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发展的长河中,工业遗存就像一本本沉默的史书,一砖一瓦都刻着时代的印记,成为城市文化中不可替代的风景。近日,浙江省2025年工业遗产名单正式公布,19处工业遗存入选,苍南的温州矾矿也光荣上榜。
温州矾矿位于矾山镇福德湾村鸡笼山,占地约2319公顷,坐南面北,依山而建,呈南高北低。这里由采矿遗址、炼矾遗址、附属遗址和传统民居等建筑组成,被当地人亲切称为“一车间”。矾矿遗址中保留着明矾始祖宫、登山石步道、古矾窑、矿工石头屋、矿主老宅院、工人大礼堂、苏式办公楼等一大批人文历史景观,经初步勘察,共有5大类、100多处矿业遗址。
更特别的是,矾矿至今沿用半机械、半体力的采炼技术,是浙江省“文保”单位中唯一仍在生产的工业“活遗址”。2024年12月底,温州矾矿遗迹及其文化景观还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矾矿三车间是过去矾矿生产的主要车间,拥有7个明矾结晶房(700多个结晶池)、10座煅烧炉、3个风化池,还有蒸汽房、打铁社等炼矾设施。因为依然沿用“水浸法”这一传统工艺,矾矿三车间被誉为“仍在生产的工业‘活’遗址”,还获评“浙江省工业旅游示范基地”。
南垟312平硐位于鸡笼山海拔312米的山腰,是矾山采矿层最多、采空面积最大的矿硐。硐内常年恒温18℃,冬暖夏凉,还保留着较为完整的生产、运输、安全系统,承载着工业文明记忆。
福德湾矿工村位于矾山镇建成区南部山坡,沿鸡笼山明矾矿区而建。这是一个因矾而兴、因矾而盛的古老村落。村内保留着炼矾古遗址、雪花硐、矿硐遗址、矿工石头屋、古民居等一批文物保护单位,是矾山矾矿遗址的核心组成部分,每一处都写满了故事。
温州矾矿,是一部记录工业文明、承载地方文化的史书。无论是仍在运转的三车间、恒温舒适的南垟312平硐,还是充满生活气息的福德湾矿工村,都在静静诉说着这片土地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矾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