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源库栏目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 卫生健康  > 健康科普

脾虚的人有6个特点,养脾胃的黄金期来了

  • 发布日期:2025-02-21
  • 浏览次数:
  • 来源:苍南县卫健局
  • 字体:[ ]

作为人体的“后天之本”,脾胃负责给全身器官输送营养,脾胃的状态直接关系到整体健康。


中医说“脾胃好则百病不生”,冬春交替,正是调养脾胃的黄金时期。


《生命时报》邀请专家解读,教你把虚弱的脾胃补回来。


养脾胃的黄金时间到了

中医所说的脾胃,与现代医学的脾、胃完全不同,传统医学强调脾胃是人体对食物进行消化、吸收并输送营养的重要脏器,同时还参与人体水液代谢,提供肌肉所需要的营养。


雨水节气到来后,雨量渐增,空气湿度增加,气温回升但变化无常。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消化科副主任医师李帷表示,中医认为,雨水节气寒湿较重,易伤脾脏,要注意顾护脾胃


同时,春季阳气生发,人体肝火会随阳气上升而影响脾脏功能,此时的养生重点就是“健脾”。


脾胃功能一旦下降,失去了运化气血的能力,健康就成了“无源之水”。


脾虚的人,往往有6个特点


脾胃好不好,从肤色、行为状态就能看出来。


!

食欲减退

脾的运化功能一旦失常,首先会导致饮食难化、停滞胃肠,出现食欲不振等症状。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脾胃肝胆科副主任医师陈润花举例:不想吃饭、吃饭不香;不吃不胀,吃一点东西就发胀等,都是脾虚的表现。


!

容易累

如果脾胃发虚,不能充分运化营养滋养四肢肌肉,人就容易疲惫无力、少气懒言等。


!

面色不佳

脸色不好是脾虚的重要信号,由于脾虚、气血不能上荣,时间久了,就会面色萎黄、皮肤没有光泽,口唇发白、干燥。


!

怕冷

具体表现为手脚冰凉、大便稀溏等;此外,还可能伴有腹胀、腹痛。


!

睡不好

脾虚的人睡眠质量不佳,常伴有心悸、健忘、多梦、倦怠乏力等问题。


睡眠时间少,脾胃得不到充分修复;反过来,受损的脾胃还会导致睡眠质量进一步下降。


!

形体消瘦

在中医看来,身体太瘦可能是脏腑亏虚的一种信号。“金元四大家”之一李东垣在《脾胃论》一书明确提出,消瘦的人多脾虚。


脾虚了,如何调理?


专家们表示,如果把长寿比作盖房子,护好脾就是打地基,根基不牢,吃再多营养品、保健品也起不到太大作用。


少熬夜


尽量在晚上10点半上床,保证11点前入睡,睡前不宜做兴奋神经的事或剧烈运动,睡前少看手机,以免影响睡眠。


试试少食多餐


保证饮食多样化,以清淡平和食物为主,不暴饮暴食。


脾虚的人可少食多餐,选择一些补脾益气升阳的食物,如薏米、山药、莲子、芡实、茯苓、红枣、生姜、羊肉等。


及时纾解情绪


安徽省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主治医师孙丙亚表示,情绪有助气血通畅,平时要注意劳逸结合。


遇到烦心事时,可通过听音乐、绘画、冥想等方式来舒缓情绪,减轻压力。


找机会动起来


中医有“以动助脾”的养生观念,日常可以选择慢跑、快走、打太极、游泳、瑜伽等。

每天饭后休息10~30分钟,到户外散散步;如果吃得过饱则要适当延长休息时间,饭后半小时内别剧烈运动。


注意保暖


脾喜欢温暖的环境,脾虚者夏季开空调温度不宜过低,少吃或不吃生冷寒凉的食物。冬季更要注意保暖,避免腹部受寒。


对症食疗


中医强调“药食同源”,许多食物具有药用价值。比如上文提到的莲子、芡实、茯苓、薏仁、山药等,都是具有健脾功效的食物。


脾胃虚弱者可以“食疗”健脾,也可以遵医嘱服用有健脾功效的中药。


按揉肚脐


一手掌心或掌根贴脐部,另一手按手背,顺时针方向旋转揉动,每次约5分钟,每日1~2次,这样有助补益气血、消食健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