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1008003009069/2022-56628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发布机构 县教育局
生成日期 2022-03-02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苍南县教育局2021年度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思路

  • 发布日期:2022-03-02
  • 浏览次数:
  • 来源:苍南县教育局
  • 字体:[ ]


现将苍南教育2021年度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思路简要报告如下:

一、2021年度工作总结

(一)借政策东风,在抢抓发展机遇中展现新作为。积极向上争取共同富裕、山区26县及“省十二条”政策红利落地,先后赴省厅20余次,努力解决财政保障不足问题,争取到省厅专项资金5216万元。打通省内优质教育资源,与杭州学军中学、宁波镇海中学等10所学校签订合作办学协议,苍南中学与浙江大学达成战略合作。拓宽教师成长平台,10月份,34个省市名师工作室落户苍南,新增8个省特级教师工作室,经费由上级全额保障;浙师大在苍南开设1个教育硕士班。5月份成功举办浙江省乡村学校体育推进会,中国教育报、中国学校体育等多家主流媒体纷纷报道我县学校体育工作经验作法。入选全国家校共育数字化试验区,首批28所学校列入数字化试点校,入选浙江省大数据精准教学实验区,11月底,浙江省大数据精准教学实验区启动仪式将在我县举行。

(二)优教育供给,在布局调整及基础建设中增强教育获得感。一是深入实施教育PPP项目及“十百千”等工程,建成投用桥墩二小、县外国语学校二期,灵溪十中预计年底竣工,新增建筑面积49618平方米,新增中小学学位3202个;安排资金3500万元对首批21幢危旧建筑物进行改造。二是深化校网布局调整,完成撤并义务教育阶段学校11所,撤并钱库二高,灵溪中学及矾马桥四所高中全体师生搬迁至县三禾高中,实现四校融合发展,2021年苍南高考特殊招生控制分数线(原一段)上线人数 865人,上线率为 21.62%,较2020年增加74人,全县共有59名学子被C9高校录取,其中,苍南中学陈德胜同学被北大录取。三是强化公办园建设,实施14所公办园新(改)建工程,9月份建成投用11所公办园,新增公办园学位2700余个,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提升9.6个百分点。四是促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建成4对融合型教共体、14对共建型教共体、36对协作型教共体,推动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完成404个教室灯光照明标准改造,实现全县教室灯光照明标准改造全覆盖,超额完成15970套可调节课桌椅配置;完成500个教室空调配备。

(三)重内涵发展,在队伍建设及质量提升中打造高品质教育。一是强化党建引领,进一步完善学校议事制度,打造“清廉教育”,完成90所创建校评审验收工作,压实推进模范机关及清廉机关“两创建”。二是稳妥推进“双减”工作,完成全市首家学科类培训机构“营转非”登记,全县88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全部有序开展,压实“五项”管理,浙江教育报点赞苍南学校“双减”工作。三是推进现代化学校创建工作,4所学校(社区学校)通过省现代化学校评估,苍南中学通过省现场核查,民族中学通过网评;创成省一二级幼儿园12所。四是落实“五育并举”,精心组织满天星训练营系列活动,苍南队获2021年浙江省校园足球文化节“巅峰对决”冠军,学校足球队共获省市级奖20多项;开展全县班歌比赛、春天送诗等活动,不断丰富学生课后生活。五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持续做好未来名师培养工程,启动高端研修班,持续开展教育六大坛活动,深入实施教育人才培养三年行动计划;开展名师工作室活动159次,培养教师4770余人次,新增县市骨干教师363名,组织全体中小学教师业务能力测试,结果纳入教师发展性综合评价,激发教师不断提升业务水平;加大引才育才力度,教师考绩奖列入财政预算,实行考核结果与奖惩挂钩,完成招聘优秀师范生85名,其中研究生学历26名。六是守好安全底线,全面升级校园防控措施,落实“五个一律”等疫情防控常态化措施及师生全员核酸检测,累计检测达21余万人次,9月18日,温州市人民政府重点工作动态信息充分肯定苍南做法;强化校园安全管理,累计明察暗访学校(幼儿园)185所,发现整改问题79个,联合开展周边整治56余次,建成58所智安校园。

二、2022年工作思路

一是积极向上争取政策,凝聚教育发展最大合力。贯彻落实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及山区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等政策,细化“一县一策”向上争取任务清单,兑现政策红利,进一步规范教育人才流动工作,稳定山区26县教师队伍;提升职业教育办学和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重点培养适应苍南印刷、农业、核电、海洋渔业、旅游、护理、学前、康养等经济发展的职业技术人才,争取落实核电、渔业等相关服务专业中高职一体化办学;积极对接吉利新能源汽车产教融合基地落户苍南。推进灵溪五中、公办园建设等20个项目纳入中央教育强国计划,争取中央资金支持。

二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以2024年创成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和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为目标,对标对表补齐创建短板。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课堂教育效率;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持续做好小规模学校撤并工作,力争再撤并6所学校,进一步盘活师资力量;深化教共体改革,推进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精细化教学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施“初中壮腰”工程,引导普通高中实施分类办学特色发展。强化学前教育供给,谋划启动15所公办园建设项目,加大省一二级优质园创建力度,提升普惠园水平。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开展教师有偿带生专项整治行动,深化教师发展性综合评价系统平台的结果运用,多种渠道全面提升教师素养。充分发挥34个省市名师工作室引领辐射作用,继续推进教育人才培养三年行动计划,加大名师名校长培养力度,着力提升硕士及以上高学历教师占比;有序推进教育系统纪检综合派驻工作。

三是聚焦教育获得感,切实丰富教育发展内涵。深入贯彻落实“双减”政策,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行为,减轻学生校内作业负担及学生家庭负担,不断完善“双减”配套政策和设施。压实手机、作业、睡眠、读物、体质健康等五项管理,积极营造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深入推进全省大数据精准实验区及全国家校共育数字化试验区建设,总结提炼苍南经验;深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努力打造家庭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共建苍南样板。积极推进体育艺术试验区,以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县为平台,形成校园足球区域新样本,切实增强共同富裕背景下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