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1008003009013/2025-107897 | ||
组配分类 | 通知公告 | 发布机构 | 苍南县农业农村局 |
生成日期 | 2025-07-22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由苍南县设计研究院编制的《苍南县炎亭镇海洋渔业设施配套专项规划(2025-2035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规划审批程序要求,现将该草案向社会公示,公示时间2025年07月21日——2025年08月19日(共30日),公示内容如下:
一、规划背景
2023年9月,农业农村部批准浙江省在温州市苍南县开展渔船管理改革试点,试点期为2023年9月3日至2024年8月31日,为期一年。该试点共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小型渔船“三权分置”综合改革试点,在浙江省原海洋小型捕捞渔船控制指标基础上,批准新增350艘海洋小型捕捞渔船渔业船网工具指标用于苍南县开展试点,以国有公司建造、专业机构管理、渔民租赁使用的方式,将渔船所有权、经营权、使用权分置。二是渔船租赁及优化服务改革试点,畅通县内渔船租赁,为承租人发放渔业捕捞许可证,明确相关方安全生产责任;渔船审批、登记实施模块化管理,简化审批程序,推行电子证照,提升服务水平。三是“船证不符”渔船整治试点,对实际从事传统毛虾抛碇作业的渔船,经整治后可将作业类型调整为张网,对毛虾抛碇生产实施捕捞限额管理。
为进一步深化渔船管理改革试点工作,强化海洋渔业基础设施建设,特编制《苍南县炎亭镇海洋渔业设施配套专项规划(2025-2035年)》。
二、项目概况
(一)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为炎亭镇的行政管辖范围,总面积18.28平方千米。
(二)规划期限
规划基期为2024年,规划期限为2025-2035年,近期至2030年,中远期至2035年。
(三)规划对象
本次规划对象包括渔港码头、渔业管理、冷链物流等渔业设施。
三、海洋渔业发展现状
炎亭镇是温州市重点渔业乡镇,盛产梭子蟹、丁香鱼、鳓鱼、虾蛄等名贵海珍品,远销海内外,又是温州市重要的水产品加工基地和活鲜产品的暂养基地。
炎亭镇约60%以上居民从事渔业生产,捕捞、养殖梭子蟹、虾姑、丁香鱼等鱼获,全镇从事梭子蟹等水产捕捞渔船共有90余艘,渔业从业人员7870人,另有专业从事梭子蟹等水产暂养和销售的有70余人,高峰时暂养面积达21000多平方米。
2024年,全镇水产品总产量约17143吨,其中海洋捕捞产量约16264吨,海水养殖879吨。海水养殖业以紫菜、黄鱼、牡蛎为主导,全镇海水养殖有效面积约47公顷,占水产品总产量的5%左右。
四、总体思路与规划目标
(一)规划原则
(1)统筹规划、合理布局。
统筹考量炎亭镇现有基础与发展潜力,衔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炎亭景区详细规划,明确定位和要素资源配置,形成具体农旅特色的海洋渔业配套设施体系。
(1)突出重点、综合协调。
以建设配套完善的海洋渔业设施体系为主要目标,因地制宜,合理布局不同类型的渔业设施,提高各设施的利用率与协调性,促进海洋渔业协调健康发展。
(2)政府引导、社会参与。
地方政府围绕关键环节和短板,盘活存量、争取增量,加大财政投入。同时调动社会各方积极性,有效解决海洋渔业配套设施建设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
(3)生态低碳、文旅特色。
全面推行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同时将生态与文旅相结合,打造滨海休闲旅游特色小镇典范。
(二)发展思路
(1)发挥区位优势,深度融入“168黄金海岸带”。依托炎亭镇“中国东海岸1号公路旅游第一站”的区位优势,深度融入“168黄金海岸带”,促进海陆、城乡、产城、文旅全面融合发展。
(2)完善配套设施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通过海洋渔业配套设施规划建设,升级改造渔港码头和避风锚地等基础设施,进一步提高渔港装卸作业和避风减灾能力,改善渔港风貌,美化渔港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3)补齐二、三产业短板,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大力发展新业态,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做强基础产业。合理布局生产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海洋渔业经济转型升级,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4)衔接地方发展规划,融入海洋渔业发展战略。充分利用炎亭镇的沿海优势,以渔业配套设施建设为载体和切入点,大力发展渔港经济、向海产业,促进海洋渔业转型升级,推进海洋渔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规划目标
