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1008003009073/2024-99899 | ||
组配分类 | 计划总结 | 发布机构 | 苍南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生成日期 | 2024-03-01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思路
苍南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更是苍南奋进“两个先行”,奋战“五个迈进”的关键之年。回顾这一年,面对形势复杂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全系统干部职工紧紧围绕三个“一号工程”、“十项重大工程”决策部署,锚定“奋战1168、奋进2023”工作主线,紧扣“党建引领、勇争一流”工作目标,在“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新征程中克难奋进、奋楫争先,交出了一份“亮眼”的高分报表。
一、2023年工作成效
(一)聚焦科学统筹,规划体系不断完善。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为统领,统筹各级各类空间规划。高效率推进总体规划报批工作。根据三区三线划定成果,加快苍南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报批工作,目前《苍南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方案已报省政府审查。高质量开展控规村规等编审工作。已完成苍南县现行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村庄规划实施评估和单元分区工作。完成控规项目审查15个、编制“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34个,为我县乡村振兴、各大项目实施提供规划依据。
(二)聚力项目攻坚,要素保障精准高效。聚力项目攻坚,要素保障精准高效。重点指标保障有力。截至目前,全县完成“批而未供”土地清理2066亩(完成率147.57%),排名全市第3;完成工业用地(用海)保障1468亩(完成率209.69%),排名全市第1;完成低效用地再开发1478亩(完成率209.69%),排名全市第1;完成工业用地供应751亩(完成率187.75%),排名全市第1;完成盘活存量884亩(完成率117.88%),排名全市第8;共出让地块44宗,预计出让金33.38亿元(其中已出让38宗,出让金31.02亿元;在招拍挂6宗,预计出让金2.368亿元)。重点项目服务有成。围绕全县“双月攻坚”60个重点建设项目,组建业务保障专班,建立“每日一小结、一周两会商”和“小事不过夜,大事不过周”的工作机制。截至目前,48宗土地征收项目(项目征收共涉及22个村、1358余户、200余间房屋、土地约1500亩),除1宗未纳入成片开发外(已列入第二批成片开发方案上报),已完成征收项目9宗,剩余38宗已全部发布二公告(其中30宗已发布三公告),有力保障了全县重点项目和民生项目落地。重点试点先行有为。高标准推进跨乡镇土地综合整治试点,目前已完成8个村的村庄规划,出台专项配套激励政策,并选取4个先行先试村,完成房屋签约1831间(其中正式签约1035间),有序拆除房屋224间、违章工业用房87间(约1.5万平米)。
(三)聚能绿色发展,生态建设成效显著。“蓝色海湾”行动生态“变现”。圆满收官“蓝色海湾”三年整治行动,打造红树林“北进桥头堡”的做法被评为自然资源部2023年海洋生态保护修复九大典型案例之一(全市唯一),现有红树林种植面积超1600亩,占全省红树林面积四分之一,同时,积极探索生态价值转化路径,成功争取并承办浙江省第15个世界海洋日主场活动暨首单红树林蓝碳交易启动仪式,完成了浙江省首宗红树林蓝碳交易,为生态价值“变现”、服务“双碳”目标提供新的苍南实践;苍南县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成功入选2024年全国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全市唯一),继2020年后第二次获得国家“蓝色海湾”中央三亿奖补,全国“模范生”再获“奖学金”。废弃矿山修复提前“收官”。已提前完成废弃矿山修复2023年考核任务,完成灵溪镇垟岙废弃矿山市级验收,并有序推进钱库镇林家塔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作。林业建设发展频结“硕果”。完成补充林地超3000亩,全年共追加林地指标330亩,确保全县经济建设使用林地需求;积极争取300万元林业专项资金,支持矾山国家地质公园建设,全部完成“滨海——玉苍山风景名胜区”五大景区详细规划编制和批复,加快推进旅游经济转型升级和跨越式高质量发展,连续两年被推荐为“全省自然保护地保护管理先进集体”。
