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南: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县”战略

  • 发布日期:2025-02-26
  • 浏览次数:
  • 来源:温州日报
  • 字体:[ ]

浙江苍南经济开发区灵溪区块一景。张千用/摄

温州日报记者 林思思

2024年,苍南11项经济指标增速位列全市第一——

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43.2亿元、突破500亿元大关,增长7.3%、增速居全市第一;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6%、全市第一;

规上工业研发费用增长14.1%,位居全市第一;

……

这11项“全市第一”,是苍南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县”“创新强县”“人才强县”战略的久久为功。

这一年,苍南工业规模迈上新台阶——

苍南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334.7亿元、突破300亿元大关,较2020年实现翻番;新增规上工业企业46家、总数达489家,新增产值5000万以上企业12家、总数达154家(超过2019年龙港分设前)。在2023年远景新能源成为苍南县首家产值超10亿元企业的基础上,去年又成功培育新增圣吗哪乳业、天信仪表2家超10亿元本土企业。

这一年,苍南科创赋能激发新活力——

苍南加快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相继落地温大苍南新材料创新中心、苍南县GM2D和碳足迹研究院等科创平台;成立汉禾生物新材料产品研发总部,引进国外院士、国家级人才等;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6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24家;实现高新投资占比达45.7%,居全市第一;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设置率达69%,居全省第七、全市第一。

这一年,苍南项目攻坚实现新突破——

苍南坚持把高质量项目建设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关键一招”,三澳核电二期获国务院核准、核电联网工程全线贯通,烟墩山通用码头综合开发工程、全国首个深远海风电实现开工,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6%、居全市第一,扩大有效投资工作获省市投资赛马激励,入选全国投资竞争力百强县、排名第66位。开工码尚科技、恒琛新材料、冰勃朗乳业等工改项目13个,“数据得地”供地超500亩,工改拆除、拆后供地、新开工建设等指标均居全市第一。招引落地亿元以上项目31个,其中制造业项目21个、10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2个。

这一年,苍南动能转换取得新成效——

新能源、新材料、大健康等新兴产业在苍南迅猛发展,特别是一些重点企业持续扩大生产规模、优化生产流程,带动效应明显。比如远景、华润、华能等3家风电关联企业年产值26.4亿元,同比增长32.2%,拉动全县工业产值增长2.1%。六大传统产业持续加快转型升级,这其中,塑料制品产业产值79.2亿元、增长9.3%;印刷产业产值29亿元、增长8.3%;纺织产业产值52.8亿元、增长7.4%;纸制品产业产值18.9亿元、增长6.7%;食品加工产业产值32.3亿元,同比增长45.5%,尤其是印刷产业借力GM2D示范区县域先行试点优势,集聚壮大可变数字印刷产业新集群;纺织产业抓住废旧纺织品国家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建设机遇,向“时尚+品牌+绿色”转型。

科创载体

苍海禾能(储能)新材料创新中心

2023年8月,成立苍海禾能储能新材料研发中心,采取生物炼制技术,从秸秆中提取高纯度材料,链起风电、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产业,释放出亿元产值。

当前该中心设有电池负极材料、生物树脂及复合材料、生物塑料三大研发部门。其中,生物树脂及复合材料研发产业化成果主要生产应用于风电风机叶片、手机后盖等领域的复合材料;电池负极材料研发则是从秸秆中制取高纯木质素,自主研发制备高性能的硅碳多孔碳材料,将其应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领域。预计达产后年产值约2亿元。目前该中心已与国内电池行业领先企业“远景动力”达成合作研发协议,将首批规模化产品供应给“远景动力”。

浙江大学-苍南中医药创新中心

苍南中医药创新中心是苍南针对中医药老行业给出新解法的关键平台,承载着让中医药产业成为苍南的下一个百亿产业的重要使命。于是,浙江大学与苍南县人民政府于2023年4月共同建立中医药创新中心,由浙江大学利用学科优势,联合“华宇药业”“长生生物”“冰勃朗乳业”等苍南本地企业,围绕苍南茶叶、四季柚等特色农业,以及中药饮片、乳制品等加工产业,开发黄精茶等养生茶,四季柚益生饮、中药奶茶等茶饮产品,推出黄精月饼、黄精肉燕等特色小吃,推动苍南“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

目前,该中心已撰写10余个传统中药ISO国际标准;完成黄精产业发展报告、番茄红素提取工艺研究等多个科研项目立项,力争将苍南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的中医药创新策源地、中医药产业现代化的示范地。

浙南放射医学和核技术应用研究院

核医学的基础是放射性药物,医用同位素则是放射性药物最基本的原料。但一直以来,我国医用同位素绝大部分依赖进口。苍南抢抓核医学产业蓝海机遇,早在2021年落成浙南放射医学与核技术应用研究院,由温州医科大学、苍南县人民政府和中广核苍南核电有限公司三方合作共建,为核关联产业的重大项目、重大平台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去年,研究院取得获批中国工程院重大战略咨询与研究项目、完成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获批浙江省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平台等科技创新项目成果15项;自主或合作孵化成立核技术应用、生物科技、核医疗等相关领域企业5家,并与34家单位签订合作协议,合作推动科技创新、医药发展等方面变革发展。