到2030年,基本形成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可持续发展的海洋渔业配套设施体系。现代渔业产业体系基本形成,产业结构基本完整,产业层次较高、效益显著,海洋水产品循环流通能力强。
至2035年,基本建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设施完备、服务完善、的海洋渔业配套设施体系。二、三产业发展速度较快。全镇渔业经济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显著提升,成为重要农业经济增长极。
五、规划布局
(一)渔港码头布局
(1)项目概况
渔港码头(炎亭镇浮码头)项目位于炎亭镇渔船点验中心前,炎亭渔港防波提内侧120m。该项目拟建设浮码头一座(包含钢质趸船40m×8m、锚链、钢引桥30m×4.5m、引桥墩1座、撑杆墩2座、钢制撑杆两根、栈桥30m×5m),可停靠小型渔船2艘,年设计吞吐量为鱼类及渔需物资5000t。
(2)规划布局
该项目于2024年12月立项,已明确用地用海范围,《苍南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在三线阶段已将渔港码头部分海域调出生态保护红线范围。
(二)东沙海塘布局
(1)项目概况
东沙海塘安澜工程位于炎亭镇东沙村,总长度2.28km,其中沙滩段0.67km,渔港段1.61km,是苍南县海塘安澜工程(北片)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工程按《浙江省海塘安澜千亿工程建设规划(2020〜2030)》、《浙江省海塘安澜千亿工程建设行动计划》要求,对炎亭镇东沙海塘进行提升加固,海塘防潮标准由现状20年一遇,提升至50年一遇。
东沙海塘,海塘级别为2级,根据海塘断面型式初选,东沙海塘沙滩段提标加固在现有塘顶进行加高,沙滩段塘顶宽度取6.0m;渔港段现状后侧为渔港通行道路,渔港段海塘采用悬挑结构,悬挑宽度为7m,塘顶利用现有公路,塘顶宽8~10m。
(2)规划布局
该项目于2022年1月立项,已明确用地用海范围,《苍南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在三线阶段已将该工程部分用地用海调出三线范围。
(三) 渔业综合服务中心布局
(1)项目概况
规划渔业综合服务中心项目位于炎亭镇东沙村,现渔船点验中心东北侧,用地面积2247平方米。该中心建成后,可设立一站式渔业服务大厅,设置检验机构业务、船检申报业务、油补申领业务、证书换发业务、船舶登记业务、证书领取窗口等办事区和自助服务区,提供渔业管理服务,实现所有涉渔审批服务事项“一网办、一窗办、一次办”,有效解决渔业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难题,让渔民办理业务更便捷。
(2)规划布局
该服务中心项目为意向性选址,该用地位于炎亭镇城镇开发边界外,在《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2020年度变更)》的用地性质为灌木林地和其他草地。《滨海-玉苍山风景名胜区炎亭景区详细规划(2021-2035年)》中该地块用地性质为乙1(半垟山码头服务点用地),建议后期对该详细用地性质进行修改,该服务中心建设时纳入详细规划中“码头服务点”相关服务功能。
(四)水产品交易市场布局
(1)项目概况
规划水产品交易市场项目位于炎亭镇东沙村,规划渔业综合服务中心项目北侧,用地面积3505平方米。该水产品交易市场可设海鲜经营区、冻品经营区、水产交易大厅、干货调料区、贝壳蟹类区和车上水产交易区等特色交易区域,同时配备加工和配套服务区,为各类水产品的交易提供了便捷的交易、物流支持,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2)规划布局
该服务中心项目为意向性选址,该用地位于炎亭镇城镇开发边界外,在《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2020年度变更)》的用地性质为灌木林地和其他草地。《滨海-玉苍山风景名胜区炎亭景区详细规划(2021-2035年)》中该地块用地性质为乙1(半垟山码头服务点用地),建议后期对该详细用地性质进行修改,水产品交易市场建设时结合详细规划中“码头服务点”相关服务功能,可作为炎亭景区定点旅游水产品购物中心。
(五)冷藏加工设施布局
(1)项目概况
规划水产品冷藏加工厂项目位于炎亭镇东沙村,现渔船点验中心北侧,用地面积1305平方米。该冷藏加工厂,现状为一座制冰厂,规划改建后具备对炎亭渔港水产品进行初加工、冷藏与销售一体化功能,提供鱼货交易、冷藏加工、冷链物流等服务。
(2)规划布局
该服务中心项目为意向性选址,该用地位于炎亭镇城镇开发边界外,在《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2020年度变更)》的用地性质为工业用地。《滨海-玉苍山风景名胜区炎亭景区详细规划(2021-2035年)》中该地块用地性质为乙1(半垟山码头服务点用地),建议后期对该详细用地性质进行修改后进行改建。
六、附图
01.区域位置图
02.海洋渔业设施现状分布图
03.海洋渔业设施布局规划图
苍南县农业农村局
2025年7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