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文化遗产资源“活”起来?单霁翔做客玉苍大讲坛讲述文化的力量

  • 发布日期:2025-11-07
  • 浏览次数:
  • 来源:今日苍南
  • 字体:[ ]

余怀东/摄

昨日,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暨玉苍大讲坛第84场报告会举行,故宫博物院故宫学院院长、学术委员会主任,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国家文物局原局长、中国文物学会原会长单霁翔应邀作《文化的力量——让文化遗产活起来》主题辅导报告,聚焦苍南矾矿工业遗产活化利用、赋能县域高质量发展展开深度解读。县长曾仁海,县政协主席叶信迪等县四套班子领导出席报告会,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管素叶主持会议。

文化遗产 “活起来”,核心在于坚守真实性与完整性。报告会上,单霁翔围绕文化遗产保护的时代意义、20世纪建筑遗产的价值挖掘、城市更新中文脉赓续的实践路径,结合故宫等文化遗产活化利用的成功案例,作了一场深入浅出、精彩纷呈的讲解。

针对温州矾矿申遗与活化,单霁翔给出了明确方向。他希望矾矿立足自身工业遗产特质,完整保留采矿、选矿等工艺场景,复原部分生产设施并小规模延续传统技艺,让游客真切触摸工业历史的原貌。同时,借鉴各地成熟经验,将工业空间改造为研学基地、文创展厅,借助数字技术还原昔日生产场景,深入挖掘矾矿背后的匠人精神与文脉底蕴,通过生产延续、文旅融合实现保护与活化的良性循环,在全国工业遗产中留下独特印记。

与会人员聆听报告后纷纷表示,单霁翔的授课既有高屋建瓴的理论高度,又有求真务实的实践深度,为苍南破解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难题提供了清晰路径。下一步,苍南将锚定 “工业遗产活化标杆” 目标,加快完善矾矿申遗顶层设计,深化工业空间改造、数字技术赋能、文旅业态融合等实践探索,让老工业遗产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为文化遗产活化利用贡献苍南经验。

在随后召开的矾矿保护与申遗研讨会上,我县汇报了矾矿及申遗工作情况。与会人员还围绕矾矿遗址开发保护、文旅转型发展等话题展开深入探讨。

据悉,温州矾矿主要由“矿山与水系”“矾矿遗址与矿业村镇”“挑矾古道”“港口与港口村镇”构成,完整呈现了“采—炼—运—销”工业链条,活态展示了近代工业遗存的风貌。自2010年启动申遗工作以来,先后入选首批“国家工业遗产”、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荣誉奖,纳入温州市“十四五”规划和新时代文化温州建设百大项目,并于2024年12月正式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单霁翔对温州矾矿遗址保护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文化遗产保护要构建 “有尊严、促发展、惠民生” 的良性循环,核心在于坚守真实性原则,坚决杜绝大拆大建与仿古造假,推动遗产深度融入生活、赋能地方发展。温州矾矿兼具独特景观价值与深厚历史底蕴,其活化利用要在严格留存原貌前提下精准提质。要重点推进游览设施优化与数字技术赋能,同步适度复原炼矿高炉、模拟采矿场景,增设考古体验项目与文创工坊,持续丰富业态供给,避免同质化发展。同时,通过打造独特体验场景、开发专属文创产品等方式扩大影响力,助力工业遗产成为可触摸、可参与的鲜活文化载体。

曾仁海对广大专家学者提出的宝贵意见表示感谢。他指出,这些意见建议为温州矾矿保护、申遗及活化提供了关键指导。矾矿不仅是工业遗产,更是承载矿工精神、孕育顶尖人才,兼具历史厚度、人文温度与科研价值的独特宝藏。苍南将秉持长期主义理念,进一步加强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系统梳理区域发展脉络中的重大事件、杰出人物与典型精神,提炼形成具有苍南辨识度的工业文化名片。同时,恳请广大专家深化合作、持续赋能,推动矾矿从 “世界矾都” 迈向全球知名文化地标,让这一工业遗产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11月5日,单霁翔一行还前往312平硐、温州矾矿博物馆等地走访调研。(记者 林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