苍南县GM2D和碳足迹研究院

苍南县GM2D和碳足迹研究院于2024年4月正式揭牌,依托浙江码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研发基于可印刷柔性标签为基础的RFID系统为主要研究方向,成功自主研发RFID标签核心材料,规避了被国外高质量浆料供应商卡脖子的风险。

研究院自成立以来,主要致力于研发新一代石墨烯剥离技术、石墨烯复合浆料、印刷型射频识别标签等,目前已发表SCI论文6篇;申请发明专利5项,取得实用新型专利3项;登记软件著作权8项;完成省级新产品研发项目4项;为湖南口味王、云南云天化等知名企业提供产品赋码与数字化管理服务,转化成果价值650万元。

望里镇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国家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

去年初,温州市首个国家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项目——望里镇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国家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项目启动,为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的产品、设备、工艺、绿色、低碳等全生命周期制定标准体系,预计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超360万吨,相当于再造碳汇林23万亩。

试点以来,望里镇成功参与国家标准制修订1项,制订发布团体标准10项;超额完成绿色低碳综合认证9项,其中绿色产品认证证书2项,产品碳足迹评价证书4项,产品碳足迹证书3项;另有多家企业取得GRS国际认证证书,试点成果将于今年2月进行验收。

领军企业

浙江圣吗哪乳业有限公司

该企业是苍南布局大健康产业的领军型企业,去年专攻健康茶饮,扩建工厂、新增产线,在2024年产值突破10亿元,同比增长261.4%,拉动全县工业产值增长2.9%。

自1988年成立以来,该企业专注乳品研发与制造,自主研发非氢化基底乳及生产线,近两年全新推出明星单品“冰勃朗非氢化基底乳”,全力打造茶饮行业基底乳标杆,并与霸王茶姬、古茗、HEYTEA 喜茶、茶百道、茶理宜世、Holiland 好利来等茶饮甜品头部企业建立稳固合作关系。

天信仪表集团有限公司

天信仪表集团有限公司去年产值首超10亿元。这家始创于1995年的企业,是国内气体流量仪表及配套产品的领军企业,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计量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商,主营用于各种气体、油品及液体计量等仪器仪表产品,产品广泛应用于城市天然气、长输管道、石油等行业,目前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超35%。

近两年来,企业自主研发产品突破“卡脖子”技术,填补国内空白,使国产化率达96%,实现了进口替代,奠定行业技术“领跑者”的地位。2024年,企业实现营收超9亿元,同比增长超20%;利润总额1.9亿元,同比增长超15%,纳税额度超8000万元。

浙江喜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喜乐新材料”成立于2020年8月,其年产5万吨新型BOPP薄膜和4万吨高性能医用新材料及产品智造项目,是省市县长工程、省重大产业项目,总投资6.3亿元,于2023年竣工投产,2024年产值超6亿元,成为苍南发展新材料新兴产业的龙头企业。

该企业引进全球先进的智能型BOPP设备和医用无纺布生产线设备,采取全自动包装以及协调控制系统,生产全环节实现自动化控制。同时搭建物联网络平台,使产品生产与采购、销售形成无缝信息对接,形成更精准的营销方式、个性化的营销服务、更高的营销转化率,打造一站式、配套式、定制级智能制造基地。

浙江晨旺包装有限公司

“晨旺包装”是苍南塑料制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领军企业,其新厂房于2023年4月竣工投产,去年产值超6亿元,同比翻一番。

该企业起源于1992年,立足于30余年深耕行业的坚实基础,近年来探索从传统编织向技术智能转变,主导起草《再生塑料编织袋》《固体化学肥料用塑料编织袋》《食品包装用塑料编织袋》等标准,自主研发获得发明专利3个,主营中、高端塑料编织袋,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工行业。目前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浙江省科技型企业、苍南县塑料行业十强企业等多项荣誉。

浙江码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码尚科技”利用小小一枚“二维码”构建一个大大的物联网世界,年均“卖”出二维码110多亿个,成为以商品数字化管理为核心、智能包装为基础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也是苍南数字经济的龙头企业,推动物联网数字新技术与苍南传统制造业融合发展。

近年来,企业依托人才,以“商品数字化管理”为切入口,打造出集“产品防伪、物流防窜货、积分营销、品控溯源、全流程溯源、产品信息大数据应用、供应链管理、移动电商”为一体的智能码系统,为企业提供数字化一站式服务。同时,企业利用彩色动态智能二维码系统、逻辑变色赋码技术,将智能码与印刷包装完美结合的产业化工艺便应运而生,开创国内“物联网+印刷包装”的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