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南大门 蓝图变前途 蓝绿交织,共绘苍南山海幸福图景

  • 发布日期:2024-01-05
  • 浏览次数:
  • 来源:苍南县新闻网
  • 字体:[ ]
得益于绿色能源产业的落地,海洋蓝色旅游的提升,全国四面八方的产业人士、游客汇集于马站、沿浦、霞关等地,为苍南经济注入了强有力的支持。
蓝绿交织,活力澎湃,在苍南构成了一幅幸福图景。
渔寮景区大提升
海鲜楼老板收入翻番
“今年收入创新高了!”渔寮聚宝垅海鲜楼老板叶希财语气中满是欣喜,回顾今年旅游旺季,尤其是暑假,他的民宿一房难求,海鲜楼一桌连着一桌,加上海滩度假周边产品销售,收入比三四年前实现了翻番。
“近几年,肉眼可见景区环境提升,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加上核电产业在苍南落地,在景区做生意有切身感受。”叶希财表示,正是看到这样的向好趋势,他在2020年重新翻修民宿,房间数翻三倍,扩展到了18个,接待能力大大提升。
5月至10月是渔寮景区的旅游旺季。今年前10个月,景区总接待近50万人次,同比增长43.7%,较疫情前增长95.48%;门票收入超1200万元,同比增长31.4%,较疫情前增长226%。
据介绍,渔寮景区一期提升工程总投资1.6亿元,渔寮有机更新二期总投资额938.9万元,渔寮智慧景区“微改造、精提升”项目总投资额332万元……近年来,苍南实施大渔寮景区旅游设施提升工程,总投资14.6亿元,得到农行授信10亿元,目前已放款7.45亿元。
除了传统的沙滩度假方式,近年来,渔寮景区新增360极限飞球——飞越168球幕影院和海上大玩家等新颖的游玩项目,娱乐设施更加“年轻态”,吸引了不少亲子家庭和年轻群体前来打卡体验。
渔寮景区提升亦是苍南全力打造168黄金海岸线的重要一环。这条168公里的海岸线,串联了一片片金色的沙滩、岛礁怪石、肥沃滩涂和一个个渔村古寨、山海营地。苍南旅投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计划建设渔寮海洋研学教育基地,丰富景区旅游业态,并利用渔寮小学改造为精品民宿,进一步提升游客体验,通过做大做强旅游产业推动共同富裕。
绿能小镇现雏形
产业带动“烟火气”
从渔寮景区一路南下,驱车不到半小时,就到了绿能小镇,一座蓝绿交织的小镇,计划打造成为全国清洁能源发展示范地。
据苍南县海西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预计明年下半年,位于绿能小镇城市客厅的清洁能源展厅将对外开放。该展厅面积达1万平方米,集展示、科普和研学于一体,将打造全国最大的清洁能源科普教育展厅。
几年前,小镇所在地大部分还是晒盐场,如今,因为核电项目落地,上万产业人员涌入,以小镇为核心的多个片区人口呈净流入。小镇及周边地区人气上涨,“烟火气”大大提升。
“现在去菜市场买菜,到7时多已经都快没什么菜了。”一位沿浦镇土生土长的司机介绍,当地超市、餐饮业态显著增长,开滴滴也成了“可以赚钱”的门路,机场线、动车线成了“奔富线”。
小镇自2020年开始规划建设,目前已基本完成一期建设,主要投入环境整治、公共设施、小镇客厅、住宅配套,以及落地远景零碳产业园、核电科技园等产业项目。建成后,小镇可容纳2万人居住。
“可以看到今年小镇修通了更多的路,建成了更多的楼,落地了更多产业项目。”农行苍南支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非常期待小镇的蝶变,也很荣幸能够参与其中,为此贡献金融支持。”据了解,农行为绿能小镇建设总计授信12.38亿元贷款,目前已放款4.85亿元。
消除经济薄弱村
农行结对多元奔富
马站镇也是绿能小镇的辐射范围。越来越多产业关联人员涌入,产生了巨大的居住需求。马站镇将此作为消除经济薄弱村的契机,建设了租赁住房项目,为该镇多个村庄创造租金收入。
目前,该公寓项目已整体打包出租给国核工业第五建设有限公司三澳核电项目部,共287套公寓,年租金收入达185万元。项目前期投入中,农行开设绿色通道,助力解决资金难题,总计授信1500万元,已发放1200万元。
该项目也是农行浙江省分行自2018年与苍南县马站镇桥头村建立结对帮扶的一个重要项目。桥头村因此公寓,一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近10万元。
同时,农行每年捐赠桥头村的帮扶资金都用于当地高山柑橘种植基地建设,目前已投入50万元,占地约70亩。“经过两年培育期,柑橘今年已经收成,但销路还是个问题。”桥头村党总支书记陈章金表示,“目前,村里正在建设柑橘研学基地,将争取于2025年对外开放,打造柑橘种植+研学产业闭环,有望为村集体和村民个人再增收入。”
同时,农行以整村推进模式,为村民建立信用档案,对符合条件的村民实行预授信,对有生产经营资金需求的建档村民发放自助可循环贷款,全面推动“金融自治村+农户”农贷扩面。
“近年来,村里种植蔬菜的农户,以及在镇上做餐饮、娱乐生意的村民,大多有不错的收入。”陈章金表示,“农行的低利率贷款为此添了一把火,让村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目前,农行在桥头村已建立农户信贷档案547户,已发放农户贷款客户103户,农户贷款余额1865万元,其中信用贷款265万元。
经过五年帮扶,桥头村低收入农户累计减少36户242人,低收入农户人均收入从5800元增长至11000元,几乎实现翻番。“桥头村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作为金融力量,我们将一如既往,支持村庄共富发展,践行国有大行的责任与使命。”农行苍南支行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