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1008003009021/2024-99922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发布机构 温州市生态环境局苍南分局
生成日期 2024-07-15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温州市生态环境局苍南分局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思路

  • 发布日期:2024-07-15
  • 浏览次数:
  • 来源:宣教中心
  • 字体:[ ]

2024年以来,市生态环境局苍南分局深入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相关决策部署,紧盯年初确定的各项年度目标任务,抓重点、攻难点、树亮点,有序推动各项工作开展,上半年,全县空气优良率97%,PM2.5平均浓度为27.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1微克/立方米PM10平均浓度为4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6微克/立方米;13个县控以上站位功能区达标率为76.9%,省控三叉口交接断面水质达到 Ⅲ类水标准,朱家闸断面水质达到 Ⅳ类水标准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桥墩水库水质达标率100%均与去年同期持平现就2024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思路报告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全力做好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迎检。一是组织召开我县第三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迎检部署会,先后召开县政府第33次常务会议、第9次、第15次县委常委会(扩大)会议专题研究部署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迎检工作,多次在周一重点工作连线会上部署央督迎检工作。联合县纪委监委、县委组织部对全县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牵头责任单位开展督办,对进展滞后的问题进行面对面约谈。多次召开第三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迎检推进会,督促各责任单位、乡镇开展自查自纠工作。二是强化突出生态环保问题清单化。结合第三轮央督第一批负面典型案例、上级交办问题、部门自查上报问题,累计梳理出26个苍南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清单,推动各责任单位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措施、整改时限等,确保问题整改扎实推进。同时对三轮央督现场督察反馈的3个问题及交办我县的16个信访件等问题,督促整改,要求立行立改,对有难度的整改问题,要明确整改措施、时限,确保正式反馈前取得阶段性成效。三是强化突出生态环保问题闭环管理。拟订《苍南县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大排查大整改行动方案》,重点对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生态环境问题、易反弹河道和饮用水源地保护问题、行业性区域性突出问题、生态保护与修复、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运维、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其他生态环境重点领域进行排查和整改,促使各责任单位(属地乡镇)健全工作制度,制定工作方案,建立问题排查、整改等全过程闭环管理工作体系。

(二)全力推进污染防治攻坚。以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一体化推进“水、气、废”整治。治气方面全力推进VOCs治理,强化扬尘污染防治,今年以来,已在省厅浙里蓝天平台申报行业集群方面改造提升企业50家及每小时2蒸吨生物质锅炉淘汰4家、纳入活性炭集中再生体系111家及涉VOCs低效设施升级改造100家、VOCs原辅材料源头替代10家及B级企业培育9家、恶臭异味治理排查治理1家统筹推进秸秆焚烧管控,出台《苍南县秸秆禁烧工作实施方案》,实行网格化管理,全面开展秸秆禁烧专项行动。对乡镇开展巡查督导,并对个别乡镇巡查不到位、宣传不到位及露天焚烧火点等情况予以通报。治水方面。持续开展河道防反弹专项督查5次,日常督查16次,下发督办单(督办函)6份,发现问题77个,已整改63个,有效遏制了河道问题反弹大力推进饮用水源保护持续推进桥墩水库污染整治、规范化建设,强化饮用水水源地风险管控,推动集雨区内畜禽养殖整治、碗窑景区整改、隔离防护设施建设等开展入河排污口整治,印发《苍南县入河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实施方案(2023-2025年)》,共完成河道排查1189.7公里,发现入河排污口2620个为下一步溯源整治打牢基础。治废方面。深化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持续推进小微危废收运体系建设,切实做好小微产废企业的上门服务和危废收运工作,动态实现“全签约、全纳网、全收运”联合资规部门协调沟通建立苍南县保障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联动协作机制,共同发布联动协作机制文件,确保县重点建设用地安全

(三)全力推进美丽示范创建。一是持续推进“无废城市”创建收集汇总全县各部门2023年度“无废城市”创建材料、台账并进行梳理,形成了“无废城市”创建工作报告和技术报告,按时报市级、省级审核督促各乡镇、相关部门做好非正规固废堆放场所的排查和清理,迎接“无废城市”创建省级暗访。二是全力推进沿浦湾美丽海湾建设。目前沿浦湾美丽海湾案例已通过省级评选并入围生态环境部大名单。根据省市评审及专家反馈意见,持续协调沿浦镇及资规等部门开展沿浦养殖围塘周围互花米草清理,完成红树林区域互花米草的清理确保国家海洋中心来复核前,完成湾区互花米草清理。同时根据《美丽海湾建设评价方法》中特色指标的设置,积极完善沿浦湾保育型特色指标台账的梳理。

