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1008003009024/2024-91202 | ||
组配分类 | 计划总结 | 发布机构 | 县林业事业发展中心 |
生成日期 | 2024-03-05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在苍南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县林业中心勇挑重担、砥砺前行,认真贯彻县第十次党代会、县委十届三次、四次全会精神,围绕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县域样板,奋力推进林业工作迈上新台阶,林业生态建设取得重要成果,林业产业发展取得重要进展,林业服务乡村振兴作出重要贡献。
一、2023年工作总结
(一)突出党建引领,激发干事创业活力
主题教育入脑入心。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高标准严要求推进主题教育,积极征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关书目210册,组织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6次,其中集体学习研讨9次。
基层党建走深走实。严格规范党内组织生活,认真执行“三会一课”制度,积极开展“主题党日”活动12次、红色教育2次、廉政活动1次、谈心谈话26人,开展普通党员微党课轮值活动,上微党课16人次。
使命担当见行见效。深化“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活动,总支书记领办完成优化营商环境项目,下属党支部领办完成民生实事1件,累计志愿服务时长5047.6小时。开展“助推共富日 红动苍南行”日做活动12次,参与创建文明城市活动9次。
(二)突出全域增绿,实现生态美丽蝶变
绿化美化扮靓风貌。大力实施千万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持续推进增绿补绿,完成迹地更新1717亩、战略储备林3500亩、健康森林33000亩、美丽生态廊道4544亩(其中珍贵彩色森林1180亩、省林业重点工程168金色海岸线基干林带保护修复建设3364亩)。积极开展退化林修复本底评估,针对浙江省出台的九大类退化林,完成图斑的内业审核和外业核查14.5万亩。
森林城市卓有成效。深入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完成“森林网络、森林健康、生态福利、生态文化、组织管理”五大体系重点建设工程106个,其中完成城区萧江塘河南岸景观绿化、绿色产业生态园等公园绿地10公顷、乡镇公园绿地5公顷、新建或提升乡镇街道绿化10条、村庄绿化10公顷。做好申报前期准备,对建设任务进行调整,并以县政府名义报送至省林业局。开展主题宣传活动3次,宣传动员1万余人,国家森林城市指标全部达标,形成“人人都是创森践行者”的浓厚氛围,助力实现美丽苍南“五城联创”。
和美乡村持续升级。厚植生态底色,坚持适地、适景、适树原则,新植以珍贵树、乡土树为主的绿化美化树种,不断提升村域绿化率和绿化品质,创成“一村万树”示范村2个、景观绿化示范村15个。
林业碳汇开好先局。一是成功申报全省林业增汇试点县,以巩固和增强森林系统碳汇能力为目标,深入开展碳汇经营,完成油茶碳汇造林4712亩、红树林增汇修复1661亩、造林碳汇交易储备10624亩、森林(竹林)经营碳汇交易储备15005亩、竹木产品加工储备10万余株。二是深入推进林业碳汇先行基地建设,持续开展森林生态系统提升、林业碳汇科普宣传,完成林业碳汇先行基地基线调查,为碳汇计量和交易提供数据基础,加快向“浙江服务双碳新标杆”迈进。
(三)突出身边护绿,构建生态安全格局
森林病虫害防治走在前列。全县完成各类森林病虫害防治作业面积共计7.17万亩,其中:松材线虫病防治4.17万亩、清理疫木1.8万株、打孔注药保护健康松树8.7万株;柳杉毛虫防治2万亩、樟萤叶甲防治1万亩。2023年度松材线虫病疫情除治面积位列全市第二,提前完成省市下达年度任务3.47万亩。开展松材线虫病全年常态化“即现即清”工作,完成疫木日常清理2600株。完成2023年松材线虫病疫情秋季普查,根据普查结果,全县发生面积较去年同比下降11.78%;病死松树较去年同比下降58.2%。
森林防火全面落实。一是夯实防火责任,强化落实森林防火工作责任制,持续开展护林员上山巡防,节假日及重要时间段加强入山人员、车辆的检查登记,林区继续保持“零火情”。二是强化宣传管控,利用LED显示屏开展防火宣传,依托语音提示器对游客进行提醒,加强防火管控。开展森林防火“敲门行动”,组织工作人员进入林区毗邻村社入户宣传300余户。三是完善基础设施,完成玉苍林区七百步山塘加固、水鸭湖“引水上山”工程、岭东管护房重建工程,新建生物防火隔离带19公里,维护森林巡防步道17公里,玉苍林区森林防火预警监控系统建设完成并投入运行。
(四)突出产业兴绿,绘就共富动人画卷
富民产业高效发展。注重发挥林业综合效益,大力发展林业特色产业,探索生态价值实现和林农增收新形式。一是产业规划方面,出台《苍南县林业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22—2035年)》,开发建设苍南林业产业数字化平台并投入应用。二是油茶产业方面,完成省级油茶保供任务7412亩,其中:油茶新造林4712亩、油茶低产林改造2700亩。完成县级油茶幼林抚育4805亩,完成政策性油茶热带气旋风力气象指数保险5000亩、油茶政策性综合保险面积23501亩。三是林下经济方面,扎实开展“千村万元”林下经济增收帮扶工程,落实建设任务3个,建设面积909亩。