(四)聚责防治并举,耕地保护严实有力。扛起耕地保护责任。深入推进“田长制”,出台《耕地保护巡查监管工作规程》,构建完成“上下一心、管护一线”的田长组织体系,建立健全巡田、守田、护田奖惩考核机制。强化耕地保护责任考核,1-11月村级田长制巡查、耕地保护巡查员巡查皆排全市第一。完善自然资源执法督察体系。以督察整改为契机,建立县级自然资源总督察体系,会同县纪委、县农业农村局建立协同工作机制,拟定《关于建立监督执纪执法与自然资源执法监察协作配合工作机制的通知》,以联合抽查、常态化联络制度顺畅线索移送渠道。截至目前,我县“零新增”的处置率的排名已从全市后三逆袭至全市第一,全力实现自然资源督察和违法占耕“零新增”;苍南县2021年耕保督察核销销号进度排名全市第一,2022年和2023年自然资源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图斑共75宗,已整改到位69宗,整改率92%,剩余6宗问题皆为交通项目,正在进行永农补划,预计12月底前全部完成整改;持续开展自然资源巡查2013次,出动人员3974人次,发现违法行为67起,其中土地违法33起、矿产违法13起、林业违法19起。将耕地保护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监督管理延伸到“最后一公里”。
(五)聚势改革提升,服务创新提质增效。创新不动产登记改革。创新林权抵押改革,办理林权不动产抵押登记业务,为林农生产创业提供重要金融支持;推出“竣工即领证+融资增值服务”,同步颁发不动产权证书和抵押不动产登记证明,已为5家企业节约融资成本600多万,大大提升企业办证与融资便利度,该举措获杨胜杰副市长批示肯定。2023年,全县已办理线上“不见面”登记业务39199件,减少纸质材料16万余份,减少群众跑腿8万多趟,办事便利度大幅提升。探索老旧工业园区改造。探索“工业上楼”,破解工业用地存量不足瓶颈,以政企联合统招统租等“工改”模式加快低效用地盘活进程,今年以来完成改造提升13家,整体平均容积率从0.65提升至3.12,通过“向天借地”实现了老土地换“新装”,有力助推营商环境优化。
(六)聚心民生保障,安全维稳筑牢屏障。完善自然资源防灾体系。通过人防+物防+技防”建立健全森林防火、地灾防治等自然资源灾害风险管控机制。今年以来,共完成10.125公里森林防火应急通道,抚育19.5公里森林防火生物隔离带,共排查森林安全隐患126处,整改率100%;排查地质灾害隐患7轮,19378点次,处置各类地灾预警4723次,并完成4个乡镇1:2000地质灾害风险调查项目成果验收。今年第五号台风“杜苏芮”防御过程中,在市局坚强领导下,实现了人员零伤亡、指挥零失误、应对零差错,取得今年防台首战胜利。其中“7.26”莒溪镇大坪村滑坡避险入选自然资源部7月全国地质灾害成功避险典型案例。扎实做好信访维稳工作。全面完成国家和省级交办信访积案35件,事权按期化解率达100%,省厅、市局交办的86件信访积案,均已攻坚化解“清零”;2023年以来共收到来信、来访、网信121件,均已按时予以调查回复,按期办理率100%;收到12345政务热线302件,均已按时给予调查回复,按期办理率和按时办结率均达到100%。
二、2024年工作思路
2024年我们将紧紧围绕市局各项决策部署,继续坚持“严守资源安全底线、优化国土空间格局、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维护资源资产权益”这一主线,以“促发展、提生态、增效益、优服务、惠民生”为目标,切实当好“四种角色”,持续推动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坚持以保障为要,当好城乡发展的主推手。绘好空间蓝图。逐步推进乡镇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按省市要求的时间节点完成报批工作;配合跨乡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加快编制多规合一村庄规划;同时,有序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加快推进县城有机更新专项规划编制,做好城市设计,针对老镇区、工业区、新区等不同空间开展针对性的更新工作,实现城市更高质量发展。抓好要素支撑。贯彻“要素跟着项目走”导向,切实要加强项目前期工作,积极申报省重点项目,争取省预留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省重大产业项目奖励指标。持续推进苍南3号、5号、6号、2号二期、1号二期海上风电海域出让工作。完成甬台温高速复线扩建、S219省道、核电二期等重大项目用地报批;同时,加大批而未供土地盘活利用和闲置土地清查处置力度,2024年计划消化“批而未供”土地1400亩,完成旱改水1100亩,新增耕地500亩,力争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3500亩。抢抓试点红利。牢牢把握我市全国低效用地再开发的试点红利,依据苍南土地资源,找准政策红利,研究制定1+3实施方案(即《苍南县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及灵溪镇、金乡镇、钱库镇等3镇《实施方案》),编制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专项规划,并研究制定苍南的试点工作实施意见,出台切合苍南实际的配套政策措施,全年争取完成低效用地再开发500亩以上。推进做地出让。深化做地储备出让一体联动管理,统筹谋划做地出让400亩以上,不断完善出让计划预备库清单,为后续市场复苏做好优地储备,争取赢得主动。
