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融合的浪潮,正重塑着人们对乡村的想象。灵溪镇岩联村跳出传统发展的窠臼,以整体思维推进资源活化、产业升级与区域联动。从一条“四好公路”的贯通,到一片桥下“灰色空间”的唤醒,再到一颗蓝莓撬动的八村共富,岩联村的实践生动诠释了乡村振兴不仅是硬件的升级,更是发展模式与内在价值的整体重塑。这里,正走出一条城乡共鸣、市民与农民共赢的共富新路。
疏通血脉:
从交通末梢到城郊枢纽
岩联村地处城郊枢纽,坐拥地利之便,却也曾一度面临发展瓶颈。面对困境,村集体主动作为,多方筹措资金300万元,以打通关键通道为突破口,全力攻坚2.18公里的四好公路建设。这条希望之路的贯通,让昔日坑洼的村道变为平整的沥青路,村民彻底告别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窘境。更重要的是,它打通了岩联村与外界的经济脉络——贸易货车得以直达田间地头,城市游客也愿意为这片焕然一新的土地驻足停留。
更具巧思的是,岩联村将目光投向了高架桥下那片曾被遗忘的“灰色空间”。通过精心设计与有效盘活,这个昔日脏乱差、蚊虫滋生的角落,如今已变身为整洁有序的物业服务区。此举不仅美化了村社环境,每年更为村集体稳定增收10余万元,生动演绎了“变废为宝”的实践,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
点蓝成金:
从小众试种到富民产业
路通了,发展的方向也更清晰了。岩联村精准聚焦蓝莓产业,走出了一条从“低效产出”到“高价值回报”的转型之路。面对原有百亩果园效益低下、村民参与度不高的困境,村集体没有盲目跟风,而是在充分市场调研基础上,敏锐把握住蓝莓产业采摘周期长、参与门槛低、市场潜力大的特点,果断推动产业转型。
发展初期,面对水果行情整体承压的背景,村民对改种蓝莓心存顾虑。为此,村集体一方面深入挖掘蓝莓富含花青素与叶黄素、尤其有助于保护儿童视力的健康价值,将其打造为产品的“天然名片”;另一方面,以扎实的行动和坚定的决心推动项目落地,逐步打消了村民的疑虑。
坚持终见成效,远见正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收益。目前,一期种植的约100亩蓝莓长势喜人,保守估计亩产可达2000斤,按照当前市场价格测算,亩收益有望突破10万元。村民的收入结构也实现了“三级跳”:土地流转获得更高租金,入园务工获得工资性收入,年底还能享受村集体的保底分红。当前,随着蓝莓研学基地等延伸项目的推进,产业升级的红利正惠及越来越多的村民,大家对项目的认同感与支持度与日俱增。
共建共赢:
从一村探索到区域样板
岩联村的发展视野从未局限于单村振兴,而是始终心怀区域共富的格局。在自身发展初见成效后,岩联村通过主动联动周边八个村庄,携手共建百亩蓝莓产业园,打破了传统村落各自为战的局限,探索出“跨村共建、利益共享”的发展新模式。这一联动不仅扩大了群众受益面,更在整合资源、聚合力量的过程中,为未来产业升级与区域协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让“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路径越走越宽。交通改善带动贸易往来,空间盘活优化村庄环境,产业兴旺提升集体收入——一条以资源激活为起点、以产业振兴为核心、以区域共富为目标的灵溪“共富之路”正清晰延展,为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深层内涵,写下了生动而有力的注脚,为更多乡村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迈向共同富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岩联样本”。(灵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