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伴随着响彻赛场的欢呼与掌声,苍南队主场力克普陀队,在“浙BA”赛事中实现“十连胜”,继续保持不败战绩,不断印证着“南哥”这一称谓满满的含金量。
自“浙BA”开赛以来,苍南队全体球员便以充满热血的精彩表现,为球迷献上一场又一场篮球盛宴,并连续上演“县大队”扳倒“市联队”的名场面,收获了全国各地大批铁杆球迷。
今年7月起,“浙BA”在浙江省11个市90个县(市、区)展开,“百县大战”的预选赛、城市争霸赛先后火热开战,并将持续到春节前后,吸引了全省人民的目光,也让苍南的篮球氛围愈发浓烈。
在“浙BA”的众多赛程里,“南哥”表现十分引人关注。8月19日晚,苍南队主场以92:81力克丽水队,开创“浙BA”城市争霸赛首个“以县胜市”的经典战例。8月24日晚,客场作战的苍南队再传捷报,以69:58击败衢州市联队,完成对市联队的“二连斩”。9月4日晚,主场对阵普陀队,苍南队再度拿下胜利。加上此前预选赛的七战全胜,“南哥”成功斩获“浙BA”十连胜,用一场场胜利诠释着何为“强者姿态”。
“南哥”的惊艳发挥,也让球迷的热情有了最直接的奔赴方向。他们早已成为赛场边公认的“气氛组”:主场作战时,“南哥”每一次突破、每一次关键发挥,都能瞬间点燃全场,助威声浪此起彼伏,将赛场化作红色海洋;即便客场征战,为了见证“南哥”的精彩瞬间,球迷们不惜跨越几百公里,依旧保持满格激情,用响亮呐喊为球队加油。这份双向奔赴的热爱,正是苍南篮球氛围最生动的写照——是“南哥”的实力与魅力,让球迷的狂热有了值得的理由;而球迷的支持,也成了球队不断向前的动力。
如今,“浙江以南,苍南最强!”这句球队集结时的豪言,正一步步照进现实。“南哥”为何可以披荆斩棘、一往无前?答案藏在他们日复一日的训练里,更藏在苍南深耕多年的篮球人才培育体系中。
苍南队队员来自各行各业,包括体育教师、行政单位员工、企业职工、个体户等多重身份,虽然没有职业球星的光环,却都怀揣着对篮球的纯粹热爱与对家乡的满腔热血。“浙BA”就像给普通篮球爱好者造的一场梦,这里的聚光灯因为他们而亮,成群结队的球迷因为他们而来,以往只在偶像球星身上看到的场景,如今在苍南球员身上真实上演,这份对篮球的赤诚,正是苍南体育精神的核心。
这支队伍的强大,离不开每位球员的独特实力与紧密协作。被称为“核武器”的柳杨杰全场飞奔连续得分,能突、能投、能抢,是苍南队的制胜法宝;颜值与技术并存的“苍南彭于晏”方瑜身体素质突出、技术全面,总能在关键时候给予球队帮助;“首席中锋”王正尧化身“篮板怪兽”,让苍南队的内线成为无法逾越的大山;“防守尖兵”梁正东则擅长高强度的全场盯防,对对方主力球员进行强有力的限制……队中每人都有一技之长,又像齿轮一样紧密咬合,没有个人英雄主义,只有严丝合缝的团队协作,这也是苍南队豪取“十连胜”的关键。
更令人惊叹的是,球队10名主力球员均出自灵溪一中。这所获评“浙江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篮球)”“浙江省首批体育特色学校”的中学,通过“小学—初中—高中”的篮球运动三级梯队培养路径,用近三十年时间筑牢苍南篮球“摇篮”的根基。
如今,苍南已培育8所篮球特色学校,并构建了U10、U12、U15三级选拔机制,在训注册青少年运动员达230人。近三年,全县累计向省市专业队输送球员35人,向CUBA输送6人,培育出前国家男篮队员吴前、入选2024年世界中学生篮球锦标赛中国代表队的郭骐宁等顶尖篮球人才,形成“以赛促训、以训育才”的良性循环,为苍南篮球的长远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因着人才优势,苍南不止拿下此次“浙BA”温州预选赛冠军,更在2023年起连续两年斩获“共富杯”浙江省山区海岛县篮球联赛冠军,还输出球员代表温州斩获2025年浙江省男子篮球超级联赛季军。
这些成绩的背后,是苍南“大县大城・五城联建”中“运动城市”建设的长远布局。走出沸腾的赛场,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的文体设施,正成为勾勒苍南民生新图景的重要笔画。江滨公园水上运动中心、吴前体育馆等一座座体育基地即将落成;全县669个篮球场遍布城乡,让篮球更加触手可及;张玉宁足球训练基地选址敲定,将填补县域足球专业训练的空白;168黄金海岸航空飞行营地的规划,让“山海运动”有了更多可能……
全民参与,让苍南的篮球“气候”愈发浓厚。苍南县篮球协会拥有注册会员800人,国家一级裁判8人,年均培训篮球教练50人次;15家持证篮球培训机构,年培训学员超5000人次,并且经常组队外出参赛,激发球员发展活力。同时,苍南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推进“办赛”职能向社会组织转移,连续多年承办国际职业篮球对抗赛、中美职业篮球对抗赛、U19中国国青男篮四国赛、长三角篮球对抗赛等高规格篮球赛事,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感受顶级赛事的魅力。
苍南第二届“村BA”刚刚落下帷幕,苍南半程马拉松马上摘下“浙江银标”,168黄金海岸骑游、欧美职业篮球对抗赛等也已在筹备或已精彩打响……今年上半年苍南已举办70余场赛事,“周周有赛事”让赛场欢呼成了苍南最常见的背景音。
“浙BA”的十连胜或许只是起点。未来,苍南将以设施与赛事为支点,撬动体育融入城市发展的每个环节,让体育设施覆盖全域、赛事经济激活消费、人才梯队持续造血,将运动基因转化为发展的澎湃动能,让全民体育的热潮在苍南长久涌动。(记者 黄允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