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1008003009001/2024-100390 | ||
组配分类 | 计划总结 | 发布机构 | 苍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生成日期 | 2024-11-14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关于上半年苍南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下半年政府工作的报告
苍南县人民政府
一、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今年以来,全县政府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在县委的正确领导和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盯县委十届五次全会和县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扎实推进三个“一号工程”和“十项重大工程”,深入实施“强城行动”,大干“工业强县”“大县大城”“无尽蓝绿”,山区26县高质量发展实绩考核全省第四、再夺优秀,交通强省建设、财政管理工作获省政府督查激励。上半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6.6亿元、增长6.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6亿元、增长2.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452元、19462元,分别增长4.5%和8.9%。主要抓了五方面工作:
(一)聚力拼经济稳增长。面对复杂严峻形势,积极承接“8+4”经济政策体系,靠前发力“两新”“两重”等重大政策落地,着力稳主体扩投资促消费,持续推动经济运行平稳向好。常态开展“苍商·恳谈”活动,创新共性问题“未诉先办”机制,化解各类涉企问题153个,为企业减负超4.9亿元。强化发展要素供给,扎实做好迎峰度夏电力保供,老旧工业园改造新拆除370亩,完成“数据得地”10宗、241.7亩,制造业贷款增长25.5%,新增市场主体1.65万户、总量突破15万户。大力实施有效投资“双百”攻坚,紧盯10个省“千项万亿”、37个市“百项千亿”以及46个“重中之重”项目,能快则快提速重点工程建设,获批政府债券额度30.1亿元、首批特别国债资金7.4亿元,新增建设用地指标1150亩,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4%、增速全市第一,获一季度省投资赛马激励、二季度市投资赛马激励。持续激发消费潜力,精心打造“灵溪yes”、狮山湿地公园、比音勒芬广场商业街区等夜经济场景,市场化、常态化举办山海大集等各类促消费活动80场,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1%。文旅融合出新出彩,“苍南民艺专场”走进海南国际文创周,168黄金海岸线全面出圈,南头艺术咖啡、海螺湾冲浪基地、“漫热海”多元旅游度假空间成为新爆款,玉苍山景区免费开放,苔藓森林、林下咖啡等业态人气火爆,带动全县接待游客突破1300万人次,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列第47位、全市第一。
(二)聚力强创新促转型。坚持“工业强县”不动摇,大力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持续壮大新质生产力。坚持创新平台、创新生态、创新人才“三位一体”推进,深化“科技轻骑队”“科技副总”模式,挂牌成立GM2D和碳足迹研究院,推动汉禾能源与远景动力共同研发负极新材料,新增孵化空间4万平方米、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5家、省科技型企业64家,获批中国工程院重大战略咨询项目,规上工业研发费用增长20.6%,增速全市第一。深入实施“510+”计划、“技能强城”行动,迭代升级“人才新政”3.0版,全职引进国家级领军人才1名、省级领军人才3名,新引育大学生、技能人才5361名。坚持“新兴+传统”双轮驱动,深化产业链链长制,加快构建链式发展生态,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攻坚新能源全产业链发展,三澳核电一期建设稳步推进,二期获国务院核准;开工苍南1号二期、3号海上风电项目,远景零碳产业基地、中电建压缩空气储能项目加速推进,氢能源头部企业重塑能源签约落地,新能源产业增加值增长40.9%。加快打造RFID关联智造、生物科技产业集群,温州云码创新园提速建设,国家循环经济标准化创新试点首批成果落地,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占固投比重达43.7%、全市第一。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做优,全力推动“数实融合”、增资扩产,入库“小升规”培育企业61家,开工增资扩产项目26个,新增智能化技改项目58个、工业机器人94台,工业技改投资增长61.9%、增速全市第二。
