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的痛风都是吃出来的?9大类食物中这些千万别吃!官方指南请查收

  • 发布日期:2024-03-01
  • 浏览次数:
  • 来源:苍南县卫健局
  • 字体:[ ]
高尿酸血症,是除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外的“第四高”,当下也困扰着不少人,也是痛风发病的基础。


在既往媒体报道中,有不少人因为吃完某些食物后突发痛风。比如,五一假期在南京吃了不少烧烤和盐水鸭后,痛风发作的。

还有春节期间吃羊肉进补,吃出了急性痛风的。


鸡蛋的蛋白、牛奶等嘌呤含量较低,可安心食用。虽然大豆嘌呤含量略高于瘦肉和鱼类,但植物性食物中的嘌呤人体利用率低,豆腐、豆干等豆制品在加工后嘌呤含量有所降低,可适量食用。
2.蔬奶充足,限制果糖
建议每天多食新鲜蔬菜,推荐每天摄入不少于500克,深色蔬菜(如紫甘蓝、胡萝卜)应当占一半以上。其中的维生素、植物化学物等营养成分可促进肾脏尿酸排泄,起到降低尿酸的作用。
乳蛋白是优质蛋白的重要来源,可以促进尿酸排泄,鼓励每天摄入300毫升以上或相当量的奶及奶制品。
果糖具有潜在诱发尿酸水平升高的作用,应限制果糖含量较高的食品,如含糖饮料、鲜榨果汁、果葡糖浆、果脯蜜饯等。
每天水果摄入量200~350克。尽管水果中含有果糖,但水果中的维生素C、黄酮、多酚、钾、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可改变果糖对尿酸的影响作用,因此水果的摄入量与痛风无显著相关性。
3.足量饮水,限制饮酒
定时、规律性饮水可促进尿酸排泄。高尿酸血症与痛风人群,在心、肾功能正常情况下应当足量饮水,每天建议2000~3000毫升。
优选白水,也可饮用柠檬水、淡茶、无糖咖啡及苏打水,但应避免过量饮用浓茶、浓咖啡等,避免饮用生冷饮品。
饮酒会增加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风险。酒精的代谢会影响嘌呤的释放并促使尿酸生成增加,酒精还导致血清乳酸升高,从而减少尿酸排泄。
4.科学烹饪,少食生冷
少盐少油、减少调味品、清淡膳食有助于控制或降低血尿酸水平。像腊制、腌制或熏制的肉类,其嘌呤、盐分含量高,要少吃或不吃。
经常食用生冷食品如冰激凌、生冷海鲜等容易损伤脾胃功能,同时可导致尿酸盐结晶析出增加,诱使痛风发作。
5.吃动平衡,健康体重
超重肥胖会增加高尿酸血症人群发生痛风的风险,减轻体重可显著降低血尿酸水平。18岁至64岁成年人健康体重的体重指数(BMI)适宜范围为18.5~23.9千克/平方米,65 岁及以上老年人为20.0~26.9千克/平方米。
养成规律、适量运动的习惯是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有效防治措施之一。建议有氧运动以每周4~5 次、每次30~60分钟为宜,循序渐进。
6.辨证辨体,因人施膳
痛风食养关键在于调理脾胃,推荐食用白扁豆、玉米须、麦芽、山药、芡实、大枣、橘皮、山楂、五指毛桃、茯苓等。脾主肌肉,选择和缓、少量、持续的运动方式,可以使筋骨舒展,脾胃得健。
可结合患者的体质特征和临床症状,根据常见中医证型,如湿浊证、湿热证、痰瘀证,遵医嘱合理膳食。
7.因地因时,择膳相宜
(1)因地制宜,改善饮食。比如,沿海地区食材丰富,有长期食用海产品习惯,部分地区有以高嘌呤食材为主的煲汤习惯;内陆地区常吃畜禽肉和淡水鱼虾,蔬果类食物摄入相对较低;高原地区常吃青稞、酥油、牛羊肉,蔬菜水果及饮水量较少。要注意改善。


(2)因时制宜,分季调理。春季养肝,起居应夜卧早起,适寒温,膳食清淡、爽口,以每天所需能量为基础摄入碳水化合物,多吃含有丰富维生素、膳食纤维的蔬菜和水果。
夏季暑热,食物以清淡、营养丰富、易消化为好,推荐吃丝瓜、冬瓜等,少吃海鲜、动物内脏、畜肉,少吃生冷。
秋季暑气渐消,燥气当道,起居应早卧早起,情志上要安定平和,少吃鱼、虾、螃蟹,推荐吃莲子、莲藕、荸荠、百合等甘凉、生津、润燥之品。
冬季温补,起居应早卧晚起,居处宜保暖,注意御寒,膳食上控制火锅、烤串、肉汤等摄入。

哪些是高嘌呤食物要少吃?

3张表全面总结!

1. 9大类食物中这些千万别吃

2.多以低嘌呤膳食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