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服务全覆盖 激活消费新引擎 苍南跻身全国县域商业“领跑县”

  • 发布日期:2025-11-12
  • 浏览次数:
  • 来源:今日苍南
  • 字体:[ ]

近日,全国县域商业创新发展交流活动在杭州举行。活动发布了《2025年县域商业“领跑县”案例集》,浙江新增“领跑县”案例15个,苍南县成功入选!

近年来,我县通过资源整合与创新实践,成功构建起“县城中心辐射、乡镇节点支撑、村级终端覆盖”的三级商业服务体系,形成“15分钟便民生活圈”全覆盖、快递进村率超90%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为县域商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鲜活样本。

创新机制,协同作战的“最强大脑”。我县将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创新构建县域商业建设管理体系,通过“三项机制”为项目保驾护航。部门联动机制:成立专项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打破部门壁垒,形成“一盘棋”推进合力;规范管理机制:出台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引入第三方机构验收,确保资金透明、项目达标;督导推进机制:每月召开例会,动态跟踪项目进度,及时破解难题,保障项目高效落地。

基建升级,商业网络“毛细血管”全打通。我县采取“新建与改造并举”策略,优化商业空间布局。在钱库镇建成现代化商业综合体,完成宜山镇锦城商贸中心焕新,辐射周边金乡、望里等乡镇;在县城灵溪新建宝龙综合体与银泰城形成“双核驱动”,覆盖藻溪等区域;同步推进马站综合体及绿能小镇商业网点改造,满足马站、霞关、沿浦等地消费需求。

通过系列改造,全县标准化商业网点覆盖率提升40%,彻底改变传统杂货店占比超70%的落后局面,“15分钟便民生活圈”实现全域覆盖。

数智物流,城乡配送“加速度”。 以宜山镇浙南数字云仓为核心,建成3900平方米智能化县级共配中心,联动5个镇级分拨中心,覆盖354个行政村。项目配备先进智能分拣系统,实现三大突破。时效提升:县乡村三级配送实现“当日达”,全程时效压缩1小时;覆盖提升:快递进村率超90%,惠及偏远山区;成本优化:日均减少干线运输132公里、县内配送里程180公里,年降本超50万元。

流通革新,“网订店取”激活社区经济。引进江苏招多乐农业科技公司,创新“线上平台+社区便利店”的“网订店取”模式。极速送达:灵溪、钱库等社区实现“线上下单45分钟达”,灵溪江湾路店线上销售占比达35%;助农增收:依托区域仓储中心直采200余户农户,桥墩月饼、马站血橙等农产品直达门店,流通损耗降低3%,预计年助农增收超千万元;标杆效应:2025年上半年,灵溪单店销售额突破129万元,成为县域商业“网红店”。

农产品上行,打通产销对接新通道。立足马站镇“浙南亚热带果蔬第一镇”优势,聚焦番茄、四季柚等主导产业短板,构建“产加销贯通、农文旅融合”体系。加工流通升级:2026年将建成马站果蔬冷链加工中心,鲜果商品化处理率从35%提至80%。联合县级共配中心打造‌农产品绿色通道,整合12辆冷链车,实现长三角12小时直达,损耗率降至8%以内;产销对接创新:推广“订单农业+数字平台”,依托“浙农码”建立‌产地直采数据库‌,对接盒马鲜生、招多乐等渠道商签订年销1.2万吨番茄订单。开设“马站鲜”区域公用品牌旗舰店,开发番茄预制菜、四季柚果酱等精深加工产品;农旅融合破圈:沿168黄金海岸打造“番茄红了”观光工坊等3个农旅综合体,开发采摘体验、加工研学等业态,推动农产品就地转化为旅游商品。联合旅行社推出“山海田城”农文旅线路,预计年引流游客50万人次,带动农产品溢价销售超3000万元。

电商赋能,乡村振兴的“云端引擎”。借力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我县打造“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双循环。基建覆盖:建成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配套26个镇村物流站点,形成47个线下、160个线上服务分中心,便民服务全覆盖;品牌培育:推出“我是苍小海”区域公用品牌,推动虾皮、紫菜等特产网货化;物流优化:通过三级物流体系整合资源,实现快递进村全覆盖,带动农产品销售快速增长。开展近百场电商培训,培育本土网红超百人、电商带头人10名,为乡村经济注入新活力。

自2024年实施县域商业建设行动以来,我县通过政策引导、项目支撑与模式创新,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2024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99.46亿元,增速3.7%;全年网络零售额实现191.8亿元,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实现64亿元。县域内网商共计15332家,农村电商服务覆盖354个行政村,覆盖率100%。

从商业网络到物流体系,从流通模式到电商生态,我县绘就了城乡融合发展的新画卷,走出了一条具有苍南特色的县域商业发展之路。(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