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大渔镇始终将党员教育作为强基固本、赋能发展的关键抓手,聚焦“队伍建设、模式创新、实效转化”三大维度,通过系统谋划、精准施策,为镇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红色动能。
构建“三维矩阵”,锻造高素质师资队伍。以师资建设为核心,着力打造多元化、专业化的教学团队。按岗位特点与经验优势分类培养师资,组建以镇领导、专业讲解员、桑美台风亲历者构成的核心理论宣讲团。深入挖掘本土资源,遴选优秀一肩挑干部、产业带头人建立“土专家”“田秀才”师资库,同步吸纳优秀党务工作者、年轻党员干部及返乡创业青年党员充实教学力量。通过专题培训、集体备课、擂台比武等机制,推动讲师队伍在实践中开拓农村发展新思路、迸发为民服务好办法。2025年以来,三类师资累计授课45场,学员满意度持续保持高位。
创新“三位一体”,构建多元化培训模式。突破传统培训的单一化局限,打造立体化教学新格局。依托市级循迹溯源馆,结合“千万工程”等基层热点,精心开发《追溯足迹,续写县域现代化防灾减灾新篇章》等特色课程,2025年已举办专题轮训班10期,覆盖党员350余人次。以“东海岸一号公路”建设为契机,打造小渔村主题公园、听海驿站、渔岙村悬崖咖啡馆等沉浸式教学点位,累计接待全国各地党员培训1000余人次,带动村集体增收2万余元。
深化“学用贯通”,推动培训成果落地见效。坚持把教育成效体现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的实践中。全镇设立党员志愿服务队27支,“党员责任区”29个、“先锋岗”135个,引导党员在项目建设、志愿服务、矛盾化解、防汛抗台等一线领办项目。截至目前,已有20余名党员牵头推进海塘安澜、紫菜玻璃钢插杆、紫菜冷藏网、紫菜育苗基地综合提升等重点项目15项,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3件,组织志愿服务20余场,服务群众300余人次,实现党员教育与发展动能的深度转化,群众满意度稳步提升。(渔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