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苍南  > 苍南概况  > 苍南百家姓

60、华 姓

  • 发布日期:2008-06-28
  • 浏览次数:
  • 字体:[ ]

 

60、华 姓

 

华姓始祖——华督

 

春秋时,华督(《集解》服虔曰:华督,宋戴公之孙)任宋国太宰,自立为华氏。华姓后裔尊华督为始祖。

 

渊源

 

华姓起源与演变华姓由于没有进入“中国一百个大姓”行列,致可供考证的历史资料匮乏,又没有流传的史稿以资借鉴,仅凭《姓氏寻源》(清张澍编纂)之说,也同样缺乏翔实的史料可供佐证。为了理清华氏渊源,不揣固陋,查考《史记》和各家之说,认为应属宋微子后裔,以期抛砖引玉,求证于专家、学者。

《史记·宋微子世家》(卷三十八)载:“微子开(原名微子启,避汉景帝刘启之讳,改为微子开)者,殷帝乙之首子,而纣之庶兄也。周武王克商后崩,成王少,周公旦代行政当国,管蔡疑之,乃与武庚作乱,欲袭成王、周公。周公既承成王命,诛武庚,杀管叔,放蔡叔,乃命微子开代殷后,事先祀,作微子之命,以申之国于宋。微子开卒,立其弟衍,是为微仲;微仲卒,子宋公稽立;宋公稽卒,子丁公申立;丁公申卒;子滑公共立;湣公共卒,弟炀公熙立;炀公即位,湣公子鲋祀弑炀公而自立,是为厉公;厉公卒,子厘公举立;厘公卒,子惠公间见(音古)立;惠公卒,子哀公立;哀公元年卒,子戴公立;戴公卒,子武公立,武公卒,子宣公力立;宣公卒,弟和立,是为穆公;穆公卒,立兄宣公子与夷,是为殇公。时华督为太宰(《集解》服虔曰:督,戴公之孙)。”尔后自立为华氏,即华姓始祖。

 

华姓郡望

 

武陵郡。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置。治所在义陵(今湖南省溆浦县南)。相当于今湖北省西南部、湖南省沅江以西、贵州省东部及广西三江一带。

 

苍南华姓迁徙

 

华姓迁徙与演变  据苍南各地《华氏宗谱》记载,入迁苍南的华姓,基本上是明洪武十八年(1385)入迁蒲城始迁祖华崑苗裔。今将收录部分迁徙列明于下,以供考证。

蒲城华姓  始迁祖华崑,字观音,号永源府君,系江苏无锡派华诠六世孙,华友直玄孙,华琇曾孙,华晞晋之孙,华汝彪之子。其祖父华晞晋于元季任温州路判官。时值方国珍割据江南,而不得归,遂家于平阳官桥。华崑于明洪武十八年(1385)由平阳官桥入迁来此定居。元配尚氏,继配赵氏,三配厉氏,生子华佛庆,配贡氏,生子二:华宁、华承文(分居三十都五岱山)。华宁配施氏,生子三:叠山、云衢(又名云山)、吉山。繁衍成族,后裔分居沿浦下在溪口,城门,云亭小湖、木林三门江、南堡岭、林车垟、管垟、灵溪韩头桥,宜山都口,炎亭崇家岙和平阳县万全郑楼,瑞安县十七都阁巷,乐清县三江岙,玉环县楚门、后湾,以及福鼎县桐山等地。

五凤华姓  始迁祖华承文,系华崑之孙,华佛庆次子。由蒲城徙居福建汀州府上杭县白沙里华家胜,转迁泉州府同安县五峰,再迁平阳县三十都五岱山(今苍南县五凤乡)定居。配张氏,生子四:德清、德元、德育(居泉州)、德仁(居泉州)。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县内外各地。

云亭小湖华姓  始迁祖华日奎,字文若,系华叠山玄孙,华一统曾孙,华良士之孙,华彪嘉长子。于何时由蒲城入迁来此定居不详。配姚氏,生子三:如松、如梓、如杞。繁衍成族,后裔分居沿浦厦材溪口等地。

沿浦厦材(下在)溪口华姓  始迁祖华宥(17231798)(注:清乾隆没有戊午年,应是嘉庆三年戊午,请更改),名彭年,字志邃,系华彪嘉玄孙,华日翼曾孙,华如梓之孙,华伯之子。于清乾隆年间由云亭小湖入迁来此定居。配王氏,生子三:斯治、斯隲、斯玺。繁衍成族,后裔分居繁枝西垟坡等地。

城门华姓  始迁祖华如汉(17061789)、华如英(17121771)、华如金(17171782)、华如增诸兄弟,系华孚嘉之孙,华日萤之子。于清乾隆年间由蒲城入迁来此定居。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县内外各地。

灵溪韩头桥华姓  始迁祖华存智,系华从周四子。约于清康熙年间由瑞安县入迁来此定居。配陈氏,生子四:有盛、有泰、有清、有安。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县内外各地。

