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1008003009045/2023-100089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发布机构 苍南县综合行政执法局
生成日期 2023-11-07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苍南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关于报送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思路的报告

  • 发布日期:2024-11-25
  • 浏览次数:
  • 来源:苍南县综合行政执法局
  • 字体:[ ]

2023年以来,在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的正确指导下,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苍南县综合行政执法局紧扣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两条主线,扎实推进队伍建设,不断提升综合执法水平和城市管理能力,狠抓各项工作落实,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事业再上新台阶

一、2023年工作成效

(一)数字引领,执法改革纵深推进

一是推进一体化改革长效运行。1.大力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全域推进乡镇派驻执法队伍下沉基层、集中办公,形成阵地共建、组织共融、资源共享、社会共治、协同高效、务实为民的“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格局。2.提出“一表统查、一码统管、一专多能”的监管模式,打造“生态海岸监管一件事”。项目获评温州市“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2023年度第一批优秀改革项目。3.组建县行政执法指挥中心,完成“1+8”部门执法人员集中入驻,与县社会治理中心融合办公,初步形成以指挥平台为中枢、横向部门协同和纵向县乡贯通为支撑的整体政府执法监管体系,今年以来,全县共开展跨部门“综合查一次” 2965户次,减少企业干扰数1535次有效减低扰企扰民频率。我县改革综合评价指标一季度全市第3,全省第13;二季度全市第5,全省第55;三季度全市第2,全省第18,综合排名全市前列。

二是推进城市管理智慧运转。1.有效推动省执法监管数字应用平台协同指挥模块使用,协同指挥模块完成联合执法505宗,协查协办27宗,抄告抄送45宗,案件移交111宗,联合会商505宗。2.全力推进“基层智治”四个平台和“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数字监管应用平台融合贯通,今年以来统一指挥派遣案件71起,依托省平台开展执法检查12420次,同比增长61.7%,线上处罚办案6010起,同比增长71.3%3.依托温州市智慧城管平台,对市容、施工管理等问题进行人工巡查、信息采集、限时督办、核实处置情况并形成问题清单,实现城市管理问题“发现-整改-反馈”全流程闭环销号,采集范围由县城区域向其余17个乡镇城区延伸。截至目前,全县累计采集25698件,应处置数29221件,处置数29221件,处置率100%。按期处置数29145件,按期处置率99.74%。应结案数29221件,结案数29218件,结案率99.99%。

三是推进队伍建设不断强化。1.始终坚持执法办案第一要务,今年以来,完成一般程序案件858件,同比上升33%,简易程序案件45215件(其中人行道违停42798件),罚没金额1004万,同比上升20%。全年掌上执法次数1069次,其中即时检查88次专项检查398次双随机检查583次。2.坚持体现干多干少、干好干坏、干快干慢不一样的原则,制定出台全员考绩办法,持续性开展“以考促学、以学促培”、每月集中一天半军事化训练,截至目前,累计开展队列训练100余场次,参训执法人员达3万余人次。3.灵溪、藻溪、矾山等4支综合行政执法中队被评为2022年度市级“三星级中队”,灵溪中队被省综合行政执法指导办评为“枫桥式”综合行政执法中队。

(二)精细管理,县城品质全面提升。

一是全力攻坚市容秩序顽疾。开展以“干净”卫生环境、“整洁”市容市貌、“有序”城市环境三大行动为载体的“创文”百日攻坚行动大练兵,全力以赴做好省文明县创建和获取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资格工作。1.累计处理占道经营、出店经营3807起,清理建筑垃圾清理5100多处43549m³,更换公共厕所基础设施89处、道路基础设施123处;清理小广告76283多处,大型广告6处,电线杆广告2613处,落地展架广告53处,破损店招117个,灯箱广告69个,墙体广告39处,落地飘旗58处,擦亮城市文明底色。2.进一步规范沿街店铺出店经营行为,对流动摊贩开展“地毯式”排摸并登记入册,推广“摊有序”管理模式,整顿摊贩秩序,对流动摊贩进行集中管理,并制定《流动摊贩管理办法》和《流动摊贩积分管理办法》,在县城灵溪设置流动摊贩疏导点位20个,纳管流动摊贩700余家。3.高标准推进城市道路综合整治三年行动,完成人民大道等省级“高品质示范街区”核心主干道路整治提升,实施“停车难”专项整治,通过盘活现有停车资源、新增停车设施、规范停车秩序,有效解决城区“停车难、停车乱”等问题,引导群众规范停车。今年以来,累计施划机动车停车位4709个、非机动车停车位10893个,清理停车位障碍物10075宗、违停执法33764宗、拖离非机动车4000余辆4.持续深化“行走苍南,全员上街”品牌建设,进一步推动城市管理综合服务向社区(村居)延伸,推动城市环境品质和百姓生活品质双提升,助力苍南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建设。今年以来,“行走苍南.全员上街”10万余人次,有效治理了“七乱”现象,改善绿色出行环境和市容秩序。

