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苍南县钱库镇新安第二小学 | 法定代表人 | 李甫城 |
住所 | 苍南县钱库镇新安社区新社村环川路39号 |
开办资金(万元) | 113.55 | 经费来源 | 财政全额补助 |
年初数(万元) | 204.98 | 期末数(万元) | 113.55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学历教育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123303274707719853 | 举办单位 | 苍南县教育局 |
开展业务情况 |
一、基本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苍南县教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有关情况具体如下: |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 | 一、引言在过去的一学年,[学校名称]秉承着“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基,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台”的办学理念,积极开展各项工作,致力于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本报告将详细阐述学校在过去一年中开展的主要工作以及取得的主要效益。二、教育教学工作(一)教学常规管理1.严格落实课程计划: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开齐开足各类课程,确保学生接受全面的教育。加强对课程实施过程的监督,定期开展课程执行情况检查,保证课程计划的有效执行。2.规范教学流程:制定并完善了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对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评价等环节提出明确要求。通过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式,督促教师严格遵守教学常规,提高教学质量。本学年,教师教学常规检查合格率达到[X]%,优秀率达到[X]%。(二)教学改革与创新1.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积极探索适应新时代要求的课堂教学模式,推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组织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改革研讨活动,鼓励教师大胆创新,形成了具有本校特色的“问题驱动式”课堂教学模式。通过该模式的实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2.信息化教学手段应用:加大对教育信息化的投入,完善校园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组织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水平。本学年,教师在各类教学活动中广泛应用多媒体教学、在线教学平台等信息化手段,教学效果显著提升。学生对信息化教学的满意度达到98.2%。(三)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价1.建立多元化教学质量监测体系:除了定期组织的期中、期末考试外,还开展了单元测试、课堂小测验、学科竞赛等多种形式的教学质量监测活动。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教学效果,为教学改进提供依据。2.完善教学评价机制:构建了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教学评价体系,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态度、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评价。同时,加强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将学生评价、同行评价、领导评价相结合,全面、客观地评价教师的教学业绩。(四)教育教学工作取得的效益1.学生学业成绩显著提高:在本学年的期末考试中,各年级各学科的平均分、优秀率、及格率均有明显提升。2.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通过课堂教学改革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有效培养。学生在科技创新、艺术体育、社会实践等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学校的社会声誉不断提高。三、师资队伍建设(一)师德师风建设1.加强师德教育:定期组织教师学习师德规范和相关法律法规,开展师德主题教育活动,如师德演讲比赛、师德征文活动等,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观。2.建立师德考核机制:将师德表现纳入教师绩效考核、职称评定、评优评先等工作中,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通过师德考核,激励教师自觉遵守师德规范,提高师德修养。本学年,全校教师师德考核合格率达到100%,优秀率达到20%。(二)教师专业发展1.培训与学习:制定教师培训计划,为教师提供多样化的培训学习机会。本学年,共组织校内培训10场次。培训内容涵盖教育教学理论、学科专业知识、教育技术应用等方面,有效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2.师徒结对帮扶:开展师徒结对活动,为青年教师配备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通过传帮带的方式,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师徒双方签订帮扶协议,明确帮扶目标和任务,定期进行交流和指导。通过师徒结对帮扶,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得到快速提升,多位青年教师在教学基本功大赛中获奖。3.教学研究与课题研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研究和课题研究,以研促教,提高教学质量。本学年,教师共发表教育教学论文32篇,其中省级以上论文1篇;参与校级以上课题研究2项,其中1项课题已顺利结题,并取得了良好的研究成果。(三)师资队伍建设取得的效益1.教师专业水平显著提升:通过一系列的培训学习和教研活动,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得到更新,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2.骨干教师队伍不断壮大:经过培养和选拔,学校骨干教师队伍不断壮大。本学年,新增市级骨干教师2人。骨干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带动了全校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四、德育工作(一)德育课程建设1.完善德育课程体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构建了以思想品德课为核心,以班会课、心理健康教育课、社会实践活动课为补充的德育课程体系。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编写了具有针对性的德育校本教材,使德育课程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实际。2.创新德育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案例教学、体验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德育教学的实效性。