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挖乡村特色资源 绘就绿色富民新篇 我县走出环境与产业协同发展新路径

  • 发布日期:2025-08-15
  • 浏览次数:
  • 来源:今日苍南
  • 字体:[ ]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引下,我县通过深挖生态资源禀赋,乡村实现从脏乱差到网红打卡地,从发展传统农业到农文旅融合的华丽转身,探索出环境整治与产业振兴协同发展的新路径。

近年来,金乡镇河尾垟村以破釜沉舟的决心开启“环境革命”,全力推动美丽乡村“精品村”建设,通过一步一个脚印精雕细琢,一幅更和谐、更有味的乡村画卷逐步展现。

“我们为了打造美丽乡村美丽家园,村干部每天整治卫生、拆除违建,整治以后还被评为市级先进。”河尾垟村党支部书记杨维炳说。

生态环境的蝶变为产业升级打下坚实基础。依托洁净村容与田园风光,河尾垟村精准布局乡村旅游产业,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形成“农业+文旅”的融合业态,让“美丽经济”有了实实在在的载体。

河尾垟村的发展吸引了青年创业者张俊豪的目光。他在村口打造的 “墨森茶” 咖啡店,融合茶咖、西餐、露营,日均接待游客近百人,年收入超十万元。

“因为靠近228国道及168黄金海岸线,加上村里也非常支持。想利用这种比较幽静的地方打造一个有自己想法的网红基地。”“墨森茶”咖啡店负责人张俊豪说。

河尾垟村通过盘活闲置农房、优化土地流转、完善基础设施,让生态资源不断转化为经济优势。接下来,村两委正谋划建设台风纪念馆,推进田野景观改造,在保持原生态的基础上提升观赏性,让“美丽经济”惠及更多村民。

“经过两年打造,河尾垟的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游客慕名而来。现在村里有网红咖啡店、龙虾垂钓基地、番茄采摘园等,后续还将打造研学基地。”河尾垟村市派第一书记刘孔煜说。

与此同时,灵溪镇双岭村以“稻虾轮作”为突破口,走出了一条生态农业赋能乡村振兴的道路。在该村稻虾养殖基地,清澈的溪水为小龙虾提供了天然优质的生长环境,肉质饱满、口感鲜美,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这里生态比较好,山好水好,而且田地也比较集中。”双岭村千亩“稻虾轮作”基地负责人李敏说。

双岭村拥有我县最大的“稻虾轮作”基地,占地面积800亩。“一水两用、一田双收”模式,大幅提升土地利用率,亩均年增收4000-8000元。另外,该村还积极推进20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成为全省“三瓜一稻”示范基地,不断丰富农业结构、提升农产品竞争力。但双岭村并未满足于特色农业的发展成果,积极拓展农文旅融合,打造乡村旅游项目,让游客体验乡村乐趣的同时,也解决村民就业难题。

值得一提的是,双岭村凭借其独特的产业优势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成功入选浙江省首批(山区海岛县)省级重点村,这不仅是对双岭村过去发展成果的高度认可,更为其未来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我们计划推出亲子项目,让孩子们在田埂上认识自然,除了龙虾,双岭的丝瓜、蒲瓜品质也非常好,我们希望也在农产品上发力,让游客把双岭的土特产带回家。”双岭村党总支书记苏传江说。(记者 徐舒婷 江秀清 陈盛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