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1008003009024/2024-103215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发布机构 县林业事业发展中心
生成日期 2024-12-16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苍南县林业事业发展中心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思路

  • 发布日期:2024-12-16
  • 浏览次数:
  • 来源:苍南县林业事业发展中心办公室
  • 字体:[ ]

根据要求,现将苍南县林业事业发展中心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思路汇报如下: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党建引领,激发干事创业活力

深化“牢记嘱托 不负青山”品牌建设,开展理论中心组专题研讨和集体学习15次组建青年宣讲团队,“献礼新中国成立七十五周年”“国旗飘扬、强国有我”“忠诚、干净、担当”等主题宣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党组书记牵头完成“护林员网格化管理”领办项目,制度化筑牢安全防线。林业中心支部和矾山镇三合新村党支部联建,送政策、送技术、送服务到山头地块,实现党建引领,村集体和林农共同富裕挂钩村社开展点单式服务12次,推动党员积极服务村社、融入网格。

(二)“增绿”有质,构建绿色生态屏障

绿色生态显著提升。坚持森林扩面提质增汇一体推进,不断提升国土绿化美化水平,实施新增百万亩国土绿化抚育管护1.5万亩开展千万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完成珍贵彩色森林3019亩、人工造林483退化林修复3796亩。推进马站镇林木种质资源库建设,引种南亚热带黄檀属优良种质20份,共保存种质831份,制作植物标本220份、木材标本2份抚育管护面积420,由省林业局授牌认定为省级林木种质资源库温州市东南沿海特色植物公共种质资源库。积极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建成景观绿化示范村2个。广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推广使用“浙里种树”智慧平台,向乡镇及村居赠送苗木3000余株。玉苍山国家森林公园获评省级“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成为绿色发展与公众参与典范。

林业碳汇建设深入推进。持续开展林业增汇试点县建设,完成油茶碳汇造林1093亩、造林碳汇交易项目储备6684亩、森林(竹林)经营碳汇交易项目储备7958亩、竹木原材料加工10.9万株,奠定未来碳交易市场基础。开展竹木产品碳标签核证,引领林产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化,产品数量位居全市第一。推进固碳树种筛选,在全市率先确定枫杨、青冈、木荷、苦槠、桉树等5类高固碳树种,为碳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科学依据。

(三)“护绿”有效,扎牢生态安全根基

病虫害防治有序开展。通过实施松材线虫病“集中清理”和“即现即清”行动,完成疫木除治面积3.65万亩,完成率118.98%;疫木清理株数1.0724万株,完成率146.9%,防治成效进一步加强,目前已有13个村实现无疫情村认定。同时,开展松树打孔注药15万瓶,有效保护健康存活松树11.3万株。完成柳杉毛虫、樟萤叶甲等类其他病虫害防治0.9万亩。推进古树名木“一树一策”保护修复,完成古树名木病虫害防治486株,抢救复壮3株。

全国国有林场试点成功入选。苍南县林场探索构建服务集体林权改革新模式成功申报全国国有林场试点,系全市唯一并上报市改革办。推动场苗融合发展,启动温州市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库建设,打造集种质资源保护、生态旅游等为一体的综合性示范基地;实施场村共建行动,完成玉苍林区至灵溪镇玉泉村道路优化提升,促进生态安全保障和乡村振兴融合发展开展科学森林经营,实施可持续经营1000亩,彩色森林建设2200亩,增加森林稳定性、增强生物多样性、增添景观优质性,服务森林旅游。

筑牢森林防火安全屏障。完善护林员管理办法,建立健全森林火灾隐患治理闭环制度,实行护林员资源管护网格化管理,落实常态化巡查和隐患排查。编制《玉苍山国家森林公园防灭火一体化建设方案》,完成玉苍林区森林灭火装备库改造提升,补充森林消防装备10余万元完成白云林区地质灾害治理,实施重点区域林下植被清理和生物隔离带抚育21公里新增语音提示器24个。

(四)“用绿”有计,激发生态富民动能

强村富民产业蓬勃发展。立足绿色发展与经济发展相结合战略,积极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助力“林业增效、林农增收”。持续推进油茶保供生产,完成油茶保供6402亩,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开展油茶风力气象保险,为农户争取理赔123.4292万元,提高农户抵御自然风险能力。不断释放产业规模示范效应,深入实施“千村万元”林下经济增收帮扶工程4个,开展林下种植养殖共1268亩矾山镇成功入选2025年省级林业共同富裕综合体,获取省级专项资金1000万,助力油茶产业三产融合。苍南县《“千村万元”产业赋能 跑出林业共富“加速度”》入选浙江林业推进共同富裕十大典型案例名单系全市唯一探索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向省林业局申报林下空间收益权试点,完成林业强村富民集成改革应用场景商品林经营权流转11765.39亩。

