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1008003009064/2017-17189
组配分类 应急管理 发布机构
生成日期 2017-04-24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赤溪镇突发事件及舆情危机应对方案》

  • 发布日期:2017-04-24
  • 浏览次数:
  • 来源:苍南县
  • 字体:[ ]

 

 赤溪镇突发事件及舆情危机应对方案

1总则

1.1编制目的

  突发事件舆情应对是突发事件处置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指导全镇科学开展舆情应对工作,有效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事件舆论危机,及时、准确发布有关信息,澄清事实,引导舆论,最大限度地避免和消除突发事件给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维护政府形象,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文件,制定本实施方案。

1.2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全镇层面各类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中的舆论危机的应对工作、镇属各单位各类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中的舆论危机的应对工作。

  有关安全生产及灾害事故(突发事件)、群体性突发事件、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的综合处置,按照相关突发事件综合处置预案及实施方案执行。

1.3分类分级

  本方案所称突发事件舆论危机是指由于安全生产及灾害事故(突发事件)、群体性突发事件、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等各类突发事件,引发社会公众、媒体、网民对相关事件或整体发展的普遍关注,在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各类媒体及社会公众中,持续出现或突然出现针对我镇的负面舆论,对全镇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带来明显不良影响的紧急事件。

突发事件舆论危机分级:

(1)重大突发事件舆论危机(I级)。主要指由重大突发事件引发,在中央、省市主流媒体和主流网络媒体中出现对我镇明显不利的报道,对政府部门决策、经济发展、社会稳定重要工作产生严重不良影响的紧急事件。

(2)一般性突发事件舆论危机(II级)。主要指由一般性突发事件引发,在县级地方媒体、社会公众媒体和个人网络媒体持续出现对我镇明显不利的报道和言论,对政府部门决策、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产生较大不良影响的紧急事件。

2工作原则

2.1居安思危,预防为主

  坚持预防为主,增强风险意识、忧患意识,保持对突发事件舆情的敏感和警惕,建立完善舆情预判机制和突发事件舆论应对预案,强化舆情管理基础工作做好突发事件的预防和舆论危机应对的准备工作。

2.2统一领导,分级处置

  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的应急管理体制。一般性突发事件舆论危机,由镇宣传办负责指挥处置,报分管领导,相关社区、村、部门单位负责实施应对措施。重大突发事件舆论危机,由镇突发事件应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挥处置,镇宣传办协调相关部门和单位负责实施应对措施。上级政府部门已经成立应急指挥机构的,服从上级应急指挥机构的统一领导。

2.3快速反应,协同应对

  加强突发事件舆论危机指挥体系和现场应急处置队伍建设,完善信息报告和联动协调机制,形成突发事件舆论危机应对工作合力。事件发生后,要力争在第一时间赶赴突发事件现场,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第一时间引导舆论。快速形成处置方案,迅速开展应对工作,最大限度避免或减少公众猜测和新闻媒体的不准确报道,掌握新闻舆论的主动权。

2.4统一口径,尊重事实

  加强信息发布组织协调和归口管理,严肃新闻发布工作纪律,统一信息管理渠道和途径,建立和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规范信息披露和新闻发布。信息发布要坚持以事实为依据,客观反映事实真相。未经授权或批准,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发布信息。

2.5加强沟通,正面引导

  保持与新闻媒体、社会公众的沟通联系,准确发布政府权威信息,有效引导新闻舆论。发生突发事件时,要从有利于社会稳定大局、有利于突发事件处置、有利于经济发展的角度,及时客观披露事件发展情况,快报事实,慎报原因,争取媒体和公众的理解和谅解,最大限度减小事件影响,有利于事件的妥善处置。

3组织体系

  镇突发事件应对工作领导机构同时是镇突发事件舆情危机应对工作的领导机构。镇党委宣传办是突发事件舆论危机处置工作的具体指导和组织协调机构;必要时,请上级主管部门参与指导有关工作。

4工作程序

4.1响应处置程序

(1)I级(重大突发事件舆论危机)响应处置程序:

程序

现场

1

第一时间向上级报告

第一时间向主要领导报告

2

启动重大突发事件处置预案

启动重大突发事件处置预案

3

启动I级舆论应对机制

启动I级舆论应对机制

4

成立现场舆论应对指挥组织

成立领导小组第一时间赶赴突发事件现场

5

及时处置现场有关标识

成立舆论应对工作组

6

加强现场员工教育管理

明确镇信息发布体系

7

加强现场记者采访管理

新闻发言人赶到第一现场

8

研究具体应对方案

研究具体应对方案

9

明确现场信息发布体系

与上级舆情管理部门沟通

10

与现场重点媒体进行沟通

与现场重点媒体进行沟通

11

与新闻管理部门沟通

处置重点负面新闻报道

12

统一信息发布口径

确定信息发布口径

13

统一发布有关事件权威信息

统一发布有关事件权威信息

14

持续向上级报告现场动态

组织网络评论员开展舆情监控和正面舆论引导

15

积极引导现场记者离场

对事件舆情进行阶段性评估

16

做好必要的后续工作

必要时启动延伸应对方案

17

总结并改进舆情管理工作

总结并改进舆情管理工作

(2)II级(一般突发事件舆论危机)响应处置程序:

