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唯一!苍南县一学生获评第十七届省少年文学之星

  • 发布日期:2023-06-27
  • 浏览次数:
  • 来源:苍南县教育局
  • 字体:[ ]

近日,由浙江省教育学会和浙江省青少年作家协会联合主办的浙江省少年文学之星征文活动结果揭晓,浙江省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分会会长柯孔标,省教育厅教研室小学语文教研员余琴,来自省内的著名文学评论家、儿童文学作家、大学教授、杂志社主编等19位专家学者出席终审评定会。经主办方摇号产生的16位评委分小学A组、小学B组、初中组、高中组四个组别对现场赛文章进行选评,最终全省每个组别评出3名学生,共12名学生获评第十七届“浙江省少年文学之星”,苍南中学高一学生虞东东在高中组脱颖而出,成为温州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学生。

浙江省少年文学之星征文活动是面向全省中小学生的权威赛事,评比过程公正、严谨,具有较高含金量,是全省各地中小学十分重视的一项赛事,今年共有十余万学生参赛,只有百余人能入围现场赛。据了解,2021年,苍南中学2020级高子颖同学就曾获第十五届“浙江省少年文学之星”,时隔两年再下一城,是作文教学的厚积薄发,也是学生个人努力和兴趣结出的丰硕之果,该校一直致力于培养学生各方面的核心素养,努力激发学生心底的热爱。

虞东东的指导老师是苍南县名师陈燕燕,她对这个学生的评价是“对文学有一股近乎信仰般的热爱。”爱文学是他写作的源动力,博览中外名家经典,让他在课堂上总能侃侃而谈,并带着对作家作品那份深深的敬仰。初赛作品《在路上》是向凯鲁亚克致敬。凯鲁亚克作为美国“垮掉的一代”的精神领袖,其作品《在路上》饱含着那些生活在混乱时代的年轻人的复杂的内心情感——迷惘,寻觅,失望,短暂的亢奋,长久的悲伤,永恒的忏悔。以《在路上》这篇小说为背景的作品,来纪念这位文学浪子很契合这次初赛的主题“风景”。赛前,他还尝试用杜拉斯《情人》的开头方式和王小波《万寿寺》的叙事方式投入创作。

虞东东表示,对于文学和写作而言,有三方面对他的影响很大。一是故乡。他的故乡金乡镇有点像是《百年孤独》里的马贡多,既有着历史的厚重,又携带着现代化元素,这种朦胧的边界便注定了金乡是一个值得令人思考,而且孕育着文学之美的小镇。二是书籍。尤其是王小波、凯鲁亚克、村上春树这三位作家的作品。比如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数》《寻找无双》《万寿寺》等作品,王仙客为寻找而存在,王二为了心中的长安城而存在,而王小波是为了弱势者发声而存在,这些都致使他想动笔去找找自己存在的意义,还有凯鲁亚克承载着专属于“垮掉的一代”的迷惘气质,探寻迷惘的过程也正是文学乃至人生路上一条弥足珍贵的经历;而村上春树的散文让他感觉到生活真实存在于身边,一个人应当去细致地观察生活、感悟生活、享受生活。三是音乐。如果说文学用文字这一视觉带给人感受,那么音乐就通过它的歌词和旋律将它的情感直击心灵,其中将两者融合的淋漓尽致的莫过于鲍勃迪伦,让他无数个思绪纷飞的夜晚,迈过的每一条道路,都深深烙印上鲍勃迪伦的影子。

一切文思皆情思,这是虞东东写作一直秉承的理念。对于一些有感而发的事物,他习惯于小心翼翼地抑制将要爆发的写作冲动,而用一种更冷静、更细腻的方式去表达,并在其中裹挟悲悯与犹豫。他认为,真正的文学应当自己去感受、观察、思考、记录、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