科技强林行动有力有效。围绕科技强林、机械强林“双强”行动,实施林业创新驱动发展策略,为促进林农收入持续增长开辟新路径。探索高效复合林下经济发展经营模式,毛竹林下中药材复合经营入选2024年温州市林业主推模式。开展林业科技推广服务,成功申报毛竹林下条带中草药高效栽培中央财政推广项目,开展省政协“送科技下乡”活动积极组织浙江华宇药业和长生老号等企业参加第17届中国义乌国际森林产品“线上+线下”博览会,荣获产品金奖1个和优质奖2个,有力打响我县森林产品品牌知名度。新增浙江长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省级林业龙头企业1家和省、市级林业乡土专家4名。

二、2025年工作思路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坚决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决策部署,深化林业改革创新,加速推进林业试点任务建设,努力为全国林业共富提供苍南经验。

(一)聚焦科学育林,构建林业生态美丽格局

推进森林生态系统修复。根据《浙江省美丽林相提升行动方案(2025-2030年)》文件,落实省委主要领导在省级总河长总林长会议上关于林相提升的指示要求,开展美丽林相改造提升5000亩。深入推进森林资源稳绿复绿,实施迹地更新1000亩。围绕生态系统固碳增汇,探索推进CCER林业碳汇交易机制,完成林业增汇试点县验收,力争提炼可推广、可复制试点成果。积极申报全国林草科普基地,发挥省级林木种质资源库的科普教育作用。

深化全国国有林场试点建设。服务集体林权改革,提升森林质量和生态保护修复能力、创新经营管理体制机制、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强化政策引导和资金投入主动谋划各类资金、积极招引社会资本,健全改革推进落实工作机制,科学制定任务书、路线图和推进表,全力抓好改革任务的组织实施。重点在集体公益林委托国有林场管理、引导集体林地实现适度规模经营、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4个方面深入推动国有林场改革发展,大胆实践探索和试点引领,为全国国有林场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提供模式样板。

(二)聚焦严格护林,健全林业保护监管体系

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强化森林灾害防控,严格执行“510·清干净”除治技术标准,深入推进全方位“清零”行动和疫情全周期闭环化精准管理打好2025年松材线虫病防治攻坚战,完成松材线虫病疫木除治面积2.8万亩,保护健康存活松树7.9万株以上持续做好古树名木保护,推进古树名木文化公园建设。

探索国有智慧林区建设。围绕全国国有林场试点建设,探索智慧林建设。以“技防+人防”代替传统人防,重点加强林场生态资源监测、森林防火、防盗伐管理、巡护管理等建设,开展机巢无人机、森林防火预警系统、森林资源监测系统的建设,打造“空天地”一体化监测管理体系,提升森林险情预防处置、森林管理、林区监测预警等科技手段和实施能力,切实保障林场森林生态资源安全。

(三)聚焦精准用林,拓宽林业强村富民路径

提升林业产业发展效能一是林业经济发展,做优做强油茶产业,推进油茶保供生产任务10783亩不断促进林农增收致富大力实施“千村万元”林下经济增收帮扶工程,落实建设任务6个,建成林药林禽示范基地1800亩二是中医药全产业链打造,围绕中医药全产业示范县目标,建设温州市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库,完成一期建设30亩,引种林下中药材品种近80种,积极打造“浙南药谷”。同时,开展种苗组培、保健产品和林旅融合项目开发,推进林下中药材产业链前延后伸协同发展三是林业共富体建设,积极推进矾山镇林业共同富裕综合体,以油茶三产联动为主链,打造机械化油茶基地、作业便道等基础设施,研发冷榨油茶、化妆品专用油等高附加值产品,新建矾山油茶展馆、油茶康养中心,带动油茶特色的林家乐经济发展。四是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探索搭建一股份两平台,积极引导国有林场参与服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进林下空间收益权。

增强林业重大项目势能。一是推进林业专项债申报,以玉苍山国家森林公园为核心,连接桥墩镇碗窑村,带动周边乡镇绿色项目高质量发展打造苍南县西部绿色发展生态廊道,项目总投资10.66亿二是开展苍南县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为国储材、为民储财”的核心宗旨,推进向上申报并争取通过国储林项目的论证及银行授信三是谋划苍南县168黄金海岸线美丽林相改造提升工程,实施景观林营造与生态系统修复建设,提升环海公路森林景观,构建生态功能齐全、稳定健康的沿海森林群落力争获批省级补助资金1000万元以上。

深挖林旅自然研学潜能依托玉苍山国家森林公园优良的资源优势,探索打造研学基地,实现生态产品价值转换。建设齐全的自然教育相关活动的配套设施,包含有丰富乡土树种标本和乡土中药材标本的生态科普馆等室内场地及户外拓展空间,积极展现森林生态文化,贡献森林生态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