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1008003009015/2024-100010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发布机构 县商务局
生成日期 2024-01-20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苍南县商务局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计划

  • 发布日期:2024-01-20
  • 浏览次数:
  • 来源:县商务局办公室
  • 字体:[ ]

一、2023年工作总结

(一)指标运行情况

商贸消费指标:2023年全县累计完成限上批发业110.16亿元,同比增长1.6%限上零售业76.45亿元,同比增长15.5%限上住宿业1.46亿元,同比增长25%;限上餐饮业8.72亿元,同比增长16.9%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8.91亿元,同比增长7.8%;限上消费品零售总额88.35亿元,同比增长4.5%

外贸进出口指标:2023年全县累计完成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39.11亿元,同比增长15.38%;其中,进口8.48亿元,同比增长88.85%;出口30.64亿元,同比增长4.16%。

    电子商务指标:2023年全县累计完成网络零售额252.2亿元,同比增长11.3%

(二)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1.多措并举促进消费升级。一是促消费活动亮点纷呈成功举办里来消费▪老字号进街区巡回展苍南首站、“之江创客”2023全球电子商务创业创新大赛跨境电商赛区决赛暨浙南新电商发展论坛活动2场省级活动,其中,跨境电商大赛获组委会特殊贡献奖及组委会、省商务厅感谢信。开展温州市汽车下乡巡回展启动仪式暨2023苍南第16届海西汽车国潮汽车展览会“乐购苍南”消费季迎新春年货文化节等系列促消费活动,激活消费市场。二是打造商贸特色品牌。矾山肉燕、桥墩月饼、马站四季柚获评“味美浙江”城市地标美食;矾山镇明矾节共富市集和桥墩镇开茶节主题市集荣登浙江省精品市集名单熊猫乳业和老李食品入选商务部中华老字号名单率全省之先开展县级老字号培育工作,出台苍南县县级老字号申报评比方案,培育县级老字号品牌企业18家。三是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新增限上商贸企业55四是积极争创试点项目。成功入选2023年度省级夜间经济试点城市省级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示范县试点。

2.助企拓市推动外贸稳增。一是优化服务有作为加强业务宣讲,邀请省、市业务专家开展专题培训会5500人次二是拓市抢单有成效累计组织发动230家(次)外贸企业参加香港礼品及赠品展、广交会、华交会、进博会等各类境内外国际性展会活动。大力促进内外贸一体化,与香港贸易发展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是“地瓜经济”有成果“一号开放工程”二季度获评全市星级评定5。“五招破五难”激发“地瓜经济”内生动力典型案例入选市“一号开放工程”最佳案例

3.争创项目助力电商提质。一是电商直播赋能共同富裕。培育电商直播式共富工坊5家,其中旺东直播电商“共富工坊”入选2023年度全省首批百家电商直播式“共富工坊”典型案例、2023年度电商直播式“共富工坊”专项激励项目名单获省专项激励资金30万元。二是加快农村电商业态布局。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通过中期验收;建成6个标准直播间、1个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数据驾驶舱12个村级服务站点建设及20个村级物流站点;初步形成苍南本土乡村电商服务品牌—“我是苍小海”。三是积极开展电商人才培育。举办“数商兴农、共富有我”2023苍南县电子直播大赛,开展电商培训70多场,总计培训3500人次。连续两年联合县职业中专举办跨境电商专业班,招收学院200余人。四是加强跨境电商品牌建设。浙江宇狮包装材料有限公司入选浙江省第三批跨境电商出口知名品牌。

4.强化督导守牢安全底线一是抓好督导检查。开展商务领域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安全隐患清底清零“12350”行动,“周一夜查”等安全生产专项督查。二是抓好宣传培训。组织开展3次消防安全演练和培训工作,总计639人次,89人取得急救证书。三是抓好问题整改。通过专项行动与日常督查相结合的方式,督导属地乡镇和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构建整改闭环管理机制。

、存在问题

(一)龙头骨干企业缺乏。行业产业龙头企业偏少,外贸出口产品附加值、科技含量低,名优新品少,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较弱。

(二)商贸基础配套薄弱。智能化仓储、冷链物流等商贸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滞后,加大企业运营成本。

(三)电商集聚效应不足。全县电子商务产业园多为“二房东”经营模式,缺少成熟的电商运营服务企业,集聚带动效益不明显

、2024年工作思路

(一)聚力扩大内需,千方百计育热点、促消费

一是发展品牌经济。聚焦本土特色品牌打造,全年带领老字号企业、名品企业外出参展不少于2次,成立县老字号协会,推动老字号创新发展,促进品牌消费。二是发展展会经济。积极举办浙里来消费、老字号企业进街区巡回展等省级品牌活动,以及海西汽车文化节、马站柚子采摘节等市集、展会活动,推动宜山针织内衣、矿山机械设备等苍南特色产品筹备展会展销活动,助力扩大消费。三是发展赛事经济。立足我县山海资源和特色产业优势,积极争取承办电商直播等各类赛事活动,主动融入体育赛事活动,推动文商旅体消费融合,将消费场景融入赛事,通过“以赛促产”助力产业发展。四是发展夜间经济。全力做好省级夜间经济样板城市后半篇文章,规划建设县城以中心湖为核心的“一核两带多区块”的月光经济空间布局,进一步丰富夜间消费场景。五是发展总部经济。围绕重点行业、特色产业,借助在外乡贤和招商团队力量,充分挖掘政策优势,积极招引总部经济。加大总部贸易回归项目推进力度。

(二)聚力开拓市场,全力以赴稳外贸、促开放

一是助企拓市抢单。积极向上对接争取广交会、华交会等重点展会名额并动员企业参加,优化企业参展、融资、信保等服务,鼓励企业规范开展境外直接投资。二是做好外贸“三回流”。加大力度招引本地乡贤回苍创办外贸企业、数字贸易企业、大型货运代理和大型跨境服务贸易公司;针对进出口有较大潜力的企业,加大服务对接力度,争取订单向本地转化,推动外贸企业、货物、数据“三回流”。三是发展外贸新业态。打造数字贸易“新引擎”,扩大数字服务等出口,推动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等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健康持续创新发展。四是加强出口名牌培育。培育外贸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出口名牌”企业,调优产品结构,提高出口竞争力。五是发展壮大“地瓜经济”。纵深推进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强化投资合作、优化开放布局,进一步提升开放成效。

(三)聚力能级提升,积极主动优环境、育主体

一是抓好市场主体培育。结合限下转限上、工贸分离、推动企业“内转外”等举措,做大商贸基本盘。二是加强示范平台创建。全面推进省级县域商业体系示范县建设,同时结合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打造等,优化商贸业态布局。加快推进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全力提升电商公共服务水平。三是完善商贸配套建设。补齐物流基础设施短板,谋划打造仓储物流园区和快递、冷链集成服务平台。谋划传统市场数字化转型项目,大力推进宜山数字云仓特产网建设。四是推动电商集聚发展。谋划打造电商集产业聚区,加强电商服务平台打造,提升园区产业承载能力。持续开展电商直播式“共富工坊”建设,结合“一镇一品”培育,赋能特色产业发展。五是健全政策保障体系。聚焦企业扶持培育、商贸用地保障、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人才培引等领域,持续完善惠企政策,提升企业在苍发展信心。六是做好行业监管服务。持续开展商贸领域安全督查,加强再生资源、成品油零售经营等行业监督管理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