重大项目稳步推进。一是林共体项目,以矾山镇为建设主体,创新融合“自然保护地+林业”,完成省首个以自然保护地为主题的林共体方案申报和评审工作。二是国储林项目,学习考察周边县市区国储林建设的成功做法,对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苍南支行、省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开展国储林项目调研、林地资源调查等前期工作。
(五)突出心中播绿,打响人文森林品牌
生态文化蓬勃发展。一是积极开展古树名木保护,打造古树名木主题公园。南宋镇南宋村香樟、马站镇桥头村无柄小叶榕、赤溪镇南行村无柄小叶榕等3个古树文化公园成功入选第一批“浙江省古树文化公园”认定名单。大力开展古树抢救复壮,完成古树和后备古树病虫害防治1000株、古树抢救复壮12株。二是深化生态文化宣传,组织开展“我为亚运种棵树”系列活动,着力推广“浙里种树”,组织活动100余次,参与人数1.5万余人,种下各类苗木4.95万株,推动全社会绿色低碳生活方式转型。
森林品牌更加响亮。积极开展人文林业品牌创建,申报完成凤阳畲族乡鹤山村省级森林人家、莒溪镇坳下村、马站镇草屿村等2个森林氧吧、莒溪镇天井村省级生态文化基地、桥墩镇碗窑村全国生态文化村建设先进经验推荐村。组织2家林业企业参加中国(杭州)森林食品交易会,获产品金奖2个;组织7家企业参加第16届义乌国际森林食品博览会。苍南华玉山野油茶有限公司“玉苍”牌油茶籽油获“浙山珍”公用品牌认定。
二、2024年工作思路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切实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导实践、推进工作,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作出林业更大的贡献。
(一)做好“绿色低碳”基础题,打造生态宜居家园
科学推进国土绿化美化。推动国土绿化向数量质量效益并进转型,大力实施千万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建设珍贵彩色森林5000亩、火烧迹地更新复绿500亩、人工造林500亩。完成2024至2030年退化林本底评估,按照国家局、省局部署,开展为期7年的退化林修复工作。完善苍南县林木种质资源库的基础建设和抚育管护,铺设灌溉管道,修建硬化路面1.39km;高效抚育现有种质资源,争取引种南亚热带优良种质资源20份以上,争创获批省级林业种质资源库。持续推进省级林业重点工程苍南县168金色海岸线基干林带保护修复项目抚育管理。持续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创成省级一村万树示范村2个。开展健康促进机关创建工作。
深化林业固碳增汇建设。以“碳汇项目开发+科普”为途径,持续开展7大重点项目建设,探究多部门联动、企业、社会成员参与的林业碳汇新局面;积极开展林业碳汇科普讲座,创新推广“浙里种树”平台,以碳积分抵消生活碳足迹,为实现全民参与林业碳汇注入动力。
(二)做好“灾害防控”必答题,筑牢森林安全屏障
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强化森林灾害防控,打好2024年松材线虫病防治攻坚战,计划今冬明春实施松树打孔注药15万瓶,高质量完成松材线虫病疫木除治面积3.07万亩、疫木除治清理7300株。高标准做好柳杉毛虫、樟萤叶甲等类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加强美国白蛾、红火蚁等类林业有害生物监测。建设古树名木文化公园1个,抢救修复古树名木10株。
提升防火综合能力。扎实推进森林防火五大能力建设,启动县林场大石林区、石竹岙林区、白云林区森林防火监控预警系统,提升生物防火林带8公里。全力抓好森林防火工作,有效防范化解森林火灾和安全生产风险隐患。
(三)做好“兴林富民”综合题,探索两山转化途径
释放国家储备林发展动能。围绕“为国储材、为民储财”的核心宗旨,大力实施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完成国储林项目申报,开展山林流转政策调研制定,建设营造林工程、营造林配套工程和植物园森林康养三大项目,统筹实施集约人工林栽培、现有林改培、中幼林抚育、168黄金海岸带景观林建设、木本油料林建设、林下经济建设等特色化、立体式经营,精准提升森林质量,持续增强森林储碳释氧能力,推进三产融合发展。
提升油茶保供生产效能。做优做强油茶产业,完成油茶保供生产任务,其中新造林4712亩、低产林改造3870亩,不断促进林农增收致富。持续做好政策性油茶热带气旋风力气象指数保险、油茶综合保险等工作,提高广大林农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能力。
挖掘林业产业发展潜能。持续推进林业数字化改革,通过林业产业数字化平台,实现林业资源数据的统一归集和数字化管理;引导传统林业产业与数字化链接,推动林业产业参与者积极向数字化转型。进一步优化林业产业结构,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依据苍南县林业产业中长期产业规划,培育省级林下道地中药材基地1个、省级龙头企业1家。大力实施“千村万元”林下经济增收帮扶工程,落实建设任务3个,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林农增收。
苍南县林业事业发展中心
2023年1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