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苍南  > 苍南概况  > 苍南金名片

中国四季柚之乡

  • 发布日期:2010-01-30
  • 浏览次数:
  • 字体:[ ]

苍南县四季柚源于本县马站镇,据苍南县马站镇下魁村《周氏家谱》记载:“周大川字之祯(公元1698-1780年)曾任四川省中军副府和千总任职期间回家探亲时,带回几个抛(柚),食后弃籽庭园,种苗自然长出,尔后逐渐被当地殷户繁育作庭园珍品栽培,再经当地农户选育而得。”苍南四季柚形成于260年前的清代乾隆年间,因一年四季开花结果,故称 “四季柚”。二十世纪30-40年代,四季柚栽培渐盛,在马站镇及周边乡镇己有零星或小面积成片种植,约5000株(150亩)。二十世纪60-70年代,曾出现较大规模集中连片发展,但由于农村土地使用权的不断变更,农村建房毁柚及缺乏栽培管理技术等原因,使四季柚生产几经发展而又几度夭折。至1985年,全县权保存四季柚3000株(100亩),总产量不到50吨。

1985年,苍南四季柚被国家农业部评为全国优质水果奖后,引起了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七·五”期间,我县一手抓优株选育,一手抓基地建设。选出优良单株7个,建立母本园70亩,繁育优株苗木,并重视扶持集中连片发展基地,鼓励农民进行适度规模经营,组建了“苍南县四季柚开发中心”和“苍南县四季柚开发总公司”等,指导基地建设和产品加工销售。据2003年5月份调查统计,全县共有四季柚93万株,种植面积为3.1万亩,挂果面积约2.5万亩,年总产量1.5万吨,年产值为7500万元。

苍南四季柚外观美、肉脆、果汁量多、甜酸适度、香味浓郁、无核,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较高的保健、药用价值,且耐贮藏运销。曾于1985、1989年两届获国家农业部优质水果奖;1990年以来连续4次获全国柚类金杯奖;1995年获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1991、2002年两次被国家农业部授予“绿色食品”称号,1999、2001年两届被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确认为“中国名牌”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