宜山都口华姓  始迁祖华炳秀(1658?),系华从周五子。于清康熙年间由瑞安县入迁来此定居。配林氏,生子二:君恩、启麟。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平阳县万全鲍垟以及宁夏等地。

繁枝西垟坡华姓  始迁祖华允年,系华青山之子。何时由沿浦下在溪口入迁来此定居不详。配王氏,生子三:怀森(继叶姓)、怀坤、怀强(继叶姓)

云亭南堡岭管垟华姓  始迁祖华日成(16921773),字章若,号纳斋,系季房华孟嘉嗣子(华观嘉次子)。于清康熙年间由蒲城入迁来此定居。元配周氏,次配袁氏,三配林氏,生子二女三:华封、华棠。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县内外等地。

沿浦下埠头华姓  始迁祖华岳(16941782),系季房华一钦派下。于清康熙年问由蒲城入迁来此定居。配徐氏,生子二:华协、华怜。繁衍成族,后裔华业圃、华业樵分居台湾省台北市,华业植分居北京市等地。

云亭南堡岭华姓  始迁祖华日龄(1681?),字永若,于何时由蒲城入迁来此定居不详。生子二女二:如濛、如谅。

云亭木林山门江华姓  始迁祖华象锳(16781722),系季房派华骏嘉长子。于清康熙年间由蒲城入迁来此定居。配徐氏,生子华昂。

云亭南堡岭林车垟华姓始  迁祖华斯楷(180l1848),字模匡,约手清道光年间由蒲城入迁来此定居。配郑氏,生子二:克复、克钊。

矾山福德湾华姓  始迁祖华业禹(19101982),于民国年间由蒲城入迁来此定居。配朱氏,生子七:允浮、允明、允贵、允生、允续、允程、允庆。

炎亭崇家岙华姓  始迁祖华圣,系瑞安县四十七都东坑华立明派下。何时由瑞安县入迁来此定居不详。

苍南县华姓人口

 

苍南华姓人口发展史  苍南原属平阳县,于1981年从平阳析出建县。

199071零时,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统计,全县华姓在籍血缘人口为3074人,占全县总人口O31%,分布全县45个乡镇,列表于下:

 

苍南县分乡镇华姓(1990年)人口统计表

乡镇名称

人数

乡镇名称

人数

乡镇名称

人数

乡镇名称

人数

蒲城乡

1209

沿江乡

1

赤溪镇

4

魁里乡

53

云亭乡

364

桥墩镇

6

中墩乡

1

新安乡

1

霞关镇

37

观美镇

2

信智乡

1

灵江镇

2

澄海乡

16

黄檀乡

2

埔坪乡

3

渎浦乡

1

项桥乡

1

五凤乡

131

南宋乡

6

江山乡

134

沪山乡

1

沿浦乡

420

南堡乡

3

舥艚乡

2

浦亭乡

3

南坪乡

18

宜山镇

20

石砰乡

1

对务乡

1

城门乡

51

铁龙乡

3

藻溪镇

4

金乡镇

35

岱岭乡

5

凤江乡

4

繁枝乡

1

矾山镇

12

括山乡

3

云岩乡

7

 

 

龙港镇

162

凤池乡

3

马站镇

185

 

 

灵溪镇

145

碗窑乡

5

渔寮乡

5

 

 

 

 

 

 

苍南县(2005年)华姓人口

 

2005年,据县公安局人口资料统计,全县华姓在籍血缘人口为3267年,每平方公里有2.68人,占全县总人口0.3%,名列全县第60位,分布全县28个乡镇,其中千人以上的有蒲城乡,今按乡镇人口多少序数列表于下:

 

乡镇名

人数

每平方公里人数

部分行政村或自然村分布

蒲城乡

1298

144.22

城东、城西、城南、城北

沿浦镇

770

22.65

沿浦街、二十亩、牛乾华宅

灵溪镇

338

3.91

下东垟、县城、古磉东埠

马站镇

268

7.44

街路

龙港镇

181

2.18

街路

五凤乡

157

5.41

思居、

霞关镇

68

1.97

街路

金乡镇

41

0.94

城内

宜山镇

41

3.18

都口

矾山镇

34

0.64

福德湾

桥墩镇

13

0.16

独立户、妇女嫁入

南宋镇

9

0.41

独立户、妇女嫁入

岱岭乡

8

0.4

独立户、妇女嫁入

藻溪镇

5

0.07

妇女嫁入

云岩乡

5

0.38

妇女嫁入

观美镇

4

0.09

妇女嫁入

凤池乡

4

0.28

妇女嫁入

渔寮乡

4

0.23

妇女嫁入

赤溪镇

3

0.06

妇女嫁入

新安乡

3

0.36

妇女嫁入

浦亭乡

3

0.11

妇女嫁入

括山乡

2

0.08

妇女嫁入

钱库镇

2

0.09

妇女嫁入

舥艚镇

2

0.11

妇女嫁入

凤阳乡

1

0.05

妇女嫁入

中墩乡

1

0.10

妇女嫁入

石砰乡

1

0.10

妇女嫁入

垟乡

1

0.05

妇女嫁入

 

