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14时,温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温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邀请市疫情防控办、市疾控中心、苍南县有关负责人介绍相关情况。发布会现场,发布人还就大家较关心的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题一:温州苍南这次疫情发生后,苍南县是如何做好“三区”内居民的民生保障工作?
苍南县委常委陈久喜:
苍南县现有封控区4个、管控区3个,共涉及4.3万人,目前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自“三区”划定并落实管控以来,苍南县持续发挥“苍南数字微网格”作用,统筹机关干部、物业、志愿者等各方力量,全力做好“三区”内居民的服务保障。
做好生活物资保障。封控区、管控区居民的基本生活必需物资、急需药品等由辖区工作人员统一上门配送。累计准备了12800份生活物资包,在今天上午发动网格员、村居干部、党员志愿者等人员陆续送到居民家中,每份物资可确保一户家庭约5天的用量。防范区内的每户家庭在完成两轮核酸检测后,每两天可指派1名家庭成员到商超、农贸市场等必要生活物资保障场所采购物资。另外,苍南县大米、食用油等物资储备充足,能充分满足市民的生活需求,请广大市民放心。
落实医疗需求保障。苍南县已建立“三区”管控人员的医疗救治体系,并在“看苍南”等媒体平台上公布了咨询电话,实行专人负责,明确各类人员的就医流程,解决“三区”群众的就医问题。对于危重症疾病的就医流程上,也分门别类制定了相应的医疗方案,确保每一位患者的就诊救治需求都能得到充分保障。
保持群众诉求渠道畅通。封控区、管控区共涉及网格249个,依托微网格,发动干部500余人,建立个性化需求服务群,第一时间将封控区、管控区网格内的个性化需求采集汇总,并落实处置。另外,苍南县已经在苍南发布上开通“战疫求助微平台”,市民在疫情防控期间遇到“急难愁盼”问题时,可通过已发布的平台链接或拨打12345进行求助。
问题二:针对目前疫情形势,在疫情防控方面苍南县下一步还有哪些具体举措?
苍南县委常委陈久喜:
针对接下来的疫情防控工作,苍南县将采取四方面措施,全力阻断疫情传播扩散。
加快推进灵溪镇二轮全员核酸检测。灵溪镇范围内已设置200个核酸采样点,派出3423名工作人员,目前核酸采样工作正在稳步推进。同时,发挥“苍南数字微网格”作用,加强核酸采样点现场管理,为群众的核酸检测提供更多方便和服务,确保应检尽检。
加快追踪流调溯源。结合上级疾控中心基因测序结果,进一步开展溯源分析,尽快查明传播链条,摸清传播途径,有针对性地阻断疫情传播。
持续优化社会服务。进一步畅通12345政务热线,发挥苍南发布“战疫求助微平台”作用,及时了解、回应市民关切,以有力度的措施、有温度的服务,在管控到位同时做好群众的生活保障及其他需求。
继续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举措。压实“部门、单位、属地、个人”四方责任,落实好学校、商超、农贸市场等涉及民生保障类公共场所的疫情防控工作,并根据疫情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新变化,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全力保障安全健康的社会环境。
问题三:这次有相当一部分居家健康观察和日常健康监测的人员,请问这些人员在此期间需要注意些什么?有哪些管理要求?
市疫情防控专家组组长、市疾控中心主任曾士典:
居家健康观察和日常健康监测人员,在解除健康管理措施前是有一些具体规定的。
居家健康观察人员主要要做到:居家健康观察期间赋黄码,非就医等必要情况不离家外出。确需离家外出的,须经所在村(社区)或单位批准,在做好个人防护前提下“点对点”前往,不得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必须单人单间居住,使用独立卫生间。在居家健康观察期间按规定接受核酸检测。一旦出现发热、干咳、咽痛等症状,应立即向社区报告。
日常健康监测人员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
控制活动范围,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参加会议、会展、旅游、聚餐等聚集性活动,不进入学校、托育机构、养老院、福利院等特定机构,不进入影剧院、歌舞厅、浴室、网吧等室内密闭场所,不开展线下教学、培训等活动。
外出时必须全程规范佩戴口罩,切实保持安全社交距离,原则上在结束日常健康监测前不离开所在县(市、区)。
日常健康监测期间按规定接受核酸检测。
同时这里需要强调,在居家健康观察期间,与其同一房屋共同居住人员,必须在居家健康观察的第7天做一次核酸检测,主要是及时排查感染的风险。
在这里也呼吁广大市民,如果被纳入居家健康观察和日常健康监测,要严格执行上述规定,主动配合当地疫情防控办和社区(村)工作人员管理,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落实公民责任,当好个人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共同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硬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