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源库栏目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 卫生健康  > 疾病预防控制

最近大量上市的这种食物,有人吃多了呕血晕厥

  • 发布日期:2025-02-25
  • 浏览次数:
  • 来源:苍南县卫健局
  • 字体:[ ]
眼下正值春笋大量上市,作为春天的“菜王”,春笋营养丰富,吃法多样,炒、煮、煨、炖都好吃。


不过,民间也有这样一句话评价春笋:“不食嘴馋,食之胃寒。”几乎每年春天,都有人因为贪吃春笋紧急就医。

近日,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就接诊了两位患者,二人都出现晕厥、呕血症状,其中一位甚至出现失血性休克。


经询问,他们发病前都吃了300克以上的春笋。内镜检查发现,二人有消化道出血。


不少人疑惑,为什么春笋会损伤消化道?怎么吃才能不伤肠胃呢?《生命时报》邀请专家为你一一解答。

春笋对肠胃不友好的原因


竹笋一年四季都有,根据采挖的季节,可以分为春笋、冬笋、夏秋季的鞭笋。一般来说,2~6月份上市的竹笋都可称为春笋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范志红表示,原本胃肠功能比较差的人,在贪吃春笋后,的确可能出现胃胀、胃痛、消化不良等不适。

综合来看,春笋对肠胃不友好,主要有以下原因:

草酸含量高,不利于消化

春笋中含有一些不利于胃肠功能的成分,如大量草酸、粗纤维、单宁(鞣酸)等。

大量鞣酸可能会和胃中的蛋白类成分结合,形成梗阻;草酸晶体则容易对消化道产生刺激,引起不适。

可加重原有的消化不良

笋含有蛋白酶抑制剂成分,它会抑制人类的蛋白酶活性,从而妨碍蛋白质消化吸收。

原本消化能力比较差的人,再摄入蛋白酶抑制剂,容易加重消化不良。

或产生物理性损伤

笋是粗纤维食物,比泡过之后烹调的五谷杂粮要“粗”很多,吃多了可能会对胃肠产生物理性损伤。

这些人不宜多吃春笋

综合来看,以下5类人不适合多吃春笋。

1

胃肠疾病患者

本身已患有胃肠道疾病的人,如胃炎、胃溃疡等,不适合大量吃春笋。

2

肝硬化患者

这类患者多伴有腹壁静脉曲张,春笋中大量的纤维素容易擦伤消化道,引起大出血。

3

肾功能不全者

春笋富含钾,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体内的钾不容易排出,吃大量春笋易造成钾在体内蓄积,可能引起高钾血症。

4

结石患者

春笋草酸含量高,尿道结石、肾结石、胆结石等结石患者,吃了容易加重病情。

5

脾胃虚弱、手脚冰冷者

脾胃虚寒、体质寒凉的人都不宜多吃春笋,以免带来不适。此外,儿童、年老体弱者也不宜多吃。

吃春笋不伤胃的5个方法

范志红表示,大家不必过于惊慌,笋是营养价值很高的食物,只要适量摄取、合理烹饪,吃春笋还是有很多健康益处的

平时大家主要食用的春笋有两种,即毛竹笋和雷竹笋。

它们不仅含有少量蛋白质,还有多种氨基酸和可溶性糖,且脂肪含量低,适合减肥人士食用。同时,笋中还含有钾、钙、铁等矿物质和多种B族维生素,对人体有不少益处。

怎样吃春笋才能规避上述不利影响呢?专家们给出如下建议。

No.1

浸泡和焯煮不能少
泡过、煮过之后,可以去掉大部分草酸和植酸,降低单宁含量,同时灭活其中大部分的蛋白酶抑制剂。

建议大家将鲜笋买回家后,先放入沸水中焯煮。焯煮时间通常是1~5分钟,没经过处理的大块春笋可能需要10分钟或更久。而后可以将焯过水的鲜笋分装保鲜,留待后续烹饪。

No.2

加肉类炖
长时间炖煮可以充分灭活蛋白酶抑制剂,再用富含饱和脂肪的五花肉、排骨等食材来软化纤维素,在丰富营养的同时,减少对胃肠的不利影响。

No.3

加酸煮制
煮春笋时,加入柠檬酸和少量食盐,可以促进苦涩味的草酸、植酸和酚类物质溶出,还能软化质地。

No.4

切薄片炒肉
研究发现,饱和脂肪能很好地与纤维进行结合,建议大家炒菜时将笋切薄片,炒制时间稍久一点,也能减少对胃部的刺激。

No.5

做成发酵蔬菜
研究发现,乳酸发酵会明显降低春笋中抗营养因素的含量。大家可以将焯过水的鲜笋做成泡菜笋、酸笋等,当成美味可口的日常小菜。

总之,如果你的胃肠很娇气,或者经常腹泻,吃春笋就要浅尝辄止,每次最好不超过200~300克。提前煮过,再加入肉类,或者用压力锅炖软,对肠胃的刺激就会小一点。


如果你的胃肠功能比较强,但有高血压、高血脂或便秘之类的问题,适合多吃点春笋反而有好处,但每次也不宜超过500克。▲

来源:生命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