二、存在问题

一是大气环境形势严峻。今年以来,我县环境空气质量形势较为严峻,截至目前,PM2.5平均浓度27.7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97.0%,虽然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好转,但距离考核目标(PM2.5平均浓度23.0微克/立方米以下,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97.4%以上)还有较大距离,形势不容乐观,任务十分艰巨。二是河道断面水质还不够稳定上半年,我县朱家闸钱库中平桥等断面水质未达Ⅲ类,金乡未达Ⅳ类,与市局要求县控及以上除金乡外全部达到Ⅲ类考核目标仍有较大差距。江南片(金乡、钱库、宜山、望里、炎亭)污水管网基础设施不完善,六小行业监管不到位,长效运维未真正实现全覆盖,城区河道依然出现阶段性、季节性返黑返臭。三是生态满意度提升难度大。根据上级要求,今年满意度目标为得分排名双提升。但是,目前满意度宣传以官方为主,相较于民间部分关注度较高的平台账号等载体,受众有限且关注量不高。同时,上级相关部门多次要求不要进行结果导向性宣传,导致宣传难度增大。

三、下半年工作思路

(一)全力推进央督反馈问题整改一是制定完善整改方案。针对炎亭新兴矿区生态环境治理工程等3个下沉具体问题、“温州市海洋生态保护不力,在红树林保护、用海用岛、海洋特别保护区保护等方面违法违规问题”等4个浙江省负面典型案例、苍南县沿浦湾海洋生态红线内现有海水养殖及大渔湾海水养殖问题等2个资料调阅有关问题及赤溪镇园林溪边的非法畜禽养殖场的污水直排污染环境问题等16个信访件,进一完善整改措施,明确整改目标、整改时限、责任单位及责任人。二是全力开展举一反三。督促问题的属地乡镇、牵头部门要以交办问题为切入点,加强横向协调和纵向对接,在举一反三排查过程中发现属于其他部门的问题,要及时移交解决;对涉及多部门、跨领域的问题,要实行管理联抓、问题联治、信息联通,强化综合治理,形成工作合力,压推进举一反三问题整改。三是深入推进发现问题整改到位。针对督察组交办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持续加大题清零工作,确保整改工作能达序时进度。对进展滞后的个别问题,要求各责任单位务必要成立工作专班加速推进,确保在整改期限内完成整改,绝不能出现整改滞后问题。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定期开展“回头看”,务求整改一个问题、堵塞一批漏洞、完善一套制度

(二)深入推进污染防治问题整改攻坚。一是紧盯考核指标,加强断面水质管理分析,精准开展污染排查整治。朱家闸断面水质争取尽快达到年度考核目标。积极谋划申报中央水污染防治资金开展横阳支江流域生态修复。省控断面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保持100%,县控及以上断面争取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达100%,I-类水比例达92.3%。二是有序推进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汇总苍南县各乡镇对于入河排污口核查的反馈意见,对存疑排口开展补充监测溯源并查漏补缺。持续完善入河排污口排口清单内容,确保清单内容准确无误。于2024年底前,基本完成横阳支江干流和晴天排水的城镇雨洪排口整治。三是强化大气面源综合治理。深化臭氧污染防治,夯实移动源联防联控,做好燃气锅炉低氮燃烧改造工作长效化开展露天焚烧高空瞭望监控,出台《苍南县秸秆禁烧长效管控工作方案》,切实明确各职能部门工作职责,构建秸秆焚烧“30分钟闭环”高效处置机制,逐步实现监控点位全覆盖。强化收割季秸秆禁烧专项巡查,联同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县农业农村局开展动态督导,实时与村社联动,及时发现和处置火点;开展扬尘源污染治理,严格落实建筑工地、道路施工工地“七个百分百”扬尘污染长效防控措施。

持续提升服务水平优化营商环境。一是坚守环境底线推进环评改革。持续推进“三线一”动态更新工作,根据《浙江省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动态更新方案》,针对我县实际情况和发展要求,优化完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严格把控建设项目环境准入关,充分运用技术评估手段等优先保证重大项目、敏感项目环评可靠性。继续实施建设项目环评“多评合一”、“区域环评+环境标准”改革扩面等改革,着力压缩企业办理环保许可时间,进一步加快项目建设、投产进程,推进环评审批、排污许可改革新模式。针对三澳基地配套项目(非放射性项目),保持与建设单位的沟通、对接,开通环评报批绿色通道,助推后期相关项目顺利落地。针对县域内海水养殖业,计划按区块开展相关环评审批,着力补齐企业环保审批短板,解决相关行业环保合法性的历史遗留问题。二是加强排污许可动态管理和证后质量管控。根据生态环境部《关于加强排污许可执法监管的指导意见》及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开展排污许可“三强化、三提升”行动的通知》等文件要求,按照时间节点,按时完成问题排污许可证整改变更工作(第四批至第六批),进一步增强企业“持证排污”、“按证排污”主体责任意识,提升排污许可质量,提高证后监管效率,发挥“一证式”管理效果。 三是创新环境监管执法模式以综合查一次为载体,构建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环境污染问题发现机制,显著提升社会化、智能化、专业化的环境污染问题发现能力,构建以污染源自动在线监控为基础,以工况监控等为补充的在线监控体系减少现场执法频次,切实提升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