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1008003009001/2023-79138
组配分类 通知公告 发布机构 县政府办公室
生成日期 2023-04-13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文字号 苍政办〔2023〕28号

苍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苍南县重点群体就业帮扶“春风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 发布日期:2023-04-21
  • 浏览次数:
  • 来源:苍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字体:[ ]

苍政办〔2023〕28号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各有关单位:

为全力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工作,经县政府同意,现将《苍南县重点群体就业帮扶“春风行动”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苍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4月13日

苍南县重点群体就业帮扶“春风行动”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就业工作决策部署,强化重点群体就业帮扶,经县政府同意,决定在全县开展“重点群体就业帮扶”专项服务活动。结合我县实际,制定行动方案如下。

一、总体要求

(一)目标任务。

贯彻落实省市就业工作任务,全面加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城乡劳动者多渠道就业,有效保障重点群体的就业途径。通过对有就业意愿和劳动能力的低保低边人员、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登记失业人员、残疾人、信访对象中需就业帮扶人员、社区矫正人员以及受疫情影响生活、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的就业、培训需求排摸,实施就业援助、技能提升,促进就业“应就尽就”、力争培训“应培尽培”、确保政策“应补尽补”。

(二)基本原则。

——动态管理、跟踪服务。健全完善重点人群动态管理长效机制,完善退出机制,实现有序调整,动态管理。

——分类指导、重点帮扶。对不同类型重点人群按照各自特点,采用不同帮扶办法,对特殊对象进行重点保障,精准帮。

——统筹推进、合力保障。统筹各类政策和资金资源,有效衔接就业帮扶和各种保障制度,对重点人群进行全面帮扶。

二、活动时间

2023年全年。

三、服务对象

(一)登记失业人员;

(二)残疾人、低保低边等低收入人员;

(三)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

(四)未就业退役军人;

(五)信访对象中需就业帮扶人员;

(六)社区矫正对象中需就业帮扶人员;

(七)其他有就业需求人员。

四、帮扶内容

(一)摸清基本需求。人力社保、民政、信访、教育、司法、农业农村、退役军人、残联等有关部门加强联动,依托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平台、低收入家庭综合帮扶平台和残疾人信息化服务等平台,对登记失业人员、低收入家庭和残疾人等重点群体服务对象开展摸底调查。排摸帮扶对象的就业经验、就业能力、就业意愿、就业技能等可供定制分析的详细信息,做到人员底数清、就业意向清、技能水平清、服务需求清。

根据排查结果,人力社保局负责报送登记失业人员和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需就业帮扶数据,民政局负责报送低收入家庭需就业帮扶数据,信访局、公安局负责报送信访对象中需就业帮扶人员数据,教育局负责报送中职学校毕业生中有就业需求人员数据,司法局负责报送矫正人员中需就业帮扶数据,退役军人事务局负责报送退役军人需就业帮扶数据,残联、工会、团委、妇联等单位报送残疾人、困难职工、困难青年、困难妇女对象排摸数据等。各有关部门在5月22日前完成首轮人员排摸。(责任单位:县人力社保局、县民政局、县公安局、县信访局、县教育局、县司法局、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县总工会、团县委、县妇联、县残联)

(二)挖掘就业岗位。按照分行业组织原则,以印刷包装、塑料制品等传统制造业和核电核能、仪器仪表、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用工单位为重点,以“共富工坊”、农村产业项目、来料加工、福利企业、养老护理、“巾帼共富工坊”“残疾人之家”及公益性岗位等为补充,开展企业(项目)缺工缺技岗位排查,充分挖掘就业岗位。每周五下午下班前报送岗位需求表。(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县民政局、县人力社保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妇联、县残联)

(三)组织“赋能”培训。针对排摸出来的岗位和人群需求,结合劳动力培训需求和产业需要,依托社会培训机构、科创孵化平台等各类机构搭建专门培训平台,发布培训办班信息。大力开展订单式培训、定向培训和定岗培训,建立企业出岗、劳动者选单、培训机构列单、政府买单的联动培训助就业模式,做到“应培尽培”,引导支持重点群体参加培训,提升就业技能。(责任单位:县人力社保局、教育局、农业农村局、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县总工会、县妇联、县残联)

(四)做好人岗对接。积极排摸辖区企业岗位信息,并根据适合重点帮扶人员就业需求和实际就业能力,进行岗位需求精准分配和实时动态公布,促进人岗匹配;梳理一批无年龄要求、无性别要求、无技能要求的岗位,组织安排系列专场服务活动,积极动员重点群体参加招聘会,扎实抓好岗位推荐、就业匹配等工作。合理引导困难群众对岗位需求期望,做到帮扶到位不越位。(责任单位:县人力社保局、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县总工会、团县委、县妇联、县残联)

(五)就业兜底安置。加大重点群体公共就业服务和公益性岗位开发安置力度。强化登记失业人员、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残疾人、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的就业跟踪服务。精准分类开发基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管理、农业服务、法律服务、民政(托老托幼)助残服务等公益性岗位,实行公益性岗位动态管理,优先安置有就业需求、有就业能力的帮扶人员。(责任单位:县人力社保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公安局、县民政局、县司法局、县残联等)

(六)兑现补贴政策。根据就业状况和就业工作目标,合理筹措安排就业补助资金。对符合条件的各类劳动力按规定及时兑付职业培训补贴和职业技能鉴定(考核)补贴。对公益性岗位吸纳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的,按政策给予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发挥失业金兜底保障作用。为符合失业保险金领取条件的失业人员发放失业保险金待遇,实现兜底保障功能。(责任单位:县人力社保局、财政局)

五、工作要求

(一)精心组织实施。成立由分管人社工作的副县长任组长,县府办联系副主任、县人力社保局主要责任人为副组长,县委组织部、县信访局、县教育局、县公安局、县民政局、县司法局、县财政局、县人力社保局、县农业农村局、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县总工会、团县委、县妇联、县残联等部门分管就业工作的负责人为成员的县重点群体帮扶行动领导小组,定期召开调度会,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县人力社保局,负责领导小组日常工作,办公室主任由县人力社保局分管就业工作负责人担任。各成员单位要对照职责分工,建立责任清单,迅速开展工作,确保工作落地落实。积极动员社会机构、企业和劳动者参与活动,更好利用市场化资源,形成工作合力。

(二)广泛宣传发动。充分利用各类信息平台、基层人社平台、政府公众号等各类媒介,全方位、广角度、多形式宣传深化重点群体帮扶行动重大意义,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各相关单位积极总结上报先进典型和经验做法,营造全社会关心就业帮扶、技能促富工作的良好氛围。

(三)科学统筹汇总。县人力社保局负责县内相关部门的数据材料汇总(附件1、2、3),相关部门确定联络人负责将本周数据及就业帮扶工作开展情况,于每周五下午下班前报送至县人力社保局(人才开发和就业服务中心,联系人:金理明,联系电话:64757895)。各有关部门务必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保证人员信息、岗位精准性,通过人员实名制和岗位明细表去重避免重复统计。

附件:1.2023年重点群体信息排摸表.wps

2.2023年岗位开发表.wps

3.2023年重点群体就业帮扶行动统计表(部门、群团).w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