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工厂尽显“科技范” 农业生产不再“靠天吃饭”

  • 发布日期:2025-03-07
  • 浏览次数:
  • 来源:今日苍南
  • 字体:[ ]

当传统农业遇上“高科技”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位于灵溪镇余桥社区的苍南番茄新品种新技术集成创新产业园,又被称为“四维余桥数字农业工厂”,通过数字赋能为农业生产插上了智慧的翅膀,重新定义了精细智能的现代农业。

走进数字农业工厂,仿佛置身于未来科幻世界,这里的作物生长不需要自然光和土壤,LED植物光照、垂直立体种植、植物营养与无土栽培等新技术令人震撼,一个个“货架”上,各种农作物不仅住进了“上下铺”,且长势喜人,让农民更好地解决了“靠天吃饭”的困扰。四维余桥数字农业工厂负责人余德波介绍,植物工厂最大的优点就是不受外界环境影响,不管外面刮风下雨,里面都能正常生长。同时,整个植物工厂利用多层种植,土地利用率能够提高3到4倍。

在农业工厂内,LED植物光照代替了太阳光,营养液搭配水或基质模拟了土壤,作物种植不仅彻底摆脱了传统农业的耕作方式,也进一步缩短了培育周期。余德波说:“这里面采用LED灯,它能替代自然光,给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光谱,还有比例都是根据植物需求。跟传统农业比,比较大的一个优势就是这里面的育苗周期,相比传统农业缩短了三分之一,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进步。”

记者看到,封闭的种植空间内,还配备了室内垂直农业智能环控系统,不仅隔绝外部虫害、病害的侵入,还可根据不同的蔬果作物,自动获取、计算、调控种苗成长所需的光、温、水、气、肥等要素数据,确保种苗在最佳生长条件下茁壮成长。整个设备界面包含了灌溉、灯光、环控、营养液4个板块,通过这个页面可以实现对整个房间的智能调控,灯光、灌溉实现自动化,设定好时间点就可以自动启动和自动关闭。

在科技的加持下,农业工厂种植作物品质得到了显著提升。现在整个植物工厂里面,每一颗种苗大小基本上都是一样的,根系都比较发达,而且育苗时间还比较短。

数字农业工厂的探索,为破解土地资源约束、保障粮食安全提供了创新方案。下一步,四维余桥数字农业工厂将致力于打造长三角番茄新品种集成创新示范区,成为浙江设施蔬菜育苗的重要示范窗口。余德波介绍,下一步的重点是在研发方面实现拓展,因为每个时间段的种子种苗所表现出来的情况都不一样,需要深入研发,筛选出更多适合当地种植的种苗品种。(林明明 张平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