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1008003009008/2025-103504
组配分类 通知公告 发布机构 县司法局
生成日期 2025-02-27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苍南县人民政府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 发布日期:2025-02-27
  • 浏览次数:
  • 来源:县司法局办公室
  • 字体:[ ]

2024年,苍南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决策部署,纵深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依法行政水平持续提升。现将我县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总结如下:

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

2024年,全县行政诉讼败诉率4.84%、全市最低。涉企执法“一件事”改革入选全市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十大突破性举措并写入市委全会报告。苍南小型渔船管理改革入选法治环境2024年重点工作及攻坚项目和市县乡法治建设“最佳实践”项目培育清单。苍南“红獴”打击海上偷渡模型获国家移民管理局第二届基层科技创新应用大赛一等奖,并在全国范围推广使用。

(一)举旗定向,把法治思想贯穿到法治政府建设全过程

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长期战略任务,全面落实,系统谋划,一体推进。修订领导干部集体学法制度,创新“学法单位点单、司法局派单、律师学者接单”的学法模式,形成覆盖对象更广、内容更丰富、方式更多样的学法制度。全年围绕《行政复议法》《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会前学法等集中学法活动12次。

(二)紧扣中心,完善依法决策制度统筹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编制2024年县政府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明确发布全县48件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开展全县行政规范性文件统一清理工作,清理规范性文件219件,其中保留168件,修改5件,废止32件,宣布失效14件。全年对县政府规范性文件开展合法性审查16件,出具审查意见59条。完成28名县乡法治审查员任命并开展培训,各乡镇法律专业背景专职法审员配备率达100%。

(三)法治赋能,涉企法治增值化改革打造最优营商环境

率全国之先发布实施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标准体系及体系建设指南,率全省之先制定出台“生鲜灯”整治工作指引。落实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告知承诺、“三书同达”等制度,帮助企业办理经营许可事项51545件、信用修复178家,办理“三书同达”案件1300余起、“简案快办”654起。实施涉企执法“三码合一”改革,依托归集14万家数字门牌、400多万条办案事件信息的数据底座,打造执法领码、反馈用码、溯源查码的“一站式”监督平台,全年完成入企行为2.39万条,避免违规执法问题20余起、约谈随意扰企问题12人次。

(四)实干笃行,打通执法司法“最后一公里”增强获得感

建立“苍南执法信息公示平台”,实现县直部门、赋权乡镇“一单位一清单”。加强行政执法事中事后监管,结合“万人双评议”活动,开展行政执法专项监督7次,发放监督通知书8份。在全市率先开发上线12种恶意“维权”的立体式投诉举报数据分析运用系统,全年受理投诉件8545件,同比下降1.23%,远低于全市平均增长水平。全面落实县领导包案制度,全年下发包案清单11批,9名县领导挂钩83个重点案件,成功化解高败诉风险案件63件,化解率达70.79%。落实落细诉前调解、“双引流”等机制,推动行政复议受理点、咨询点乡镇全覆盖,全年受理行政复议案件732件、同比上升87.21%,数量全市第一;复议诉讼比值2.81、列全市第三。

(五)优化供给,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建设满足群众需求

建立1个县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8个乡镇服务站,427个村(社区)服务点,实现县、乡、村三级实体平台全覆盖,城乡“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基本形成。 制作“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指引牌和指引手册,成立党员律师志愿者服务队、法律公益青年志愿者服务团,全县公共法律服务综合满意率达96.56%。以赋强公证为切口持续深化“1+X”金融解纷模式,指导办理金融赋强公证2161件,经验做法被法治日报宣传报道。严格落实矛盾纠纷受理72小时响应机制,整合人民调解、法律顾问、志愿者等多方资源,全年共调处矛盾纠纷案件9762件,调解成功率达99.9%。

二、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有关情况

2024年11月13日,县委副书记、县长曾仁海主持召开府院联席会议,研究部署法治政府建设等工作。主持召开县政府常务会议专题学法3次,先后多次就法治政府建设专题督察、法治建设重点工作进展情况等工作作出指示和批示。

三、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

我县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虽取得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如行政行为被纠错率高,重大行政决策管理不够规范等,需要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四、2025年法治政府建设的工作思路

(一)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持续引领苍南法治建设。健全完善党委法治议事协调机构工作,用好用足法治“督察+考核”指挥棒,确保全面依法治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规范运行、协调推进。全方位推动全县党员干部形成遇事先讲法、善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创造性开展工作的自觉。

(二)加大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力度,持续推动行政诉讼发案量和败诉率“双下降”。全面做好败诉风险预审,坚决杜绝违反法定程序现象。充分发挥行政争议协同化解机制作用,努力在历史遗留问题化解和重大项目风险处置中提供法治保障。全面落实行政案件过错追责机制,将对责任单位和人员按照规定严肃追责。

(三)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中心大局,努力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紧密围绕三个“一号工程”、“三支队伍”建设,高标准建设、运行涉企服务中心,推动从解决“一件事”向办好“一件难事”深化拓展。持续深化大综合一体化,以“全链条”服务护航企业“全周期”成长。

(四)深入推进“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建设,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法治需求。将“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建设融入全县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之中,实现应援便援、应援尽援、应援优援。创新发展“公证+”等公证产品,推动公证从“被动”向“主动”服务方式转变,实现公共法律服务更加均衡、可及、优质。

(五)推动法治力量向引导和疏导端发力,夯实社会经济运行安全根基。持续推进“枫桥式”人民法庭、派出所、司法所等建设,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法治化提供硬核支撑。持续深化矛盾纠纷前端治理“组合拳”,推动更多解纷资源向引导端和疏导端汇集。


                                                                                                                                                                        

                                                                                                                                                                        苍南县人民政府

                                                                                                                                                                        2025年2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