二是全力开展惠民工程建设。1.全面激活居民住宅小区水设施改造新动能,今年以来,二次供水设施改造签订泵房改造、移交协议共计55个,目前已开工小区18个。改造进度领先,先进模式做法在全市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工作交流会上做经验分享2.着力打造绿化公园和精品花境,对中心湖公园为核心的县城多个公园进行开放式改造。完成上庄街角公园、塘河南岸公园、鸳鸯井公园等8个小公园的新建、提升改造任务,累计投资1880万元,提升改造总面积6.5公顷。3.打好激励关怀帮扶“组合拳”,高标准完成5座环卫爱心驿站建设,使2954名环卫工人受益。

三是全力加强城市安全运行。1.深刻吸取“6.21”银川爆炸事故教训,以高压态势,不断强化隐患排查整改能力,共出动燃气安全执法检查11236次,排查出的一般隐患数量1023个,目前已完成整改1023个,整改完成率100%;同时,持续推进非居民用户燃气泄漏报警器检查和金属波纹管更换工作,截至10月底,非居民燃气用户燃气泄漏报警器覆盖率为100%,管道燃气金属波纹管更换率已达100%,瓶装燃气金属波纹管更换率达98.7%,并对全县61家燃气站点合法性进行排查高标准。2.做好“杜苏芮”“卡努”台风防范应对工作和9月22日极端强降雨和城镇内涝防御工作,完成县城管网维养总长度50公里。疏通检查井1580个,清捞雨篦子2053个,完成井盖、雨篦更换102座,12345县长投诉热线等处理件124件,处置率达到100%。3.严格落实排查、整改、回访“三张清单”制度,开展桥梁常规检测、道路脱空检测工作,完成4.08公里道路起伏不平整治理,5座桥头跳整治工作。

(三)专项攻坚,环境整治持续有力。

一是“无违建”创建巩固稳步推进。深入开展拆违专项攻坚行动,突出重点区域、重点类型集中拆违,截至10月底,已拆除违法建筑2178宗,拆除面积60万,完成全年任务指导数的109.1%,旧厂区改造任务4万完成率100%。完成凤阳乡“无违建乡镇”创建工作,为无违建县创建提供样板。以“迎亚运违法建筑专项整治行动”为契机,集中整治、全面消除“两路两侧”违法建筑,目前乡镇自查自纠排查“两路两侧”违法建筑专项整治点136宗,违法建筑面积为1.03万已全部整治完毕;无违建办排查乡镇重点道路图斑点303宗,已处置289宗,完成率95.38%。

二是工程渣土全链管控。通过抓牢出土工地、渣土清运企业、临时消纳场所等三个主体,实施跟踪督办,实现建筑垃圾治理全链条监管。创造性实施渣土线索进群公示制度,依靠省建筑垃圾综合监管服务系统,推行数字化执法协同,目前渣土监管平台录入有产出中工地60个,运输企业13家,车辆384辆,处置场所数19个,初步实现了建筑垃圾全过程数字化闭环监管。今年以来,共查扣非法运输车辆17辆,立案调查221起,处罚金额171余万元,有效遏制渣土车运输乱象。

三是环境整治成效显著。今年以来牵头主抓全域环境综合整治和168黄金海岸线环境整治攻坚,以电视问政、互评互比、定期通报等措施全面掀起环境综合整治热潮,以“六化”整治提升为基础,持续优化沿线环境,全县累计发现并整治问题点位35.9万处,整治道路两侧私搭乱建1.07万处,整治田园乱象3594处,评定风貌落后村社78个,完成摘牌销号56个。168黄金海岸线、桥莒线、232省道等景观道路风貌持续提升,龙金大道、灵龙大道、灵沙公路等主要道路沿线环境明显改善,双岭村、大观村、半浃连村、河尾垟村等重点村社人居环境大为改观,中国东海岸1号公路旅游大IP全面打响,获得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肯定,并获《央视新闻特别关注》《朝闻天下》连续报道。

四是垃圾分类高标落实。全力推进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多元共治推进垃圾分类工作,通过全域环境整治市容市貌交叉互查部分,每月对18个乡镇十大场所的垃圾分类成效进行暗访,促进乡镇垃圾分类工作互查、自查自改。截至目前,已完成省级高标准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创建11个,居住小区定时定点投放清运覆盖率达到95%以上,商业街区定时定点投放清运覆盖率达到100%。

