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看电子互动屏,阳光街区的各类餐饮商家后厨动态、食客点评留言等信息尽收眼底;扫一扫食品包装上的二维码,产品批次、抽检结果等信息便可一键查询;验收、加工、检验,食品生产企业的加工车间里,各个环节都可通过视频监控和物联感知设备实时在线监管……作为食品生产、流通和消费大县,自2018年高分创成“浙江省食品安全县”以来,我县立足本地实际,以“数字赋能”为核心,构建全产业链产融生态圈,集成浙食链、阳光工厂、阳光厨房等数字化元素,实现数字化改革成果在食品安全领域生产端、流通端、消费端全方位应用,并于2022年成功获评“浙江省食品安全示范县”,进一步提升群众消费信心和食品安全满意度。
智慧监管保障
食品安全“第一环”
走进浙江百菲乳业有限公司,干净整洁的车间内,工作人员正有条不紊地进行产品包装,他们的加工过程也在同一时刻通过监控系统“直播”传输至“阳光工厂”平台,方便监管部门以及消费者更加清晰地了解食品生产全过程,在线参与监管。“阳光工厂是浙食链闭环管理链条首站的数字化应用场景,切实解决了食品安全监管源头的痛点、难点。”县市监局相关负责人王丽红告诉记者,在食品生产企业的成品仓库、消毒区、生产加工区和化验室等关键控制环节安装视频监控和物联感知设备,可以从源头实现食品生产“阳光可视化”。同时还启动远程监管新模式,在线AI抓拍系统可实时抓拍工作人员违规操作行为。
浙食链、阳光工厂等集成应用不仅为食品安全装上了一道更为规范化、智慧化的“保险”,也为企业发展带来了更大的发展机遇。百菲乳业相关负责人李明表示,在积极参与“数字食安”建设过程中,市场监管部门工作人员不仅对监控系统中发现的问题给予专业指导纠正,更结合企业生产现状和产品特点,通过“浙食链”系统对产品包装、成品检验、方位销售等环节进行把控,实现食品生产全过程有效跟踪和追溯,进一步促进数字场景应用与完善企业管理形成良性互动,更好赢得消费者信任。
智慧浙食链
守护美好“食”光
卤鸭舌、卤鸡翅等卤肉熟食是商超热销美食品类之一。这些食品是如何生产的?有没有经过监管部门检测?如今,消费者只需通过食品包装上标注的“浙食链”二维码就可以了解相关信息,共同参与食品安全监督。“扫码查看之后,让我们购买商品更有安全感。”有顾客表示,没想到一个小小的二维码,居然能提供如此多的信息,希望以后能普及到更多食品种类中去。
“浙食链”系统的建设应用,有利于快速有效处置食品安全风险、保障消费者知情权,对实现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县市监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全县已激活应用“浙食链”主体6146万余家,上链品种数超3705万个。该系统的应用不仅能让消费者获得食品相关信息更多知情权,也为执法人员进行信息追溯和食品安全风险处置等提供便利。下一步,将根据消费者、企业实际需求和监管实际需要,继续推进“浙食链”在农贸市场、批发市场和大型商超等领域应用,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守护苍南美好“食”光的良好氛围。
“阳光街区”
让安全肉眼可见
餐饮行业治理一直是食品安全管理的重点难点领域,相关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意识不高、操作流程不规范等问题该如何解决?县市监局通过打造建设餐饮“阳光街区”,融合扫码查看商家证照信息、后厨加工过程、街区特色美食等功能,推动辖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档升级。
就“阳光街区”建设这一问题,记者分别采访了县市监局相关负责人金伟伟和顾祥航。他们表示,以苍南银泰城为例,目前银泰城“阳光街区”近百家餐饮单位全部纳入电子互动屏和商家信息公示屏等数字化信息管理平台,人员健康、食品采购储存、食品加工操作等与食品经营相关的基础信息均已完成归集。同时,通过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等级动态评定、消费者在线评价反馈等,形成基层监管、商铺自治和消费者监督的多方共治格局,推动食品安全监管更加智慧化、精细化。在苍南银泰城一楼人流密集处还安装了数字驾驶舱,通过大屏幕可全面了解餐饮红黑榜、外卖封签、监督抽查抽检等食品安全相关信息以及执法人员日常监管记录,让消费者能够放心消费。
“将进一步探索数字赋能食品安全治理体系,提升食品安全现代化治理能力和水平。”金伟伟表示,食品安全监管数字化改革成果帮助我县传统食品行业解决了食品安全和数字转型难题,实现了食安智治小切口推动整体食品产业转型升级大发展。下一步,县市监局还将通过联合社会各界力量促动行业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构建“政企社”互惠共赢、相互监督、齐心共治的“三方三赢”局面,让群众在“数字食安”建设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来源:今日苍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