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2024年初中科学教育发展力监测反馈会近日在温州中学附属初中举行。会上发布了全市及各县(市、区)2024年初中科学教育发展力指数。
自2024年11月起,温州市组织实施首轮初中科学教育发展力监测工作。这场覆盖全市158所初中、5万余名八年级学生、超过1700名科学教师及5万名家长的监测,首次以“三维发展力”模型打破了传统认知——科学潜质不再与学生的学业成绩直接挂钩,而是通过“学生成长力、学校培育力、家社支持力”三大维度,构建起包含11项二级指标、25项三级指标的立体评价体系。
温州市教育评估院副院长王光秋在解读报告时指出,传统认知中“科学学业成绩优秀即具备科学家潜质”的观点需要修正。基于文献研究与实践探索,监测团队提出科学潜质需通过科学思维、科学态度、科学志向三个核心维度进行界定:科学思维提供方法论支撑,科学态度保障持续探索的韧性,科学志向则是突破认知边界的引擎。
2024年初中科学教育发展力监测,从学生成长力、学校培育力、家社支持力三大维度,系统分析了温州市初中科学教育现状,初步揭示了科学人才培养的规律性特征。“我们采用表现性的评价和纸笔测试结合的方式进行,其中对于科学实验的测评,更是首次采用了人机交互自适应计算机的测评方式。”王光秋介绍道,通过VR(虚拟现实)技术高度模拟实验室场景,让学生置身于真实情境参与测试,实现对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过程性评价。
按照三年一轮的监测周期规划,今年下半年我市将启动小学段科学教育质量监测评价工作,逐步实现监测学段全覆盖,构建起贯通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人才培养追踪体系。(记者 潘舒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