五是全面提升污水处理效能。截至三季度,河滨污水处理厂共处理污水2338.3万吨;COD减排量为4032.3吨,氨氮减排量560.8吨,污泥处置9348.3吨。城市污水收集率高于75%,处理率高于96%,平均进水BOD浓度97.6mg/L出厂水质各项指标均达到浙江省清洁排放标准准四类排放标准。已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标准化运维298个,完成率101.7%。此外,督促市政公用部门制定《2023年度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并按计划每月开展各类安全生产宣教,已开展节后复工复产培训、浙江省安全生产条例修编培训、电气安全培训等9次培训,参训人员达176人次。

二、2024年工作思路

(一)以一体化改革推动执法效能提升。一是围绕赋权事项下放实施、处罚办案、协作配合、法治审核保障等方面,开展综合执法实施情况评估,确保巡查、监管、执法的工作闭环更加圆满、行政执法职责争议协调规定及行政执法争议裁定办法更加完善,以“增值化”改革理念提升行政执法质效。二是进一步做好省执法监管数字应用的承接使用,依托县行政执法指挥中心,尝试执法系统数据与各类平台(基层智治综合应用、民呼我为等)的融通,丰富线索来源,提升执法办事效能,让“三个一”改革特色亮点落地见效。同时,积极宣传,谋划亮点特色,打响苍南改革品牌。三是全面实施“三书一函”工作机制,强化县级指导办改革统筹力、协同力和落实力,进一步加强全县行政执法活动的统筹协调指挥和规范指导,形成向广度和深度进军的行政执法“一盘棋”新格局;同时,进一步完善乡镇执法体制机制,以提升改革综合评价指标为指挥棒,倒逼提升基层行政执法能力和水平。

(二)以精细管理促进县城品质提升。一是抓好城市秩序长效管理。结合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创建等专项整治工作,深化网格化精细化管理,依托网格化和数字化管理平台,全面规范加强停车秩序、流动摊贩、广告牌、菜市场等管理,确保市容市貌整洁、有序。二是强化垃圾分类治理成效。通过数字赋能管理,实现垃圾分类信息化监管全覆盖,确保“两定四分”点位监控安装使用率和生活垃圾收集车辆、垃圾转运站视频监控平台接入率实现100%,加强执法保障,持续加大巡查力度,运用点位监控等设备,结合非现场执法手段。三是全力推进绿化品质提升。以主题公园、微型公园、口袋公园建设为抓手,统筹推进城市公园扩量提质,大力推进小区单位绿地共享工作,开展户外广告、店招店牌等专项整治,落实城市立面空间净化,美化城市“门面”。

(三)以全员办案促进执法专业水平提升。一是切实抓好执法业务培训,通过队列训练、以考促学、交流培训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提高办案经验、提高执法技能和业务水平。二是继续实践完善非接触性执法工作,出台“非现场执法”协助配合机制,进一步推进非现场执法工作向更深发展。三是全面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与信用等级相结合的分级分类差异化监管措施,统一执法标准、尺度,明确执法层级管辖,高效运用数字化行政执法平台,保障执法过程的规范有序。

(四)以源头管控抓实隐患防治攻坚。一是加强燃气安全专项整治。推进燃气企业经营安全风险排查整治及燃气管网设施安全风险排查整治,对排查发现隐患立查立改,落实管控措施,限期整改到位,实行动态跟踪、挂图作战、闭环管理,实现整改率达到100%。继续开展城市运行领域安全整治行动,落实隐患闭环管理。二是压实渣土消纳管理。建立“一工地一档案”,做好源头监管。坚持“全面查、从重罚、一案三查”的原则,对辖区内工程渣土处置的源头、中端、末端等全过程各领域各环节进行全面摸排,明确目标清单、任务清单、项目清单、责任清单,全面构建长效管理机制。充分发挥乡镇“一支队伍管执法”优势,加强工程渣土全过程各领域各环节的日常巡查和执法监管,构建产消平衡、运处规范、监管闭环、整体智治的工程渣土综合治理机制。三是筑牢防汛防台安全线。依托苍南县排水管网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严格实行“每月一督查一协调一通报”的制度,实行红黄蓝三色督办制度,压实排水管网整治。加快县城易涝点改造,强化县城雨水排水能力。推进GIS地理信息系统管网图、泵站调度、水位检测等功能模块建设,梳理形成城市易涝风险 “一张图”,提升内涝气象风险监测预警能力和极端天气应对水平。

 

 

 

 

 

   苍南县综合行政执法局

                            2023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