渠道和方式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

——


1.政府公报公开政府信息数


2.政府网站公开政府信息数

571

3.政务微博公开政府信息数


4.政务微信公开政府信息数


5.其他方式公开政府信息数


二、回应解读情况

——


(一)回应公众关注热点或重大舆情数
(不同方式回应同一热点或舆情计1次)


(二)通过不同渠道和方式回应解读的情况

——


1.参加或举办新闻发布会总次数


其中:主要负责同志参加新闻发布会次数


2.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次数


其中:主要负责同志参加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次数


3.政策解读稿件发布数


4.微博微信回应事件数


5.其他方式回应事件数


三、依申请公开情况

——


(一)收到申请数

16

1.当面申请数


2.传真申请数


3.网络申请数

16

4.信函申请数


(二)申请办结数


1.按时办结数

16

2.延期办结数


(三)申请答复数


1.属于已主动公开范围数


2.同意公开答复数

16

3.同意部分公开答复数


4.不同意公开答复数


其中:涉及国家秘密


涉及商业秘密


涉及个人隐私


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


不是《条例》所指政府信息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5.不属于本行政机关公开数


6.申请信息不存在数


7.告知作出更改补充数


8.告知通过其他途径办理数


四、行政复议数量


(一)维持具体行政行为数


(二)被依法纠错数


(三)其他情形数


五、行政诉讼数量


(一)维持具体行政行为或者驳回原告诉讼请求数


(二)被依法纠错数


(三)其他情形数


六、举报投诉数量


七、依申请公开信息收取的费用

万元

0

八、机构建设和保障经费情况

——


(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专门机构数

1

(二)设置政府信息公开查阅点数

1

(三)从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数

2

1.专职人员数(不包括政府公报及政府网站工作人员数)

1

2.兼职人员数

1

(四)政府信息公开专项经费(不包括用于政府公报编辑管理及政府网站建设维护等方面的经费)

万元

2

九、政府信息公开会议和培训情况

——


(一)召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会议或专题会议数


(二)举办各类培训班数


(三)接受培训人员数

人次



填报人:李少畅 联系电话:59889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