(三)聚力抓改革扩开放。坚持以改革激发新活力、以开放融入新格局,不断增强发展动能。大力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全面落实《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提质扩面增效,率全省之先建成“行政执法一类事”数字监督平台,持续迭代“一类事”服务场景,依申请公开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率”达99%。全面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启动国有资产资源盘活三年行动,国企投融资和运营能力持续提升。彻底解决毛虾抛碇“证业不符”历史遗留问题,高效推进国家小型渔船管理改革,探索组建社会化渔业管理公司,首批新型渔船正式投用。扎实推进要素配置市场化、农村“三位一体”等重点领域改革,新增省级以上改革试点9个,房地产“共建共享”新模式全市推广,中医药综合改革工作获省卫健委推介,苍南被明确为温州中医药全产业链发展核心区,黄精系列等融合创新产品广受欢迎。大力实施“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签约拼便宜苍南运营中心,平行进口车总部项目加快建设,国企混改优质民企拓展二手车出口新产业,成功举办中国矿山井巷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矿山井巷“地瓜经济”总部回归产值116亿元,再生纺织产业入选全省内外贸一体化改革试点产业基地。聚焦招大引强、招新引优,创新科技金融招商模式,签约重点产业项目23个,落地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5个,成功招引1家上市公司总部迁址苍南,制造业投资增长31.3%。
(四)聚力提品质促融合。一体实施“强城、兴村、融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获省政府批复,启动实施54个、总投资132亿元的强城项目,全面掀起“大县大城·五城联建”热潮。高标推进东扩区开发建设,超高层地标大楼启动设计,开工城市公园15个,人才科技大厦、苍南大剧院等项目加快建设,国投大厦等高层建筑建成投用。启动中心湖公园业态改造工程,多形式举办中国篮球发展联赛、村BA等赛事活动,加快实施县城20条重点道路、28个开放小区整治提升,水景、站南等未来社区列入省级未来社区创建名单,老城核心区有机更新城市体检、规划设计等工作稳步推进。大力实施农业“双强”行动,新改造提升番茄大棚5000亩、玻璃插杆养殖2.1万亩,连续4年举办全省番茄新品种大会,矾山肉燕、苍南虾皮进入全省名优“土特产”百品榜,马站镇获批创建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苍南入选全国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国家农产品骨干冷链物流重点县创建名单。深入实施新时代“千万工程”,整治风貌落后村30个,新建“共富工坊”21家,培育各类“新农人”超3000人,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增长40.8%,获评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优秀单位。严格落实粮食生产、耕地保护责任,加快实施10个省级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整治区内多田套合率全市第一。坚持大干交通、干大交通,温福高铁前期取得重大突破,20万吨冷链物流中心成功落户,苍泰高速控制性工程全部开工,烟墩山万吨级码头、华东海上运维母港采矿项目即将启动建设,矾凤公路建成投用,新改建四好农村路21.4公里,综合交通投资增长12.9%。
(五)聚力惠民生优治理。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上半年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9.4%,117项省市县民生实事中有42项提前完成,38项进度超80%,其余事项均加快推进中。深入实施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低收入家庭综合帮扶集成改革全域推进,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2%,城乡居民收入倍差收窄至1.72。成功挂牌全县首个全日制高职班,公办义务教共体实现全覆盖,建成投用星汇高中、嘉禾中学,与上海世外、国科大、温职院开展合作办学,高考一段上线率突破60%、创历史新高,入选全省保育教育质量提升实验区、深化校园足球改革试点区。全力推动县人民医院“三甲”创建,与温州医科大学建立全面合作关系,县乡村一体化胸痛救治体系成为全省典型,连续5年获健康浙江考核优秀。新增老年助餐服务点30家、儿童友好试点单位10个、妇儿驿站53家,获批全省山区海岛县慈善事业发展试点。扎实推进国家生态环保督察、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无废城乡”建设全面启动,江南再生水厂正式投用,沿浦湾入选省级美丽海湾培育名单,获评美丽浙江建设工作考核优秀单位。常态运行安全生产“一三四六”体系,健全隐患“3030”闭环管理、“周一夜查”等机制,生产安全事故起数下降20%、火灾数下降18.7%。加强防汛防台体系标准化建设,打好台风“格美”防御战,莒溪田寮村、赤溪石塘村滑坡避险案例入选全国地质灾害成功避险案例。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条抓块统、强村优格”“大综合一体化”改革,加强“五失”重点人员排查帮扶,常态推进扫黑除恶斗争,社会治安环境持续好转。
二、下半年重点工作安排
