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1008003009021/2025-104116
组配分类 发展规划 发布机构 温州市生态环境局苍南分局
生成日期 2025-03-17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2025年温州市生态环境局苍南分局工作规划

  • 发布日期:2025-03-17
  • 浏览次数:
  • 来源:宣教中心
  • 字体:[ ]

(一)聚焦环保督察,抓好问题整改。扎实推进三轮央督反馈问题整改工作,重点协调督促责任单位做好剩余信访件整改销号工作,确保2025年市级部门现场验收销号确认第三轮央督16个信访件能通过,3个个性问题销号率100%。组织开展已整改销号信访件“回头看”排查,落实好分类分级管理制度,确保整改取得实效。同时,以“七张问题清单”(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清单)为抓手,全方位深化生态环境治理,认真排摸梳理无居民海岛保护、饮用水源地保护、建筑垃圾违规倾倒等9个共性问题,进一步深化问题发现机制建设,对易发生问题的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开展专项督查,持续发动各责任部门、各乡镇常态开展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大排查、大整治,全面提升我县生态环境问题主动发现、自我整改能力。

(二)聚焦环境质量,抓好巩固提升。一是持续打好蓝天保卫战。通过“日通报、周分析、旬调度、月研判”高强度管控模式,狠抓生物质锅炉淘汰、活性炭转移、VOCs企业治理等年度治气重点工作,削减本地污染排放,及时应对外来污染;加强对制鞋、包装印刷、喷漆等易产生VOCs行业的巡查和执法,对产业集群区域、苍南工业园高值区域定期开展走航巡查;定期梳理未及时更换活性炭企业名单,开展执法倒逼检查,督促废活性炭产生单位及时、足额更换转移活性炭,对一些长时间未更换且抽检废气超标排放企业进行立案查处。二是持续打好碧水保卫战。根据入河排污口整治清单,联合相关主管部门对排污口整治完成情况开展整治回头看,梳理形成排污口整治台账资料,对整治不到位排口由主管部门进行督促整改;强化入海排污口监督性监测,对于部分出现反弹排口督促强化整改,完善小蓝之家建设,缓解湾区海漂垃圾的影响;加强断面水质管理分析,省控断面水质争取稳定达到年度考核目标,积极谋划申报黑臭水体综合治理项目,争取中央资金,全面提升全县黑臭水体治理水平。三是打好净土清废保卫战。深化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为实现经营单位全部“绿码”打好基础;强化一般工业固废精细化管理,继续做好新的省固废条例的宣贯工作,督促一般工业固废企业上省平台注册登记,做好电子台账、运行电子联单。横纵协同,横向加强与发改、交通等主管部门的联合,加快建设苍南县碳排放方双控体系及碳足迹管理体系,纵向加强与市局的对接联系,保证VOC排放初始排污权核算、温室气体清单编制、环境统计数据调查等任务圆满完成。

(三)聚焦美丽生态,打响品牌效应。一是深化美丽海湾建设。持续巩固沿浦湾美丽海湾工作,围绕温州市(苍南县)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通过开展“宜林生境”改造,持续推进红树林种植工程,规划新增千亩红树林,同时设立管护围栏、病虫害防治及补种等手段加强红树林管理养护;充分利用“811”工程,完成入海河流污染物控制,提升海域质量,持续保障海域滩涂生态环境;通过渔寮沙滩修复、生活污水整治等,积极谋划渔寮湾省级、国家级美丽海湾创建工作。二是紧抓168蝶变宣传点。把握168海岸线”从原先的整改负面清单点位成功转型为现在的“168黄金海岸线”文旅优秀案例这一蝶变点,积极展开多渠道、多角度、多方式宣传工作,展现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双重成就,提升公众认知度,充分彰显生态元素、生态文化、生态经济。

(四)聚焦改革服务,优化营商环境。一是坚守环境底线推进环评改革。加快推进苍南经开区规划环评,全面落实建设项目环评“多评合一”、“区域环评+环境标准”等改革扩面,压缩办理时限,加快项目建设、投产进程。创新探索特色审批,针对我县海洋渔业的环保手续缺失等历史遗留问题,积极推进我县海洋养殖渔业项目环评审批,积极降低企业环评成本,推动审批提质增效,解决渔业项目环评手续合法化问题。二是持续强化排污许可质量管控。积极主动推进“两证审批合一”改革试点工作。以依法需编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和排污许可证简化管理、不涉及排污权交易,并且环境风险可控、生产工艺简单、环境影响较小、建设周期短的建设项目为试点对象,实施环评与排污许可联办审批机制,着力实现两项行政许可“统一受理、同步审批、一并办结”。三是创新环境监管执法模式。以综合查一次为载体,构建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环境污染问题发现机制,构建以污染源自动在线监控为基础,以工况监控等为补充的在线监控体系,充分利用有奖举报、无人机巡查等提高环境问题发现能力,减少现场执法频次,切实提升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