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勇/摄
服饰秀场的潮流设计、工厂直供的高性价比内衣、跨国采购商的洽谈热潮……连日来,集“展、洽、秀、购”于一体的首届温州针织内衣供应链博览会暨SIUF电商选品会,不仅让参观者沉浸式感受苍南内衣产业的消费活力,更以全链条展示与技术革新实践,勾勒出传统针织产业的升级蓝图。
“过去我们总说宜山是‘中国内衣名镇’,但产品要走向全国,企业得自己跑到外省参展,这次在家门口办展,终于让全球买家主动来找我们了。”苍南针棉织品行业协会会长陈德安感慨,展会首次实现了本土产业“筑巢引凤”。澳大利亚、沙特阿拉伯、土耳其等20余国买家代表与都市丽人、猫人、芬腾等国内龙头齐聚,现场见证15家规上企业完成产业内循环采购签约。更值得关注的是,中国针织工业协会与县针棉织品行业协会签署三年战略合作协议,明确在标准制定、技术创新、品牌推广等领域深度联动。
技术破局:从“手作”
到“智造”的现场实证
本届博览会多家实力展商携最新产品与技术亮相:从深耕行业多年的龙头企业到创新力十足的新锐公司,每家展商均带来独特的创新设计与核心产品,全面展示自身实力。在浙江恰缝科技有限公司展位前,厂商向记者演示一台全自动接松紧机:设备以每分钟20条的速度将男士内裤腰头精准剪裁、接缝,全程无需人工干预。“过去一名工人8小时最多完成3000条,现在一台设备每小时就能生产1200条,且一人可同时操作6台。”厂商现场算了一笔账,这台标价6万元的设备,效率是人工的18倍。
此外,浙江衣福邦科技有限公司展示的Polo衫门襟锁眼订扣机引发围观:设备通过电脑预设参数,自动完成扣眼锁边与纽扣定位,缝制精度达到“20年熟练工”水平。江衣福邦负责人表示:“以前这道工序需要三人协作,现在一人看两台机器,误差控制在0.1毫米内。我们不是要完全取代人工,而是让机器承担重复性劳动,把人力解放到设计、质检这些更有价值的环节。”这种“机器补位、人工升级”的转型路径,在展会现场形成可触摸的未来图景。
品牌突围:从“代工”
到“品牌”的转型实践
技术升级之外,品牌建设成为另一焦点。温州绅门服饰有限公司采用德国拜耳公司的环保面料推出养肤内衣,将绿色、健康、环保、时尚元素进行了完美结合,备受全国消费者青睐;卓顿、百发、邦保罗、诚华等苍南本土品牌联袂呈现的时装秀成为全场焦点,以创新设计与精湛工艺将时尚与创新精彩呈现,既展现了温州品牌的深厚底蕴,也为电商选品提供了多元化解决方案。
展会同期举办的“全域赋能 破局立新”内衣风尚·电商新潮创新峰会上,来自抖音、京东、淘宝、TiktokShop等主流跨境电商平台专家,深度剖析最新的营销趋势,通过品牌案例解析,实操经验分享,为企业提供全面且实用的运营策略指导。
消费体验:从“展会”
到“节日”的全民参与
展会不仅聚焦行业交流,更成为全民共享的消费盛宴。针织采购节以“工厂直供”模式吸引大量市民,“质量好、价格便宜”成为高频评价。“我刚刚给家人买了两套内衣,料子柔软,价格也便宜。”张阿姨说到。现场还设置20多家非遗传承、特色美食等展位,民俗展演与手作体验让展会成为兼具“产业内核”与“烟火气”的消费嘉年华。
这场家门口的展会,不仅让“中国内衣名镇”被更多人看见,更让本地企业摸到了技术升级的门道、品牌出海的路子,正成为苍南针织产业达成“宜山织路,世界同裳”愿景的发力点。(记者 徐舒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