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水利部公布第五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其中,苍南县达到节水型社会评价标准,顺利通过国家级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复核验收。近年来,该县积极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以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用水方式转变为导向,以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为核心,以管理制度建设为重点,以提升节水实效为抓手,有力地推进了节水型社会建设各项工作,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完善组织领导。为强化对全县节水管理工作的领导和统筹协调,有计划、有目标地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控制目标和重点任务工作,苍南县成立了由分管副县长为组长,县府办、水利局负责人为副组长,各相关部门分管领导为成员的苍南县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定期召开工作会议,检查上阶段工作完成情况,解决重点难点问题,部署水资源节约保护工作,先后出台《苍南县节水行动实施方案》、《苍南县节水载体创建奖励办法》等文件,为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组织和制度保障。
二是提升节水实效。农业节水方面,于2018年编制了《苍南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制定了2018—2020年的农业水价计划改革面价13.8万亩,于2020年完成农业水价改革面积22.11万亩;工业节水方面,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差别化水价改革方案,通过价格倒逼机制,结合节水型载体创建工作,加快淘汰高能耗落后产能。此外,根据省级专项试点总体要求,围绕水资源集约高效利用,探索工业项目准入水效审查机制,完善项目节水评价制度,提升事后监管效能;节水型载体创建方面,截至2022年底,全县累计共建有2个节水型灌区、22家节水型企业、12个节水型居民小区、1家节水标杆酒店、5家节水标杆企业、3个节水标杆小区,1家节水标杆校园,节水型单位创建率达100%。
三是推动全民参与。在每年的“3.22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期间开展系列节水宣教活动,在此基础上做好节水日常宣传工作;充分利用电视台、报纸、水利系统电子宣传屏等定期滚动播放节水公益广告或宣传口号,并通过图片展览、有奖转发、资料发放、现场咨询、问卷调查、节水进机关、进企业、进校园等多种形式,进行节水知识、水法律法规、苍南水情等内容宣传。此外,苍南县桥墩水库水利科普馆在2018年成功被评为科普教育基地,吴家园水库于2020年被评为节水教育基地,并于2022年创成省级节水教育基地,两个基地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和互动体验的方式,更好地引导社会公众培育节水文化、树立节水意识,有力助推粗放用水向节约用水转变,截至目前,累计组织参观67批次,共3910人次。接下来,苍南县将以建成国家级县域节水型社会为新起点,继续贯彻落实“十六字”治水思路,进一步拓展节约用水工作的广度和深度,广泛开展节水宣传,提高全民节水自觉性,加强用水定额、计划用水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完善节水评价指标体系,为苍南人民守好碧水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