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1008003009029/2024-89770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发布机构 县供销社
生成日期 2024-01-11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苍南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2023年工作成效和2024年工作思路

  • 发布日期:2024-01-11
  • 浏览次数:
  • 来源:苍南县供销社
  • 字体:[ ]

2023年,苍南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供销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高标准打造展示“三位一体”农合联建设成果的“重要窗口”,各项工作均取得了显著成效。具体工作情况如下:

一、2023年工作成效

(一)持续深化主题教育,清廉供销取得新突破。

一是旗帜鲜明讲政治。领导班子带头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进一步深化党建统领、综合评估、闭环管理、考核激励,将党的政治建设贯穿全年工作始终。全年领导干部下基层上党课6人次,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学习7次,开展主题党日活动10次,组织生活提质增效。深入实施机关党建提升工程,升级党员共享活动室,发展1名预备党员和1名新党员,战斗堡垒稳固增强。持续做好巡察整改“后半篇文章”,开展警示教育活动1次,加强清廉供销建设;二是持之以恒强学习。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把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供销合作社重要批示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开展系列学习宣传活动,并融入供销综合改革实践,推动供销合作社事业高质量发展。全年开展主题党课学习2次,开展循迹溯源现场学习活动1次,县社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共组织学习8次;中心组成员轮流进行中心发言共计14人次;三是团结协作谋发展。班子之间团结合作,分工明确,责任上肩,团结和带领干部职工立足主责、服务大局,聚力县经济社会发展,扎实推进平安护航亚运,确保系统安全稳定。开展“双报到双服务”“进企业优环境”“金融保障民生”“扶贫暖心助农”“文明城市创建”等志愿服务25次,以党员先锋行动服务结对村社,在服务“三农”、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主动作为,在凝聚奋进力量打造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县域样板中发挥了生力军作用。

(二)持续深化“三位一体”改革,合作赋能取得新突破。

一是贯通生产合作网络,搭建优质服务体系。推进市级“三位一体”深化改革提质扩面实施县建设,打造“乡镇+产业+合作社+服务中心”抱团发展模式,组织开展乡镇农合联换届,出台人员配置、财务管理等制度,对乡镇农合联会员进行优化调整。围绕星级产业农合联建设要求,高标准打造市级四星产业农合联3家,县级三星产业农合联3家,星级产业农合联总数位居全市前列。牵头创建了苍南紫菜产业农合联服务中心,拓展紫菜合作社、养殖户与紫菜产业农合联服务中心的合作覆盖面,延伸为农服务触角。全年免费为农户赠送价值超10万元的农资和紫菜种苗,极大降低了农户生产成本。认定5家县级农事服务中心,其中新建2家县级农事服务中心,浙农苍南农事服务中心荣获市级农事服务中心。二是建设供销合作平台,搭建高效服务通道。加强“三位一体”数字化服务平台建设,加大“浙农服”的宣传推广力度,联合紫菜产业农合联研发“供销商场”小程序服务平台,推动供销各个环节要素资源的聚合和信息互通,有效发挥了供销信息化服务对乡村振兴的支撑作用。举办苍南紫菜采摘节活动,现场签定紫菜收购及加工订单合同,并通过网络达人在各大主流网络媒体直播形式,吸引参观人群超15万人次,帮助紫菜种植户通过网络销售紫菜200多笔。同时与龙湾供销社开展了“山海协作”项目。举办“供销好货进万家”的中秋线上营销活动,在供销电商直播平台组织开展直播带货并在线上集中推介苍南优质特色农产品,为消费者免费发放价值7万元的1200多张优惠券,线上线下多渠道增加农户收入。三是优化信用合作网络,搭建便民服务机制。积极对接省农担公司,落实2022年度苍南“政银担”省级财政专项补助资金200万元(设立资金风险池)和开展基层担保服务费用省补资金155万元;积极对接苍南县农商银行,向苍南县紫菜产业农合联签约授信资金5亿元。新增苍南邮储银行为信用合作对象,打通农村普惠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三)持续打造供销共富样本,为农服务取得新突破。

一是圆满完成春耕备耕农资储备供应。3月21日在望里开展主题“供销助春耕 农资进田头”农资下乡活动,活动共为11户种粮大户赠送7吨化肥,普及农资使用常识,传播农业科学标准化生产技术;3月中旬完成化肥应急储备招投标,委托中标单位温州金惠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储备1500吨化肥,全力保障粮食安全生产;指导供销系统两大农资公司发挥农资供应主渠道作用,截至10月底,系统两大农资公司供应各类农资25952吨,其中化肥25240吨,农药712吨,现有库存4065吨,基本满足我县农资供应需求;二是开展送化肥送技术系列活动。3月31日,助力第十五届温州(苍南)开茶节,免费为12户种茶大户免费送去3吨化肥。3月17日举办水稻施肥培训班,指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业生产性社会化服务组织科学种植;三是开展“供富大篷车”提质扩面行动。累计安排“供富大篷车”6辆,其中日用消费品下乡服务车1辆,农产品采购车1辆,农资农技服务车3辆。苍南县共开通“供富大篷车”5辆,累计服务里程3万公里,其中日用消费品下乡服务车1辆,农产品采购车1辆,农资农技服务车3辆,已集中开展7次“供富大篷车”活动,打造“供富大篷车”农产品集采集配中心1个,农资集中供应点2个,农产品进城直销点1个,农产品收购点3个,村级服务点2个。收购茶青、栀子花等农产品230多万斤,收购额达到了448万余元。3辆农资农技下乡服务车共服务106个行政村,配送化肥达1332.6吨,送技术到田间地头186次。

