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1008003009001/2020-22929 | ||
组配分类 | 发展规划 | 发布机构 | 县府办 |
生成日期 | 2020-03-24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直属各有关单位:
《苍南县新增万亩国土绿化行动方案(2020-2024)》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苍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0年3月24日
(此件公开发布)
苍南县新增万亩国土绿化行动方案(2020-2024)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新增百万亩国土绿化行动重大决策部署,持续推进国土绿化美化,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特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按照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思路,以创建森林城市(城镇)为抓手,充分挖掘潜力,大力实施山地、坡地、城市、乡村、通道、沿海“六大森林”建设,加快构建严格保护森林资源的治理体系,着力提升森林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森林日益增长的多元需求,为创建国家级森林城市强有力的生态支撑。
二、主要目标
力争到2024年底,全县新增造林5万亩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55%以上,基本建立布局合理、覆盖城乡、功能强大的森林生态体系。
三、重点任务
(一)推进山地森林建设。挖掘现有林地造林潜力,宜造则造、宜封则封、宜抚则抚,确保山地空间应绿尽绿。加快荒山荒地等规划造林地、困难造林地、造林失败地等地块的造林步伐,提高林地绿化程度。加大残次林、疏林地、一般灌木林的补植改造力度,积极促进生态修复。加强未成林造林地的抚育管理,促进早日郁闭成林。
(二)推进坡地森林建设。积极推进未利用土地、严重污染土地等宜林区域的造林绿化。在保护永久基本农田基础上,引导和鼓励各类经营主体因地制宜调整坡耕地种植结构,拓展绿化空间,增加森林植被。对立地条件相对较差、分布零散的地块,选择耐旱耐瘠薄、适应性强的乡土树种开展造林绿化;立地条件相对较好、连片集中的地块,引导发展木本油料、茶叶、干(水)果等经济林,提高土地综合效益。
(三)推进城市森林建设。建制城镇要扩大建成区核心片林规模,加宽河道、道路沿线绿化带,提高公园广场、生态停车场等公共设施绿地中乔木林比重。加强城市新区和工业园区绿化,利用好拆违和改造土地,有效增加森林面积。加强城市周边森林建设,打造以森林为主体的郊野公园,注重自然生态性和观赏性,进一步发挥生态及观赏效果。加大城郊、城镇森林建设力度。
(四)推进乡村森林建设。持续推进“一村万树”行动和森林乡村建设,突出“身边增绿”,利用好村庄闲散土地、荒山荒滩等宜林地块,大力建设道路风景林、河道生态林、“四旁”果木林、农田防护林、公园休闲林,不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推进农田林带林网、片林建设,增加森林面积。对村庄周边的荒芜山地,要尽可能种上乔木树种,积极发展乡土树种和珍贵树种,提高景观水平,实现绿化成林。
(五)推进通道森林建设。着力建设以森林为主体,实现区域生态空间互联互通的生态廊道。结合“四边三化”,推进公路、铁路沿线森林建设,重点加大国省道、高速公路、主要县乡道两侧森林新建、加宽和提升改造力度,构建生态保护网络。切实抓好城市出入口、交通枢纽、高速公路服务区等重要节点区域的森林建设,打造精品亮点。大力开展美丽河湖建设,采取新造补植、封育改造等综合措施,培育以阔叶林为主的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加快通道沿线可视范围内的废弃矿山、露天矿山的边坡复绿和景观修复。
(六)推进沿海森林建设。加强“168黄金海岸线”沿线森林资源保护和培育。以抵御台风等自然灾害为重点,大幅增加沿海森林资源,构建功能强大、结构稳定的沿海基干林带。对灾损和老化的基干林带进行更新修复,缺株断带的进行补植改造,功能尚未充分发挥的进行加宽加厚,实现基干林带总宽度不少于100米。以临海一面坡为重点区域,对灾损和残次林进行补植改造,全面提升岩质基干林带的林分质量和防护功能。在宜种海涂发展耐盐碱树种,在沿浦湾积极发展以红树林为主的消浪林带,培育红树林森林群落。
四、管控措施
(一)严格实施使用林地占补平衡管理机制。按照“生态优先、先补后占、增减挂钩、持续利用”的原则,实行使用林地占补平衡管理,确保林地保有量不减少。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要建立补充林地资源库并与国土空间规划相衔接,统一上图入库管理。
