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苍南黄精全产业链支撑技术开发”重大合作项目启动会在浙江农林大学举行,我县将携手浙江农林大学,通过实质合作开启“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新篇章,共同推进苍南黄精全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尹伟伦、张守攻,浙江农林大学党委书记朱斌、副校长吴家胜、森林食物资源挖掘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黄精石斛团队负责人斯金平,县长曾仁海等参加会议。
会上,尹伟伦、张守攻等专家学者先后结合苍南发展实际,为苍南中医药发展“把脉问诊”、建言献策。两位院士表示,发展中医药产业,对于服务健康中国、推动乡村振兴、提高林地资源利用率等方面均具有战略意义,苍南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在黄精全产业链发展这条赛道上有着广阔发展前景。希望在项目推进中,双方在黄精产品功能性开发、可落地规划、黄精良种培育、药理研究、全产业链构建等方面再下功夫,努力打造更多优质合作成果。
黄精是传统中药材瑰宝。苍南地处浙南沿海,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与交通优势为黄精产业发展奠定基础。近年来,我县将黄精作为中医药产业突破口,初步形成了种植、加工、销售的产业链条。浙江农林大学是高水平生态性研究型大学,在教学科研和成果转化方面都走在全国前列,已累计培养数千名服务 “三农” 专业人才。浙江农林大学森林食物资源挖掘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着力于构建集森林资源培育、森林食物与林源饲料于一体的绿色、多元化和可持续产业体系,在浙江、安徽等10多个省建立示范基地40余个,推广和转移科技成果100余项,为助力乡村振兴和健康中国战略发挥了突出作用。
苍南在黄精产业发展中的“求贤若渴”和浙江农林大学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可谓“不谋而合”。
此次合作,双方将通过资源整合、深化产学研合作,全面推进“苍南黄精全产业链支撑技术开发”项目,涵盖功能基因挖掘与资源培育、守正创新与综合利用、SCS糖与经典名方复配技术开发、组分互作食品开发、发酵与生物智造、产业数字化技术开发与文化挖掘等6大核心任务。苍南将借助高校科研力量,构建"从田间到云端"的现代化产业链条,重点推进本土企业创新提升和传统食品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将"苍南黄精"打造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地理标志品牌,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
朱斌表示,林学学科作为浙江农林大学的“龙头学科”,承担着争创国家“一流学科”的重大使命和责任。“苍南黄精全产业链支撑技术开发”重大合作项目的启动对学生培养、林学学科和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均有重要的意义。
作为此次项目团队的主导人,斯金平教授表示,团队将整合学校资源,落实落细课题任务,严格遵循考核指标,确保项目高质量完成,为苍南黄精产业发展作出应有贡献,助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
曾仁海希望双方以此次项目启动为契机,发挥各自优势,加强双方联动,深化全面合作,携手打造校地合作的标杆典范。苍南将以最大的诚意做好服务保障,推动合作项目落地、开花、结果,以最大努力打造黄精产业集群。(记者 黄允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