下半年,县政府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和县委十届六次全会部署要求,对标对表年初县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加压奋进、实干争先,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5周年,奋力夺取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高分报表。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推动产业转型提质,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锚定新型工业化,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新旧动能转换,扎实做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确保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要提升助企实效。深化重点企业“一对一”帮扶,健全涉企问题“一表通管”“未诉先办”高效闭环机制,实打实送温暖、解难题、提信心。强化政企银联动,设立用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基金,力争新增民营经济贷款、制造业贷款25亿元、15亿元以上,新增“小升规”企业40家、“下转上”企业65家以上。要强化创新驱动。建强用好华能海上风电先进输电技术创新中心、浙大苍南中医药联合创新中心等科创平台,高标推进大孵化器集群2.0版建设。深入实施科技企业“双倍增”“双迈进”行动,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9家、省科技型企业100家、省市企业研发机构15家以上。深化“柔性引才”“政聘企用”模式,优化人才服务“十件实事”,新增全职到岗国家、省级领军人才5人以上,新引育大学生和技能人才1.2万人以上。要深化数字赋能。充分释放数字经济放大、叠加和倍增效应,大力发展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产业,积极探索数据市场化产业化,加快码尚科技、思创医惠RFID等项目建设,力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全面承接国家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支持企业增资扩产、“两化”改造,全年实施智能化改造项目75个、竣工增资扩产项目26个以上,实现规上企业数字化改造1.0全覆盖。要建强产业集群。持续壮大新能源产业链,全力保障三澳核电一期建设、加快二期开工前期工作;启动5号、6号海上风电和重塑能源氢产业项目建设,力争开工深远海风电项目,竣工投用远景零碳产业基地,扎实做好智慧综合能源岛、核电温升区海域综合利用等前期。积极探索“低空经济”示范场景,拓展生物科技产业新赛道,投产诺安百特、仝干生物人工肝项目,持续推动中医药事业、产业、文化“三位一体”融合发展。抓好废旧纺织品国家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GM2D示范区县域先行试点建设,用好“希望之光”组合式帮扶资源,提速印刷包装、针织纺织、仪器仪表等传统产业转型发展,新认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家。全力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做强研发设计、检测认证等生产性服务业,确保服务业增加值增长7%以上。要提升开放活力。持续开展出海拓市场稳订单行动,鼓励行业协会组团参展,全年组织企业参加各类国际性展会超300家次,推动出口贸易加快回升。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积极培育大宗商品贸易,加大推进二手车出口业务,支持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全年进出口贸易总额突破42亿元以上。深化内外苍南人经济融合互动发展,精心办好苍南青年发展大会,推动更多苍商、苍青、苍智回归。
(二)提速重点项目建设,夯实经济发展硬支撑。坚持大干项目、干大项目,全力以赴攻堵点、优结构、扩投资,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聚力招大引强。瞄准“高精尖”、紧盯“专新特”,全面打好科技金融招商、市场化招商等组合拳,力争2023年签约项目落地率达85%、2024年上半年签约项目落地率达60%以上,确保全年落地超亿元项目20个、超10亿元项目2个,实际利用外资5500万美元以上。提速项目进度。开展重大项目建设“攻关破难”行动,深化县领导领办“重中之重”项目机制,推广“拿地即开工、过程全服务、竣工即投产”模式,着力攻克政策处理关、行政审批关、用地指标关,全面提升项目开工率、入库纳统率、投资完成率,确保130个县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53亿元以上。强化要素保障。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完成“批而未供”土地清理3850亩、低效用地再开发800亩以上,新增工业用地(用海)保障1100亩以上。全面实施老旧工业园区改造和“数据得地”3.0工程,完成“工改”拆除500亩、建成50万平方米以上,实施“数据得地”500亩以上。扎实推进“十五五”规划编制前期,谋划储备一批战略性、支撑性、引领性的大项目好项目,努力争取更多上级资金、用地、用能支持。