(二)严格执行森林采伐限额调控管理制度。从严控制公益林更新采伐,省级以上公益林只准进行择伐更新。引导人工商品林采伐方式转变,人工商品林原则上皆伐量不得超过主伐总量的50%。农田防护林、护路护堤护岸林、城镇林木的更新采伐,原则上不进行皆伐更新。
(三)强化林业执法监管。全面建立“天上看、地上查”和“分级负责、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监管长效机制,及时发现与打击各类毁林开垦、侵占林地、乱砍滥伐等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行为,切实巩固林业生态建设成果。
(四)精准提升森林质量。全面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加快构建健康稳定、优质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要建立和完善森林经营规划体系,督促和指导各类经营主体编制和执行森林经营方案。坚持因林施策、因地制宜,实施森林抚育和林相改造工程,针对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的林分特征,科学采取抚育间伐、补植改造、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等措施,着力优化森林结构,提高森林质量和效益。
五、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国土绿化行动任务纳入县对乡镇考绩重要内容,把新增万亩国土绿化行动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1+5”重点项目,加大推进力度。制定具体政策措施,加大投入,实行挂图作战和闭环管理,确保顺利推进。各乡镇要认真研究制定年度实施计划,分解目标任务,切实将任务落实到具体年度、山头地块和责任人员。充分发挥村级组织作用,动员广大群众植树造林护林。
(二)强化部门协同。县绿化委员会各成员单位要加强协作、密切配合,合力推进新增万亩国土绿化行动。县林业事业发展中心要统筹协调,健全工作机制,加强技术指导,及时研究协调组织实施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县发改局要结合国家、省、市重大战略,在发展规划、项目审批等环节,积极推进一批森林生态项目。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要强化国土空间规划保障,高标准实施生态修复项目,严格执行森林资源总量增减挂钩调控管理;加强海域滩涂绿化。县财政局要完善绿色奖补机制,加大财政投入。县农业农村局要积极引导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推进高标准农田林网建设,优化乡村人居环境。县住建局、县交通运输局、县水利局等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城市(城镇)绿化、通道绿化、河道绿化,切实增加森林面积。灵溪镇、县城市建设中心、县工业园区建设中心等单位要积极增加核心区片林规模,不断提高城市绿量。教育部门和共青妇等群团组织要加强宣传发动,积极营造全社会爱绿、护绿的浓厚氛围。
(三)加强技术指导。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实施科学造林。县林业事业发展中心要强化技术指导服务,强化造林抚育全过程监管,确保绿化质量。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强化科技支撑,加快砾石地、盐碱地、滩涂等困难地造林技术研究,加大珍贵树种、乡土树种和经济树种选育推广,加强林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加强种苗供应保障,推进良种造林、赠苗造林,鼓励使用2年生以上容器苗造林。
附件:苍南县新增万亩国土绿化行动任务分解表
附件
苍南县新增万亩国土绿化行动任务分解表
单位:亩
乡 镇 | 总任务 | 其中2020年 |
全 县 | 53000 | 14400 |
灵溪镇 | 4100 | 750 |
藻溪镇 | 3300 | 1150 |
宜山镇 | 450 | 100 |
钱库镇 | 700 | 100 |
望里镇 | 500 | 100 |
金乡镇 | 1200 | 300 |
炎亭镇 | 900 | 300 |
大渔镇 | 550 | 100 |
桥墩镇 | 7000 | 1550 |
莒溪镇 | 900 | 200 |
矾山镇 | 4100 | 2850 |
南宋镇 | 2300 | 750 |
赤溪镇 | 7900 | 1450 |
凤阳乡 | 2500 | 950 |
马站镇 | 3800 | 1250 |
霞关镇 | 6500 | 1150 |
沿浦镇 | 4200 | 850 |
岱岭乡 | 2100 | 5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