程序

现场

1

第一时间向上级报告发生事件

第一时间向主要领导报告

2

启动II级舆论应对机制

启动II级舆论应对机制

3

成立现场舆论应对指挥组织

镇宣传办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赶赴突发事件现场

4

及时处置现场有关标志

指导社区、村居、部门单位研究应对方案

5

加强现场员工教育管理

必要时镇主要领导赶到第一现场

6

加强现场记者采访管理

与有关媒体进行沟通

7

明确现场信息发布体系

处置重点新闻报道

8

统一信息发布口径

确定信息发布口径

9

统一发布有关事件权威信息

统一发布有关事件权威信息

10

积极引导现场记者离场

对事件舆情进行阶段性评估

11

做好必要的后续工作

做好必要的后续工作

12

恢复常规舆情管理状态

恢复常规舆情管理状态

4.2预测与预警

  镇宣传办、各社区、村居、有关部门和各单位要持续关注社会媒体和网站、微博、论坛等网络媒体对我镇的报道和言论,要定期开展舆情分析、风险评估和危机预测,对可能发生的舆论危机,提出舆情风险警示。

4.3信息报告

  凡发生可能造成社会影响和舆论关注的各类事件,均要以电话、书面等形式第一时间报告镇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如有必要向上一级舆情管理部门请示。应急处置过程中,要及时持续报告有关情况,突发事件新闻舆论应对要做到早介入、早沟通、早控制。

4.4启动预案

  发生可能引发舆论危机的各类突发事件后,镇委、镇政府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同时,自动启动突发事件舆情应对预案,镇宣传办负责组织部署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中的舆情应对和新闻发布工作。

4.5现场指挥

  发生突发事件后,事件有关单位及现场组织应将舆论处置纳入突发事件处置整体框架,迅速部署、科学应对。发生一般突发事件,事关社区、村居、有关单位应及时赶赴现场,组织开展舆论应对工作,镇宣传办要加强对应对工作的指导。发生重大突发事件,镇分管领导、新闻发言人及宣传办负责人连同事关社区、村居、有关单位负责人应及时赶赴现场,组织开展舆论应对工作。

4.6应急处置

  发生突发事件后,现场负责人要加强与媒体和记者的沟通联系,力争使媒体向正面宣传。对已经发表的严重歪曲事实、对政府形象产生极大负面影响的报道,要迅速联系新闻单位主管部门进行处置。

4.7采访管

  发生突发事件的单位、项目、事关社区、村居,要加强对各类媒体记者的采访管理,在现场设立媒体记者接待处,指定专门工作人员,严格审核登记采访记者的有关证件。对没有法定记者证和新闻单位采访证明的一律不接受采访,防止各类新闻欺诈。要按照事件调查处理组的统一要求,做好社会媒体的采访接待工作,对媒体记者针对突发事件的采访,一般应要求记者提交书面采访提纲,在进行认真分析准备后,决定是否接受采访。同意接受采访的,要妥善安排好采访事宜,由指定的现场新闻发言人,按照统一口径介绍情况,不得随意发布信息,不得随意让媒体记者进入现场采访。采访结束后,现场负责人或有关单位领导要继续与新闻记者保持联系,掌握报道内容,防止出现影响政府形象和信誉的负面报道。非组织指定人员,不得接受新闻媒体采访。发现有记者私自进行采访的,应及时向宣传办报告并作引导。

4.8信息发布

  要按照谁主管谁发布的原则,科学制定突发事件的信息发布方案,在统一指挥和调控下,有序地进行信息发布。发生足以引起社会关注的事件发生后,可首先向社会发布简要信息,随后发布初步核实情况、应对措施和防范措施等,并根据事件处置情况做好后续发布工作。要形成统一的、组织认可的事件情况材料,由新闻发言人或现场临时新闻发言人等专门的信息发布人员,通过举行或参加新闻发布会、公告、授权发布、向媒体提供新闻通稿、接受记者采访等适当形式发布信息。召开新闻发布会的,要事先拟定新闻发布主题、新闻发布方案、发布内容、研究记者提出的问题,并根据问题及相关资料拟定答问口径,报主要领导审批后发布。信息发布应当及时、准确、客观、全面,不得越权发布,不能多头发布。突发事件的新闻发言人,可由新闻发言人担任,也可根据突发事件性质由发生单位的领导、分管业务领导或负责事件处置的业务部门负责人担任。

4.9网络评论

  已经在互联网上产生较大负面影响的新闻危机,要组织网络评论员通过政府网站、微博权威发布以及网友名义进行网上评论,通过发帖、跟帖,参与讨论、参与投票等形式,说明事件真相,形成主流声音,消除负面舆论影响。

4.10舆情通报

  要建立舆情通报制度。发生突发事件时,发生社区、村居、部门单位要迅速向上级单位报告,镇宣传办要迅速研判向镇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上级部门报告情况。发生重大突发事件的,在镇委同意后,要及时向上级新闻主管部门通报情况。发生涉及群众利益的突发事件时,要及时向有关群众通报情况,切实保持群众思想稳定。

4.11后期处置

  突发事件舆论危机得到初步控制后,要持续对舆情状况进行跟踪,密切关注新的问题和新的情况,避免舆情出现反复。必要时要利用好第三方机构或有关专家学者的评价和言论。要逐步加强正面宣传力度,积极引导舆论关注焦点。

4.12总结评估

  在舆论危机得到有效处置后,要对舆论危机进行全面总结,对舆论危机发生和处置的过程进行梳理,对危机产生的直接原因和深层次原因进行分析,对危机应对工作的组织、执行效果进行评估,总结应对工作的经验和不足,完善突发事件舆论危机处置工作预案,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舆情管理工作。

5应急保障

5.1资金保障

  要为突发事件舆论应对工作提供必要的信息化工作手段和设施,应将突发事件舆论应对工作必需的资金列入政府的预算予以保障。

5.2人员保障

  要配备突发事件舆论应对的工作机构和人员,加强新闻宣传干部队伍建设,加强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要加强新闻宣传和舆论应对专业培训,定期举办培训班,有计划、有重点地组织新闻发布应急演练,不断提高新闻宣传和舆论应对工作能力。

6附则

6.1本实施方案由镇宣传办负责解释。

6.2本实施方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