(二)坚持以保护为先,当好自然资源的大管家。严守耕地红线。以田长制为抓手,强化耕地保护责任考核,坚持新建和改造提升并重,切实扛起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的政治责任。严格规范耕地占补平衡,把握省厅改革要求,调整完善占补平衡管理方式、质量验收、补偿激励,扎实推进占补平衡制度改革落地见效。推动“存量换增量”,积极探索创新盘活低效用地试点政策,从源头上减少对耕地的占用。坚持“量质并举”。深入挖掘多田套合潜力,与农业农村部门建立联动机制,通过建立永久基本农田连片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一张图”,做到“两田”应纳尽纳,探索多田套合率提升路径。大力推进苍南县首个万亩方项目,通过工程统一进行整理、修缮将金乡镇夏八美等81村永久基本农田进行集中连片整治(项目总面积36746.54亩,其中连片耕地面积25880.20亩),破解耕地碎片化,推动小田变大田。启动全县耕地布局优化。按照“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原则,筛选易于实施的约325亩林地地块开展“林耕置换”方案编制并积极申报试点,逐步推进“耕地下山、林地上山”推动耕地和林地集中连片。强化铁腕执法。加大对山水林田湖海草等自然资源的执法监管,开展铁腕行动、铁拳整治、铁面执法;利用好自然资源督察利剑,强化督察结果应用,用好约谈、问责等机制,推动各项制度刚性落地。同时,加大整改力度,严把整改质量,有效推动各项自然资源督察问题“清零”。夯实安全防线。抓实抓地灾防治和森林防火工作,加强宣传培训及队伍建设,强化风险排查,做好预警信息发布工作,持续推进各类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解决“防灾”最后一公里问题。
(三)坚持以提质为上,当好绿色发展的主力军。高质量推进土地综合整治。锚定打造“省域样板”目标不动摇,持续聚焦”三整治一修复“,攻坚清零8个先行村房屋签约拆除,新增谋划启动整治村不少于16个,完成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2000亩、旱改水提升100亩、建设用地复垦750亩、低效用地整治550亩,加快推进县城东扩区安置点、宜山东跳镇级安置点、望里北岙产业园区等重点保障性项目,力争农历年内开工,2024年底完成主体项目建设。谱写绿色发展篇章。贯彻好绿色发展理念,推进增绿护绿,严格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加强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开展新一轮补充林地库建设管理,再储备林地资源2000亩以上,开展《苍南县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21-2035年)》编制,为林地保护利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走好生态修复道路。高标准启动国家级蓝色海湾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实施红树林湿地生态修复、砂砾滩整治修复、绿道植被修复及海岸数字化生态保护管理平台建设等三大工程,计划2024年完成各子工程前期工作咨询、工程设计以及各子工程施工招投标等工作;完成沿浦湾、赤溪湾宜林生境整治90公顷,红树林种植54公顷,改善滨海生态环境,提高生态减灾能力,力争打造具有苍南特色的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标志性成果。
(四)坚持以干部为基,当好人民至上的践行者。推进“三大重塑”。加快从技术政策型干部向复合型干部重塑;从专业部门向综合部门重塑;从规划编制、政策支撑向要素保障、智库决策重塑,三大重塑;加强队伍建设。坚持抓人促事,健全落实干部能上能下、容错纠错、政治监督机制,通过全员绩效考核,以干部的“德、能、勤、绩、廉”作为选拔干部的评价标准,突出重点考核、过程考核,形成“不待扬鞭自奋蹄”的工作氛围,进一步激发干部干事创业活力,塑造实干担当的资规铁军。筑牢廉洁防线。坚决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不断增强廉政建设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坚决抵制“四风”问题,不断筑牢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底线,推动廉政建设与法治政府建设互促互进,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