(四)持续推动社有经济发展,自身实力取得新突破。

一是推动社有企业高质量发展。鼓励社有资金参与乡村振兴优质发展项目,积极争取财政资金130万用于五凤供销社项目发展,指导五凤供销社开展“共富茶园”建设,有序运作茶青交易市场,并引进省茶叶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开展“龙井”茶叶生产收购加工业务,解决了山区茶农产销不便难题。全年累计完成茶青交易超180万斤,带动茶农300多户。五凤供销社基层组织建设获省供销社党委委员、理事会副主任沈省文、冯冠胜调研肯定。二是力促社有资金规范化使用。对9家基层供销社和1家直属企业及其5家子公司统一在“财务核算中心”进行集中核算,出台财务集中核算相关规范性制度,签订财务委托代理记账协议,正式实施基层供销社和社有企业财务集中核算。

二、2024年工作思路

2024年,苍南县供销社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乡村振兴主题,聚焦供销综合改革、为农服务能力提升这一工作主线,攻坚克难,务实创新,奋力开启苍南供销合作事业发展新篇章。

(一)党建引领,开创供销社“旗舰店”新时代。

一是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对供销合作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动供销合作事业高质量发展。坚定党的全面领导,把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最大政治,以多种形式在供销系统掀起学习热潮。开展“贯彻落实主题教育成果,持续深化供销综合改革调研”活动,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供销合作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成效。二是深入推进“供销为农服务”工程。总结实施“三强化三致力 供销为‘三农’”以来工作经验和工作成果,推动改革业务与党建工程双融合、双促进,深入推进“三强化三致力 供销为‘三农’”党建工程,以服务促改革,以服务促发展,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激发党建带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二)多措并举,大抓供销社“三位一体”综合合作。

一是健全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综合平台。加快完成农合联规范化建设,确保乡镇农合联全部实现实体化运作;以产业发展为核心,积极推进产业农合联建设,围绕星级产业农合联建设要求标准,争创一家省五星产业农合联。二是开展“供富大篷车”提质扩面工程。以“供富大篷车”开展三年提质扩面计划为统领,完善农产品收购、仓储、销售等关键环节的解决方案,为偏远山区群众提供更多平价消费品下乡、农资农技上门、农产品进城等优质服务,2024年争取实现偏远山区“供富大篷车”全覆盖。三是继续推进农村普惠金融体系建设。与金融机构开展战略合作,深入基层供销社、农民专业合作社了解农户资金需求,联合推广普惠金融产品,解决农户贷款问题。

(三)抢抓机遇,擦亮供销社“为农服务”金招牌。

一是全力做好农资供应保障工作。发挥农资供应主渠道优势,积极做好1500吨化肥储备工作,确保苍南县春耕备耕市场稳价保供工作顺利开展。持续开展春耕备耕农资送化肥活动,联动有关部门及农资企业,为农户带来更多的种植栽培技术知识和优惠放心农资。创新服务方式,深入开展“绿色农资”行动。指导系统农资企业开展配方肥代替平衡肥活动。二是继续参与农业“双强”行动。提升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到2024年底建成市级农事服务中心2家,争创省级农事服务中心1家,积极开展覆盖全过程、全链条、全周期的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三是持续深化“山海协作”项目。着力提升电商销售农产品能力,发挥协会带动作用,持续深化与龙湾供销社的“山海协作”项目,加强两地交流合作,组织推动各类农产品展示展销线上线下活动,举办农产品直播带货促销活动,不断做实做优联农发展实现带农共富。

(四)稳中求进,持续深化社有企业改革。

一是深化社有企业综合改革。规范提升社有企业治理结构和水平,优化社有经济管理制度。大力进行社企改革,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推动县供销企业总公司加快建立预算管理、投资管理、业绩考核等社有资产管理制度体系。二是推进社有经济稳进提质。重点围绕省社茶叶公司与苍南的合作项目,加快完成“五凤共富茶青”交易市场的提质扩面和精细化生产加工技术水平,加强社有企业内生动力,实现社有企业发展质量效益和为农服务能力“双提升”的根本目标。三是强化基层社赋能强基建设。充分发挥基层社前沿阵地作用,围绕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发展战略,盘活开发基层社闲置低效资产,争取将基层社资产开发纳入乡镇整体发展布局中。2024年争取创建一家基层社赋能强基建设示范社。同时,平稳解决基层社历史遗留问题,做好协调沟通,确保金乡,桥墩等债务化解实现软着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