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深化基础教育改革,推进基础教育质量提升行动,促进学校规范办学、内涵式发展,县教育局组织督导组通过听取校长汇报、查看台账、师生访谈、实地巡查等方式,分13组对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开展2022年度学校发展性评价工作进行实地督导,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总体情况
各校办学行为规范,办学方向明确,都能以党建为引领,贯彻落实党组织领导下校长负责制,充分发挥学校党工团等群体组织作用。学校办学理念初步确立,特色办学凸显,育人机制多元化。各校重视课程规划,重视学校常规管理,建立教学常规、德育工作、安全工作等管理机制,重视学生全面发展。积极探索推进项目化学习,不断改进和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各校重视教师专业发展,能够主动制定教师专业发展规划,积极开展教师发展性综合评价,树立正确激励导向,充分激发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各校能融合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拓展性课程活动,探索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模式,客观反映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整体水平及变化情况。
二、工作亮点
(一)党建工作引领凸显
各中小学幼儿园都能高度重视党组织工作,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入开展清廉学校和党建阵地建设,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制度,扎实开展日做夜学和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灵溪镇第一小学、飞林职业学校、职业中专等学校党建文化氛围浓厚,党建工作落实到位,台账厚实,图文并茂。
(二)学校管理规范有序
学校都能建立健全规章管理制度,做到责任明确,职责到人,许多学校班子凝聚力强,威信高,管理有成效,校长能深入教师,深入课堂、参与教研、指导教学,形成学校良好的教研氛围,教师积极性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明显,如苍南中学、苍南县外国语学校、县实验二小、县机关幼儿园等。
(三)家校共育成效突出
许多学校构建完善的家校共育体系,建立电子沟通平台,形成家校双向信息流通机制,促进学校和家庭之间的相互信任和理解。灵溪镇第二小学除了依托数字平台,拓宽共育空间,还通过《“双减”背景下家校社共育深度融合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探索家校社共育路径;马站小学教育集团针对30%的留守儿童,开展“亲情家书”项目研究,用书信链接起孩子与在外父母的亲子情感;矾山镇小学教育集团、桥墩镇腾垟学校、宜山镇第一中学、灵溪中学(三禾高中)、灵溪二高等对家访工作落实走心走实、受到社会和家长的广泛好评。
(四)城乡教研共同体成效显著。
城乡教研共同体,通过同步课堂、网络教研、线下教研等形式,振兴乡村教育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在此次评估中,县第一实验小学和灵溪镇第五小学,县第三实验小学和灵溪镇第七小学,灵溪镇第一中学和新区实验中学,宜山小学和宜山镇第二小学,灵溪镇第二中学和赤溪镇初级中学等学校积极开展各类线上线下教学、教研活动和送课等活动,双方受益,成效明显,受到师生的一致认可。
(五)学校课后服务形式丰富。
大多数学校课后服务采用“基本服务+拓展服务”的模式实施,拓展服务结合各自学校的办学特色,依托阳光体育、拓展课程项目,以社团为单位,充分利用学校场地和各功能教室,采用走班方式,设计丰富多样的课程,供学生选择参加,让学生“做中学”“玩中学”。望里镇第三小学和校外机构协作,共开设了26门艺术、体育、科技类课后服务拓展课, 学生参与率高。灵溪十一中利用学校林芳老师作为渔鼓非遗文化的传承人的优势,开发了渔鼓布袋戏等非遗类的拓展性课程。赤溪小学 拓展性活动以走班形式开展田间鼓乐、金工铝艺等丰富课后特色拓展课程。
二、存在问题
(一)规划落地虚多实少
部分学校规划意识淡薄,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制定,缺少与学校实际相结合,没有广泛征求意见,没有充分论证,缺乏系统性、科学性和层次性,也缺少对教育理想和信念的追求,在学校发展性评估指标制定上,呈现层次不清晰,前后不连贯,规划不落地,在每一年度形成性评价中,发现许多学校年度工作脚踩西瓜皮,今年的事今年做,明年的事明年说,年度工作与发展规划存在两张皮现象。
(二)指标解读不够深刻
在本次评估中发现部分学校不重视相关台账组建,对20个基础性指标和学校自主设计的发展性指标解读不够深入,许多工作的过程性佐证材料缺乏,落实还不到位,台账呈现不齐全,不规范,不精准,不能把学校一年来辛苦的工作真实反映在台账上。自主设置的发展性指标缺乏严谨性,定性模糊,定量随意,重点不突出,目标不明确。
(三)学校文化元素单一
学校文化是办学理念的载体,将学校办学理念渗透在学校文化的根枝末节,是丰富学校内涵,形成学校特色的重要因素。部分学校对办学理念思考不够深入,学校文化内涵显得苍白。尤其学校的特色办学缺少立体感,过于单一,难以支撑学校文化发展。
(四)五项管理浮于表面
部分初中小学对作业设计和研究较少,没有优化作业的管理措施,重复性、机械性作业偏多,许多学校教师甚至将课后活动变成作业练习课, 从满意度调查结果看,作业负担重是大多数孩子共同的心声。尤其是城区学校学生作业量过多,严重影响学生睡眠时间,大部分学校没有具体落实体育艺术2+1增强学生体质举措。
三、建议
(一)要科学制定学校新一轮三年发展规划
2023年中小学幼儿园要制定新一轮三年发展规划,10月中下旬要完成学校发展规划的论证工作,建议各校深入分析反馈以往学校三年发展目标达成情况,围绕学校办学理念,理清学校发展思路,明确学校年度工作任务,科学制定三年发展目标,促进学校更稳、更好、更快的持续性发展。各校发展性评估指标的设计要立足学校三年发展规划,进行分年度定指标落实。在重点项目指标设计上,要以学校近年来取得显著成效系统化的项目呈现。
(二)要以文化特色引领学校发展
良好的学校文化不仅具有强大的同化功能,而且能内化为一种向上的力量、进取的源泉,进而形成强大的凝聚力。校长要立足学校实际,紧扣时代脉搏,不断挖掘、丰富学校文化内涵,努力探索学校文化建设和发展的长效机制,不断引领学校科学持续发展。
(三)要树立正确的育人观质量观
发展性评价是为了进一步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下一步要深入巩固学校“双减”工作成果,作业管理再强化、课堂教学再提质、赋能教师再发力,通过作业设计的改革和突破确保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 全面落实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
苍南县教育局
2023年10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