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曹雪芹华语文学大奖颁奖典礼10月17日在辽宁揭晓。苍籍作家张翎作品《归海》获长篇小说奖。授奖词称,“这是一场抵抗遗忘的战争备忘录,也是一场出走与回家的生命疗愈,呈示出张翎非凡的不断探究战争灾难中生命能量的文学创造精神。”
“曹雪芹华语文学大奖”的前身是辽宁“曹雪芹长篇小说奖”,设立于1997年,2020年正式更名为“曹雪芹华语文学大奖”,旨在褒奖那些能充分体现曹雪芹严谨文学态度,具有中国精神、中国气派的精品佳作。津子围《大辽河》和张翎《归海》获本届长篇小说奖。
《归海》讲述的是母亲袁春雨死后留下来的几件遗物,引导着女儿开启了一趟回归故里的探索之旅。该小说由作家出版社于2023年第四季度推出,入选腾讯读书2023年文学原创十大好书等榜单。今年8月,《归海》获《北京文学》优秀作品奖。
18日上午,身在加拿大多伦多的张翎接受了温度新闻的越洋电话采访。对于这次获奖,这位从事写作多年的作家坦言,“写作是正餐,得奖是甜品。奖来了,是一种意外的欢喜。”
十月是张翎创作的“收获季”,这一两年的作品集中在国内文学刊物刊发:短篇小说《小寒日访程爷》发表在《收获》杂志,中篇科幻小说《种植记忆》发表在《十月》杂志,《东非散记之一:走进基贝拉》发表在《北京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