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1008003009008/2022-69836 | ||
组配分类 | 计划总结 | 发布机构 | 苍南县司法局 |
生成日期 | 2022-11-11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2022年,县司法局在市局有力指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开展“法助共富、法护平安”专项行动,为加快建设新时代浙江美丽南大门、全力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县域样板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一、2022年工作成效
(一)突出法治引领,全力推进新时代法治苍南建设
一是始终坚持党对法治建设的领导。常态化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贯彻“八进”活动,以集中宣讲、专家授课、线上直播等形式开展活动百余次。6月8日,顺利召开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县委书记、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主任张本锋主持会议并讲话,会议听取去年法治苍南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并审议通过《2022年法治苍南建设重点工作》等五个文件。10月9日,县委书记张本锋到县司法局开展专题调研指导,深入了解全县法治建设、律师行业和干部队伍建设等情况,看望慰问机关干部职工,并勉励全县司法行政系统锐意进取、真抓实干,抓紧抓牢法治一体建设。
二是持续助力深化法治政府建设。细化完善法治政府建设升级版“六大行动”任务清单,助力开展“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制定赋权乡镇法制联合审查制度,组建法制审核专家库。推进行政执法监督信息化建设,在灵溪、金乡、钱库等10地设立乡镇行政执法协调监督指导室。建立常态化行政执法争议协调裁定机制,会同县委编办等单位累计参与争议事项协调17次。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和行政执法质效评议活动,累计评查行政执法案卷221件。运用数字化执法监督平台做好案件风险线索处置,累计处置风险线索350条。
三是着力整治行政诉讼“两高一低”。召开府院、府检联席会议,在市行政败诉专项巡回指导下,透过法治督察、督纪联动等形式,并在原有的法治建设考核分值权重10分的基础上,专门单设行政诉讼败诉率工作考核分值,赋予权重5分。2022年,从全市6期督查通报反馈来看,我县从原来的9项骤降至目前的1项,在全市12个县市区排名第1。充分发挥行政复议的主渠道作用,有效推进行政诉讼案件发案量和败诉率“双下降”。全年新收行政复议案件338件,新收一审行政诉讼案件287件,比值1.17;一审行政诉讼案件败诉率7.31%,低于省市8%的控制目标,较去年败诉率7.81%,同比下降6.4%,全市排名位列第3;近两年来,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保持100%。创新“面对面”调处,将败诉风险预警材料直送被诉行政机关主要领导,直接上门“面对面”共商切实可行的化解方案,该做法得到张振丰市长的批示肯定。健全“裁执分离”案件可执行性研判机制,出台非诉行政执行案件“裁执分离”工作意见,累计向申请单位和执行单位发送函件57件。
(二)突出服务保障,全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是倾力打造“最美霞关·法治渔港”。不断深化“浙闽边界法治乡村走廊建设”和“浙闽海上矛盾纠纷联调中心建设”两项全省县乡法治政府建设最佳实践项目,倾力打造“最美霞关·法治渔港”。在霞关镇居民聚集点、游客集散地、渔港码头等处,因地制宜建设一批富有地方特色的“法治渔港”标志性元素,打造集“渔事涉法问诊室、休渔禁捕普法室、网开一面助矫室、渔鼓唱法会客厅、崇法倡廉修心馆、浙闽海上矛盾纠纷联调中心”等法治阵地群。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渔鼓为载体,创编法治特色渔鼓唱段,常态化开展特色普法活动。11月10-11日,司法部在我县主持召开的全国守法普法示范县创建工作调研会,我局作“法治渔港”专题汇报,司法部普法与依法治理局局长王晓光、省司法厅副厅长钱德海、市司法局局长卢斌等领导还赴现场调研,并给予充分肯定。目前,该项目入选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创新推进项目库,入围2022年全省县乡法治政府建设“最佳实践”项目复评和全省2022年度“十大普法影响力事件”预选名单。此外,《构建浙闽边界治理“五大机制”打造省际边界法治乡村走廊》也获得高兴夫副省长批示肯定。
二是服务保障苍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以“法助共富、法护平安”专项行动为抓手,聚集律师、公证等法律服务资源,护航苍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持续深化“千所联千会”活动,常态化开展“法治体检”,实现全县528家规上企业、限上企业法治体检全覆盖。贯彻落实省八个多跨制度工作,召开规范律师与司法人员接触交往行为工作推进会。开通线上平台“赋强通”,完成借款合同赋予强制执行效力公证全程在线“云办理”3件。开展司法辅助工作,办理执行和解中还款协议公证并赋予强制执行共15件,出具执行证书1件。全年累计办理各类公证7632件,其中涉外公证545件、涉港澳台民事类公证21件,公证收费454余万元。
三是完善山区县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组建浙闽边界苍南法律服务志愿团,深入边远山区开展法律援助志愿服务行、普法乡村行等活动,配备公共法律服务人工智能自助机,进一步优化法律援助便民服务。全年累计受理法律援助案件807件,解答法律咨询5780人次,挽回经济损失2339.21万元,为困难群众免除法律服务费500多万元。助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在全县中小学、亲子教育基地、留守儿童之家等地,集中开展青少年法治系列宣传活动,近7000名中小学生参与。有序推进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工作,全年申报国家级1个,创建省级13个、市级71个,矾山镇埔坪村成功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借助抖音、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原创非遗法治作品6个、普法短视频10个,其中原创作品《九年义务教育不可少》《安全无小事》获评温州市第四届“十大优秀公益普法抖音作品”,各平台播放量超830万,点赞数破5.1万,努力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三)突出除险保安,全力护航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是强化社区矫正领域监管。成功召开全县社区矫正委员会第一次全体(扩大)会议,成立苍南县社区矫正管理局,18个乡镇也实现社区矫正委员会全覆盖,村(社区)社区矫正工作站建设全面推进。细化落实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对象管控措施,重点研发暂予监外执行“康矫通”数字法治应用。目前,该项目已上线运行,并被列为全市司法行政系统“数字法治好谋划”,还作为全市唯一一个项目参加了全省司法行政系统“数字司法好应用”汇报会。借力电商直播风口,以教培结合助力安置帮教对象的工作信息得到省委办公厅录用,工作做法得到章月影副市长的批示肯定。强化“智慧矫正中心”实战化运用,全面开展社区矫正“大走访、大排查”活动。创新推出“四联四访”工作法,系统排查出“六涉”“六类”等重点人员24人,迅速落实领导包案、专班跟进,落实一人一策的管控方案,相关做法在全省社区矫正隐患排查整治专项督查活动视频部署会和全省“除险保安”视频巡回督查会上作交流发言。
二是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力度。择优选拔全县15名资深律师、司法鉴定人员,组建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团队,参与信访积案和社会疑难矛盾纠纷化解。截至目前,已为30多起信访案件和社会矛盾纠纷提供法律意见。开展“调解促稳定·喜迎二十大”矛盾纠纷调解专项活动,排查覆盖全县6423个微网格,做到矛盾纠纷排查“无盲区”。以党建引领“共享社·幸福里”为契机,在全县69个村社、小区打造“法治e站”,配备3名以上以调解员、法律顾问为主的专业团队,提供全天候法律服务。《郑某某等21人与刘某甲、刘某乙、刘某丁合同纠纷调解案》《赵某甲家属与杨某某、李某某道路交通事故纠纷调解案》成功入选司法部司法行政案例库。全年累计调处矛盾纠纷7142件,涉及金额39398.38万元,非正常死亡案件48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