通过组织学生开展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社会调查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感悟道德规范,增强道德认知和行为能力。(二)德育活动开展1.主题教育活动:围绕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主题,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如开展“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主题演讲比赛、“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班会、“心理健康周”活动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本学年,共组织学生参加社区志愿服务、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研学旅行等社会实践活动6次,参与学生达到55人次。3.校园文化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本学年,校园文化活动的参与率达到[X]%以上。(三)德育工作取得的效益1.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明显提高:通过德育课程建设和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得到明显提高。学生的文明礼貌意识增强,行为习惯更加规范,违纪违规现象明显减少。在本学年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思想品德优秀的学生比例达到40%以上。2.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增强: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学生深入了解社会,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时,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锻炼了自己的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五、校园文化建设(一)物质文化建设1.校园环境美化:加大对校园环境建设的投入,对校园进行绿化、美化、净化。种植了各种花草树木,建设了花坛、喷泉、雕塑等景观设施,使校园环境更加优美宜人。同时,加强校园卫生管理,保持校园整洁干净。2.文化设施建设:完善校园文化设施建设,建设了文化长廊、宣传栏、校史陈列室等文化设施。文化长廊展示了学校的办学理念、校训、校风、学风以及师生的优秀作品;宣传栏及时发布学校的重要活动信息和时事新闻;校史陈列室记录了学校的发展历程和辉煌成就,激发了师生的爱校热情。(二)精神文化建设1.办学理念和校训传承:深入挖掘学校的历史文化底蕴,传承和弘扬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校训。通过入学教育、主题班会、校园广播等形式,向学生宣传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校训,让学生深刻理解其内涵,并将其融入到日常学习和生活中。2.校园精神培育:培育积极向上的校园精神,倡导团结协作、拼搏进取、创新创优的价值观。通过开展各类文体活动、团队建设活动,增强师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三)制度文化建设1.完善学校管理制度:修订和完善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包括教学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教师管理制度、后勤管理制度等,使学校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2.加强制度执行与监督:强化制度的执行力度,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定期对各项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和反馈,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整改,确保制度的有效实施。(四)校园文化建设取得的效益1.校园文化氛围浓厚:通过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氛围更加浓厚。师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形成了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2.学校品牌形象提升:独特的校园文化成为学校的一张亮丽名片,提升了学校的品牌形象和社会影响力。学校吸引了更多的学生和家长前来参观学习,为学校的发展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六、安全与后勤保障工作(一)安全管理工作1.安全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制定了《学校安全工作应急预案》《校园安全管理制度》《学生宿舍安全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安全制度,明确了各部门和人员的安全职责,为学校安全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2.安全教育与培训:加强对师生的安全教育与培训,将安全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通过开展安全知识讲座、应急演练、主题班会等形式,向师生普及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防溺水安全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本学年,共开展安全教育活动6次,应急演练3次,师生参与率达到100%。3.安全隐患排查与整改: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对校园设施设备、消防器材、食品卫生、校园周边环境等进行全面排查。建立安全隐患台账,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及时进行整改,确保校园安全。(二)后勤保障工作1.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加强对学校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维护,定期对教学楼、实验楼、学生宿舍、食堂等建筑物进行检查和维修,确保建筑物的安全使用。同时,对校园水电设施、教学设备等进行日常维护和保养,保障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2.物资采购与管理:规范物资采购程序,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制度。加强对物资采购的管理和监督,确保采购物资的质量和价格合理。建立物资管理制度,对物资的入库、出库、库存等进行严格登记和管理,提高物资使用效率。3.食堂管理:加强食堂管理,确保食品安全和饭菜质量。严格把控食品原材料采购关,建立食品原材料追溯体系。加强食堂从业人员的健康管理和培训,提高服务水平。本学年,学校食堂被评为“市级食品安全示范食堂”。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 存在的主要问题:教学质量不高;改进措施:积极改革教学方式,与时俱进,努力做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
四、下一步打算 | 积极努力做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无 |
相关资质认可 | 无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