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全年番茄水稻轮作机械化生产 苍南这一生产模式全国推广

  • 发布日期:2024-12-20
  • 浏览次数:
  • 来源:今日苍南
  • 字体:[ ]

近日,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揭晓11项2024年设施种植机械化生产主推模式名单,我县的《浙南钢架大棚番茄—水稻轮作机械化生产模式》成功入选,成为温州市唯一获此殊荣的案例,将在全国进行推广。

浙南钢架大棚番茄—水稻轮作机械化生产模式根据浙南地区的区域特点,以跨度8m的钢架大棚为主要设施类型,采用番茄宽沟窄畦种植和水稻轮作方式,形成全年番茄和水稻的高效水旱轮作机械化生产模式。

浙南地区在设施农业生产中历来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劳动力短缺、生产成本高及土地利用率低等。同时,传统的种植模式对土壤肥力和生态环境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为应对这些挑战,我县结合浙南的地域、气候和农业资源特色,创新性地推出了钢架大棚番茄—水稻轮作机械化生产模式。这种模式旨在通过科学的种植方式、农艺农机的融合以及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目前,该模式在苍南已初显成效。以苍南直勇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为例,基地通过新建适应机械化操作的大棚,引进各类适用农机设备,并与科研院校合作研发可移动运输轨道,实现了显著的生产效益。基地作物实现了 “量、质、价” 齐增,2023年收获水稻122吨,番茄纯收入达430万元,同时该模式还带动了周边种植户进行大棚宜机化改造,灵溪镇2023年共改造番茄大棚1050亩。

对于全国设施农业领域来说,浙南钢架大棚番茄—水稻轮作机械化生产模式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范例,为其他类似地区在探索高效设施农业生产模式、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以及推进机械化应用等方面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样板。同时,该模式展示了如何通过合理的种植方式和农机具配套实现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为全国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了思路。

我县将以此次入选为契机,进一步优化机械化生产模式,加强与各地农业部门、科研机构及企业的交流合作,共同推动农业机械化与智能化发展迈向新高度,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奠定坚实的农业产业基础。同时,将积极向全国推广其在设施种植机械化生产方面的宝贵经验,助力全国农业整体水平的提升与现代化进程的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