 

苍南华姓人物

 

据民国《平阳县志、选举志》、《平阳县志·人物志》和蒲城《华氏宗谱》记载,收录全县明、清时期人物16人,其简介如下:

华吉山,蒲城城内人。明末贡生,诰封微仕朗。

华一鹏,蒲城城内人。明万历太学生,官天津卫经历。

华良谋,蒲城城内人。清初官杭州于潜县训导。

华日昕,蒲城城内人。清初贡生。

华伯安,蒲城城内人。清乾隆国学生。

华文漪,蒲城城内人。清嘉庆六年拔贡生。乾隆、嘉庆间

平阳县杰出诗人。著有《逢原斋文抄》四卷、《逢原斋诗抄》三卷及《咫闻录》等。

华栋,蒲城城内人。清诸生。善隶书兼画兰竹。著有《九松轩诗稿》。

华三明,蒲城城内人。清代官登仕郎。

华宽森,蒲城城内人。清代登仕郎。

华良杰,蒲城城内人。清代贡生。

华日翼,蒲城城内人。清代恩封迪功郎。

华善继,蒲城城内人。清代官吏部候选。

华良相,蒲城城内人。清代官吏部候选。

华希询,蒲城城内人。清乾隆国学生。

华金门,蒲城城内人。清代官杭州仁和县丞。

华良钰,蒲城城内人。清代附贡生。

 

附录

 

根据《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记载,历史上华姓名人有:春秋宋国华督,宋戴公孙,官太宰(宰相);华元,华督曾孙,官大夫;华亥,宋国人,宋平公时,代兄为右师;华费遂,宋国人,宋元公时官大司马。战国有华阳太后,秦人,庄襄王母,始皇祖母,初为夫人,孝文帝立为后,子楚即位为庄襄王,尊为华阳太后。秦代有华毋伤,齐王田广将,官车骑将军。两汉有西汉华毋害,立有战功,封为终陵侯;东汉华佗,沛国谯人,著名医学家;华松,字爱卿,年十五,从丁恭学《公羊严氏春秋》,官司隶校尉。三国有华周,魏平原高唐人,官黄门侍郎、常州太守;华歆,魏平原高唐人,官豫章太守、曹丕即王位,拜相国,封安乐乡侯;华融,吴广陵江都人,官侍中左将军;华,江苏武进人,领右国史,封徐陵亭侯。西晋有华彻,平原高唐人,官为左著作郎;华表,平原高唐人,官尚书,封观阳伯,拜太子少傅、太常卿;华轶,平原高唐人,官散骑常侍、江州刺史;华峤,平原高唐人,官散骑常侍、典中书著作,封乐乡侯;华混,平原高唐人,官侍中、尚书;华廙,平原高唐人,官尚书令,封观阳公。东晋有华恒,平原高唐人,尚武帝女,拜驸马都尉。南北朝有华皎,陈晋陵暨阳人,梁时官尚书比部令史,人陈,历武帝、文帝、废帝三朝,官相州刺史。五代有华温琪,宋州下邑人,官检校工部尚书。宋代有华岳,池州贵池人,官殿前司官属;华镇,浙江会稽人,官朝奉大夫、知漳州军事;华初平,浙江会稽人,官太 博士。明代有华云,江苏无锡人,官南京刑部郎中;华钥,江苏无锡人,官兵部郎中;华峦,湖广蕲州人,官翰林院编修;华津,江苏无锡人,官山西布政司右参政;华昶,江苏无锡人,官韶州知府,福建左布政使;华钰,江苏镇江人,官荆州推官;华爱,浙江鄞县人,官桂林知府;华高,和州人,积功官行省平章政事,洪武初封广德侯;华理,江苏无锡人,官光禄寺署丞;华敏,南京锦衣卫军馀,景泰三年,上书极言内官十大祸害;华察,江苏无锡人,官翰林侍讲学士,掌南京翰林院;华清,湖广应城人,官苏州府推官;华士瞻,河南偃师人,官湖广右布政使;华元禔,苏州无锡人,官新郑知县,以治最擢御史;华云龙,安徽定远人,官都督同知,兼燕王左相,封淮安侯;华允诚,江苏无锡人,官吏部员外郎;华仲贤,湖广蕲州人,官常州知府、福建左布政使;华敦复,江苏无锡人,官严州知府、四川布政使;华善继,江苏无锡人,官浙江布政司都事。清代有华显,满洲正红旗人,官川陕总督;华胥,江苏无锡人,画家;华銈,浙江元和人,画家;华淞,江苏无锡人,书法家;华嵓,福建上杭人,为扬州画派代表之一,诗亦古质兼工书,时称三绝;华善,满洲镶黄旗人,官甘肃巡抚;华谦,江苏无锡人,画家;华聘,满洲正黄旗人,官镶红旗蒙古副都统;华长发,江苏无锡人,诗人;华希闵,江苏无锡人,举博学鸿词,不赴试,官泾县训导;华浣芳,江苏无锡人,诗人;华瑞潢,江苏无锡人,官台州知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