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 市政、城市综合执法  > 城市管理

回望2024·展望2025——苍南县综合行政执法局一年综述

  • 发布日期:2025-01-02
  • 浏览次数:
  • 来源:工作人员
  • 字体:[ ]

翻开2024年记忆画册

每一帧

都是携手并肩、共铸辉煌精彩瞬间

它们如同星辰

熠熠生辉

这一年

硕果满枝

回望2024

一、精细城市管理

(一)实现扁平化管理:实行“工作职责和人员”双下沉、去机关化、扁平化管理。创新勤务模式,实施错时上下班制度,强化“早”监管、“午”在岗、“晚”值守,实现县城城市管理全覆盖、不断档。

(二)强化督察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内部监督考核机制,以交办督办、工作督查、监督执纪三把“利剑”,推动综合执法和城市管理工作提质增效。

(三)深化品牌建设:全面推进打造“女子巡逻队”“马路办公”“全民找茬”等系列品牌,组建党员先锋队、青年突击队、老厝边信访化解队,激励党员在重点工作项目中争先创优。

(四)提升城市形象:开展县城核心区“靓城提质”行动,创新网格化治理模式,将核心区细分为八大网格,构建跨部门、跨层级协同作战体系,实现城市管理精细化、高效化,全力打造苍南“售城处”。

二、创新执法改革

深入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坚持依法行政,提升队伍形象,推动城市管理向城市治理转变,优化基层治理和营商环境。

(一)完善执法指挥体系:依托执法指挥中心六大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县乡一体化行政执法指挥体系,推动执法力量统一指挥、集中管理。2024年,完成协调协查协办56件、抄告抄送56件、案件移交222件、联合会商58件,平台线索、案件移交、协查协办、联合会商、抄告抄送按期响应率、行刑衔接线上协同率均达100%。

(二)建立“一支队伍”融合分队:针对我县实际情况,探索以金乡、马站、桥墩等三个乡镇为试点,在“一支队伍”内建立融合执法分队,专职负责赋权事项实施工作,破解队伍融合困难、职能边界不清问题。

(三)聚焦重点领域执法:大力推行“721”工作方法,探索包容审慎柔性执法方式,以治理城市管理乱象为重点,强化渣土管理、市政公用、垃圾分类、园林绿化等重点领域执法力度。2024年,一般程序立案数为1191件,简易程序办案数为47979件(其中人行道违停46862件)。

(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聚焦高频重点监管领域,联合9个县级部门,确定11件监管“一件事”,完成检查对象、部门、事项三张清单梳理工作,实现“综合查一次”提质增效。2024年,开展行政检查12754次,“综合查一次”6043次,减少企业干扰数3119次。

三、聚焦民生福祉

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抓好关键小事,完善管理服务。

(一)推进二次供水改造:全力保障民生实事项目实施,让群众早日喝上“放心水”。2024年,完成老旧住宅小区二次供水设施改造30个,三年行动圆满收官。

(二)排水管网有序运维:对县城主要一二级管道共巡查县城管网总长度约383公里,完成县城管网维养总长度50公里,处理城市污水2866.6万吨,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标准化运维246个。

(三)公园绿地品质提升:打造高品质绿色空间,进一步提升市民幸福感。完成经开区塘河公园、岭北小公园、双台村小公园等3个小公园的新建、提升改造任务,累计投资1065万元,提升改造总面积1.39公顷。

(四)提高停车治理水平:持续加大停车泊位供给,会同属地乡镇,盘活未建设地块、加大对“闲置地”“边角地”挖掘力度,累计建成3处小型停车点,新增施划机动车停车位6409个、非机动车停车位8082米,处罚违停执法53252起。

(五)强化市政路桥管养:深入城市道路“平路整治”排查,截至2024年12月底,排查道路812公里,维修道路面积17845平方米,整治桥头跳3座,整治窨井跳车506个。

(六)提升城市照明品质:维护日常路灯亮化,确保城镇路灯亮灯率在98%以上,接收群众报修诉求4487余件,累计维修路灯19582余处,更换电线电缆15500余米。

展望2025

一、执法质效再提升

1.充分运用省“大综合一体化”执法数字监管应用系统,强化部门协同指挥,联合执法,优化跨部门执法协作机制。

2.加快执法助企服务加油站建设工作,畅通涉企执法服务“最后一公里”。

3.形成切实可行融合分队建设方案,试点率先试,逐步推广。

二、城市管理再升级

1.联合各职能部门、养护企业、社区、物业人员主动当好城市管理“大管家”。

2.深入打造女子巡逻队、老厝边化解队、青年突击队等“执法蓝”品牌,紧密结合城市管理工作。

3.引入AI智能识别系统,构建“自动抓拍+自动预警”的监管体系,弥补基层管理力量不足。

三、城市品质再跃升

1.试点落实撤桶并点工作,深入推动环卫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

2.优化现有环卫收运模式,谋划推动“通天房”集中点位设置难题。

3.以“无废城乡”建设、建筑垃圾处置“一件事”为抓手,持续推进城乡固体废物源头减量、资源利用。


(通讯员:陈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