(三)深化改革破难攻坚,激发体制机制新优势。高举改革旗帜、扛起改革担当、保持改革锐气,以县委“打造10项标志性改革成果”目标为引领,坚定不移把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要优化营商环境。全面落实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温州“两个健康”先行区建设部署,深化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迭代“七位一体”为企服务体系,建强企业综合服务中心,做优“政策计算器”“融资反向对比”等服务场景,完善“帮企云+热线电话+直通车”服务体系,加快实现企业“进一扇门办所有事”。实施涉企执法“三码合一”改革,常态开展“破梗阻·优服务”行动,切实规范涉企执法、中介服务、招投标等重点环节,全面营造公平有序、活力迸发的经济生态,让民营企业安心经营、专心发展。要聚焦群众所盼。深入实施“扩中”“提低”改革,坚持就业优先、优化就业服务,建强基层就业综合服务平台,完善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社保制度,确保新增城镇就业人口6885人以上。实施农村“三位一体”改革扩面工程,推广“专业技能人才+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模式,建成“共富工坊”25家、盘活闲置农房160宗,确保所有村社集体经济总收入达35万元以上、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5%以上。完善分类分层社会救助体系,推动“助联体”规范化建设,积极发展公益慈善事业,加快构建多层次共富型大社保体系。要打响改革品牌。坚定深入推进国资国企改革,持续创新发展方式、公司治理、经营机制、布局结构,探索县域平台经济发展新模式,力争全年盘活国有资产30亿元以上,加快打造全省一流国资国企体系。全面完成国家小型渔船管理改革试点任务,深化小型渔船“三权分置”管理模式,推动渔船管理公司化、岸线管理数字化,着力打造渔业规范发展和渔区渔民共富的全国样板。深化绿色低碳集成改革,纵深推进“无废城乡”建设三年行动,拓展碳足迹管理、CCER碳汇交易等应用场景,探索源网荷储一体化改革,争创省级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持续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信用体系建设等重点领域改革,形成一批具有苍南辨识度的首创模式,打造一批标志性的改革成果,着力释放更大改革红利。
(四)深入实施强城行动,增强县域发展承载力。高站位融入浙闽边界协调发展、龙平苍一体化发展等战略布局,全力攻坚“大县大城·五城联建”,充分发挥县城在区域经济格局中的龙头带动作用。要提升城市品质。提速东扩区开发步伐,投用人才科技大厦、唐拉雅秀大酒店,力争超高层地标大楼挂牌出让,加快打造龙凤山郊野公园等“十大城市公园”集群,确保创成省4A级景区城。完成老城区有机更新设计方案,竣工老城改造项目一期,适时启动核心区成熟区块改造。深入开展全域文明城市创建“双十行动”,以绣花功夫做好垃圾分类、绿化管护、管网运维等精细化管理,全力争取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要强化城市经营。坚持“产城人”融合发展,高水平建设省级经开区,推动项目提速、产业提质、环境提优,力争台商小镇获省级特色小镇认定命名。提速平行进口车总部大楼、招多乐社区新零售等项目进度,积极谋划打造汽车科技城,大力引育首店经济、月光市集、城市营地、直播电商等新业态,投用河滨路特色街区、海鲜美食城,打造更多年轻人集聚、烟火气旺盛的消费新场景,确保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以上。举办海西半程马拉松等品牌赛,开工吴前体育馆,投用横阳支江健身步道示范段等体育设施18个,做好闲置桥下空间体育设施植入和校园体育设施对外开放,全年举办全民健身活动100场以上,营造“周周有赛事,人人能参与”的运动氛围。深化房地产“共建共享”新模式,强化高品质多元化、多层次住宅产品供给,促进房地产市场和建筑业平稳健康发展。要拉开城市框架。开工219省道,做好瑞苍高速、苍泰高速、烟墩山万吨码头等重大项目建设保障,竣工104国道灵溪观美连接线、观藻炎先行实施段,确保全年完成交通投资46亿元以上。深化326省道、218省道等项目前期,推进苍南港区规划岸线调整,力争完成通用航空机场初步选址、甬台温高速改扩建项目核准,全力助推温福高铁年内开工。
(五)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勾勒全域美丽新画卷。坚持和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全面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推进乡村颜值焕新。深入实施和美乡村“示范引领、全域整洁”行动,整治风貌落后村60个,建成省级未来乡村4个,打造省级县域风貌样板区2个、富春山居图风貌样板区1个。扎实推进10个省级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全年完成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1000亩、搬迁安置350户,其中跨乡镇土地综合整治新启动试点村16个,开工共富工坊等子项目23个以上,加快打造一批具有江南韵味、水乡风情的和美乡村示范组团。健全环境问题整改长效机制,打好空气质量攻坚战,力争PM2.5平均浓度低于23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97%以上。提速推进国家级蓝湾生态修复、沿浦湾负碳美丽海湾建设,争创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牢记耕地保护“国之大者”,全面抓好耕地抛荒监管和恢复利用,新改建高标准农田1.3万亩以上,力争多田套合率达84.5%以上。