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县政府新闻办举行主题新闻系列发布会。望里镇围绕奋力推进“宜商宜居宜创新”工业强镇建设主题,从经济发展、城乡风貌、民生福祉等方面“晒”出亮眼成绩单,并回答记者问。
近年来,在“绿色低碳可循环”经济模式倡导下,该镇不断擦亮“中国清洁用品第一镇”金名片,再生棉纺产业快速发展,全镇共有在册企业1150家,其中有90%以上的企业从事棉纺相关的业务。目前,已初步构建起气流纺纱、宠物玩具、纱绳、洁具、工业用布、纺织机械等六大纺织系列,形成了上游布角料加工——中游气流纺纺织——下游清洁用品、宠物玩具等终端产品的完整产业链。截至今年10月,该镇规上工业总产值达16.39亿元,同比增长11.5%,拥有规上企业55家。
积极探索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新路径,成功获批“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国家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省级第七批内外贸一体化改革试点培育产业基地”。目前已有5项团体标准获批实施,3家企业获得“产品碳足迹证书”,1家企业获得“中国绿色产品认证证书”,产业改革成效显著。
着力突出创新核心地位,打造5000平方米的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产业孵化器,吸引新增入孵15家以上新型技术企业(团队)。鼓励和引导企业开展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三大管理体系认证,并以此为契机推动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今年以来,纳入“小升规”培育企业10家,15家企业纳入提升培育库;完成技改投资5530万元,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6049万元,同比增长35%,创新动能蓬勃强劲。
该镇持续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浃底园下堡园区已步入附属工程施工阶段,苍南立新清洁材料有限公司年产1000万套棉纱拖把头生产线项目、北茶寮智能仓储项目顺利结顶。累计完成老旧工业园区改造40亩,有力保障重点项目和民生项目落地。截至目前,已顺利完成6个地块用地报批工作,加快产业集中集聚。
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锚定“以工兴镇、工贸结合,建设生态宜居、产业引领的商贸特色产业强镇”的发展目标,精心构建“一核、三轴、多片”的总体发展格局,塑造北部S219产业带、南部宜居社区的“北产南居”镇区结构。将跨乡镇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列为全年“一号工程”,全力克难攻坚、狠抓落实,多个项目正通过空间重塑,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美化镇域环境,助推产业转型。
该镇着力构建“1+1+2+N”交通体系,打造交通基础设施“硬联通”,灵炎线至护法寺、宫西大道农村四好公路白改黑提升工程顺利告捷,兴门桥和陇西桥桥梁改建工程已顺利通车,瓦海线、下浃线、燕窠洞通景公路、神山村山区防火道等线路设计工作均已完成,综合交通路网不断完善。
在高质量发展中持续增进民生福祉。该镇不断推进“七优享”服务,积极助力低收入农户发展,已累计帮助80名低收入农户学生获得雨露计划帮扶,12名低收入农户享受到公益性岗位补助。深入实施“助老护老”行动,建设老年食堂并累计提供餐食约3.4万餐次;精心创建2个“福彩暖万家·帮您理银发”公益理发项目点,持续打响幸福颐养品牌。
聚焦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探索引入“文化管家”新模式,迭代推出“礼堂有约”新载体,积极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成功举办第五届乡村振兴“瓯越杯”暨村“BA”篮球赛、《我们的村晚》文艺汇演等一系列活动。此外,持续推进基层应急消防体系建设、消防安全和安全生产百日攻坚行动,让群众获得感更加充实,安全感更可持续。
发布会上,望里镇还就工业产业发展的好做法好经验、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国家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推进成效和下步计划,以及该镇在国土空间规划、土地要素保障、配套项目建设等方面统筹推进问题,回答了记者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