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绿色”成为富民底色 央视《经济半小时》聚焦苍南新能源产业

  • 发布日期:2022-07-14
  • 浏览次数:
  • 来源:苍南县新闻网
  • 字体:[ ]
三澳核电项目


藻溪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

  浙南小城如何让“绿色”成为富民底色,新能源产业如何助力县域经济实现弯道超车?7月12日晚8点,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CCTV-2《经济半小时》栏目播出《走进县城看发展:绿色发展焕新颜》苍南篇,展示绿色能源产业新发展在苍南的生动实践。

  报道指出,苍南位于浙江东南端,依山傍海、地少人多,煤、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匮乏,但如今,这里的新能源产业却迈上了“筑巢引凤、弯道超车”的发展路径。作为国家重点能源项目,工程总投资约1200亿元。作为苍南单体投资最大的项目,三澳核电是苍南新能源产业发展当仁不让的“领跑员”。

  核电项目虽然还处在建设阶段,但给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却已经显现。报道展示了苍南仪表正在进行的核电配套机箱、机柜试制,这些装置将用于有核电站“中枢神经”“安全卫士”之称的数字化控制保护系统。装备的自主研发对核电站的运行安全至关重要,三澳核电项目落户苍南后,苍南仪表已累计争取到了价值2000万的意向订单。目前,三澳核电项目的建设、运行方,已经将苍南当地的105家企业纳入了项目的供应商库,累计签订了73份合同,总计金额超过了3亿元,一批上下游配套企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借力千亿项目的龙头引领,苍南县正在想方设法构建一个新的绿色工业体系,而绿能小镇就是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主阵地。报道介绍了在此落成投用、由医学院校、地方政府以及三澳核电项目合作共建的浙南放射医学与核技术应用研究院,院长刘晓东因核能与苍南结缘,带着家人和学生,从东北来到苍南,围绕核辐射健康风险评估和应急技术展开研究。今年,苍南县制定出台了核电专项人才政策,计划拨付4000万元,用于涵养核电人才,着力解决核电人才的家属调动、子女就学、住房保障等问题。未来,将有更多的核电人才涌入苍南。

  苍南新能源产业发展,依靠的还不仅仅是三澳核电这样的龙头大项目。这里拥有长三角最具规模的海岸带,风、光、水等自然资源丰富,发展海上风电、光伏、潮汐能、抽水储能等清洁能源,具有“先天优势”。为此,报道还向观众介绍了“苍南1号”海上风电项目、藻溪镇分布式光伏发电、沿浦红树林碳汇交易试点工作等。

  县长曾仁海在接受《经济半小时》栏目记者专访时表示,苍南山海资源丰富,发展新能源产业具有得天得厚的先天优势。接下来,我们将坚持"核风光水蓄氢储"全产业链发展思路,走出一条动能加速转换、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据悉,《经济半小时》是中央电视台创办最早、影响最大的名牌经济深度报道栏目。开播以来,不仅成为经济管理部门最信任和最愿意借助的电视发言平台,也是受众了解经济资讯、获取经济言论的权威渠道。“观经济大势、知民生冷暖”,《经济半小时》始终用经济的眼光关注社会热点,以重大经济事件、业界风云人物作为报道的核心,深度报道经济事件、透彻分析经济现象、准确把握经济脉搏,为宏观经济的决策层提供了生动鲜活的参考价值,也充分满足了普通受众对经济讯息、公众利益、政策解读等方面的个性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