深入实施农业“双强”行动,发挥区域协调政策撬动作用,拓面推广植物工厂、未来农场等新模式,加快炎亭渔夫等项目落地,推动番茄、紫菜、虾皮、茶叶等产业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全面启动“新农人”培育行动,力争培育农业科技领军人才3人、产业振兴“头雁”40名、农创客160人以上。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坚持山海联动、全域发展,锚定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加快打响“无尽蓝绿·山海苍南”文旅IP。聚焦头部企业牵引、龙头项目支撑、专业团队运营,高标推进168生态海岸带业态布局、资源梳理,推动大渔寮景区、半山半岛文旅项目提质升级,开工龙台背“咖啡公园”、既下山房车营地,投用石砰油罐咖啡、打石坑民宿群、雾城沙滩商业景区等精品项目,创成渔寮湾省级旅游度假区。加快玉苍山运动公园建设,推动矾山、霞关等乡镇“小而美”“小而新”文旅产业布局,支持发展红色旅游、畲乡风情旅游,推动全县文旅资源串珠成链、整体联动。以杭温高铁通车为契机,主动对接横店影视城,建强“央视宣传+网红宣推+自媒体引流”宣传矩阵,推动“流量”变“留量”“人气”变“财气”,力争旅游收入增长20%以上。
(六)坚持共建共治共享,持续提升群众幸福感。民之所望、政之所向。我们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深入实施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精准实施一批“花小钱惠民生”关键项目,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优化民生供给。高质量办好117件省市县民生实事,切实兑现政府承诺。聚焦“一老一小”,探索发展农村互助、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加快县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全年新增老年助餐服务点60个、护理型床位750张,推动养老育幼服务扩面提质。严格落实“双减”“双控”政策,抓好名师名校长队伍建设,加强与高水平院校合作办学,新改建中小学6所、创成省现代化学校13所,加快启动苍南二职(新址)、苍南三职新建,创成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全面推进“县医崛起”,实施医疗领域设备更新专项行动,建成县中医院一二期,投用县妇幼保健院,争创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推动文化惠民。实施文化空间提质扩面行动,提质升级非遗工坊、传统工艺工作站、非遗茶空间,建成“城市书房”“文化驿站”等优质文体空间37个,推动自然造物民艺公园项目落地。实施文物强基行动,推进金乡古城复兴,争取壮士所城创成省级考古公园,全力推动矾矿遗址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守牢平安底线。健全安全生产“一三四六”体系,常态开展消防安全、道路交通、涉海涉渔等重点领域专项治理,加强基层应急消防治理体系建设,实现生产安全事故数、亡人数“双下降”。扎实做好“三防”工作,迭代“1833”联合指挥体系,全面提升防灾减灾体系能力。做强社会治理中心指挥中枢,统筹抓好劳资纠纷、信访维稳等领域风险防范处置,完善“五失”人员闭环管服机制,确保风险早发现、早识别、快处置。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黄赌毒”等违法犯罪,扎实做好民族工作和宗教事务治理现代化。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在保障高效运转基础上进一步压减非必要、非重点支出,守牢“三保”底线。
干事创业关键在人。面对新征程新任务,我们将牢记政府前面“人民”二字,深学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巩固拓展党纪学习教育成果,不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全面展现新作风、新担当、新作为。要讲政治、铸忠诚。把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对标对表、落实落细中央、省市和县委决策部署,勇当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探路者、实干家,奏响改革最强音、激活发展内动力,以实绩实效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要讲规矩、优作风。坚定扛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驰而不息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持续深化关键领域、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坚决查处、禁止“小鬼难缠”“中梗阻”等破坏营商环境行为,积极构建“亲而有度、清而有为”亲清政商关系。广大政府工作人员要坚定“干事且干净、干净加干事、干事能成事”的勤廉追求,锤炼政德、敬畏权力,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要讲担当、聚合力。增强“本领恐慌”意识,全面提高政府工作人员学习力、谋划力、创新力,以干部敢为带动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要统筹内外、同向共振,注重调动内外苍南人积极性和创造力,招引用好全球全国资源和项目发展苍南,不断形成“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