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1008003009058/2008-16935
组配分类 应急管理 发布机构 钱库镇
生成日期 2008-06-10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苍南县括山乡防汛预案

  • 发布日期:2008-06-10
  • 浏览次数:
  • 来源:苍南县
  • 字体:[ ]

苍南县括山乡

 

 

括山乡人民政府

二〇〇八年四月编

 

 

  一、括山乡防汛预案--------------------------------(1)

  二、括山乡防汛抗台指挥人员名单-------------------(13)

  三、括山乡各村应急抢险小分队名单---------------(15)

  四、括山乡防汛抗台民兵应急分队队员名单---------(1)

  五、括山乡防汛防台情况调查表----------------------(2)

  六、岭脚(上、下)水库下游应急疏散人员安排---------------------------------------------------------(3)

  七、西括水库下游疏散人员安排表-------------------(4)

  八、坑口水库下游疏散人员安排表--------------------(5)

  九、沿溪低洼地带应急疏散人员安排表-------------(6)

  十、各水利工程负责人名单----------------------------(7)

括山乡防御洪(潮)台预案

  一、概况

  1、地理环境

  括山乡地处苍南县东南部,位于东经120°35´,北纬27°26´,辖区东与金乡镇,南与大渔镇、龙沙乡、西与望里镇、北与钱库镇相邻。

  辖区地势西高东低,西部为低山丘陵,沟谷纵横,东部是冲积平原,河流交织,土壤生态条件与土质状况较好,括山乡交通较为便利,龙金大道穿越本乡蔡家堡村,括钱公路贯穿境内。康庄公路连接各村。这里是江南河网的源头之一。

  2、社会经济

  全乡有17个行政村,总面积24平方公里,共有耕地8819亩,其中水田7409亩,旱地1410亩,人口为2.1419万人, 工业产品主要有印刷、包装、铝塑制品等,农业方面除大面积种植水稻外,初步形成马蹄笋,冬枣、杨梅、肉牛、獭兔等特色农业基地。2007的农民人均收入3384/元,是我县十二个省级欠发达乡镇之一。

  3、河流河网

  境内平原河道纵横,水网交错,全乡河道长为33.22公里,水面面积为52.8万平方米,主要河流下汤至将军长为7km平均宽度为40m,平均水深为2.90m,将军至岭脚河长为3km,平均宽度为37m,平均水深2.50m,

  二、水利工程

  1、防洪工程:

  本乡建有东括、西括、岭脚溪等防洪堤,全乡防洪堤坝总计长6000余米,其中东括—岭脚4800余米,西括1200米,建设标准为二十年一遇。

  2、蓄水工程:

  全乡现有山塘4座,总库容6.5立方米,内河总长度为33.2km,水面面积52.8万㎡,蓄水量   万立方米,由于河道淤积严重,致使河床平均增高0.7m左右,大大降低了河道蓄水抗旱和防洪排涝能,近几年来经过河道整治,进行10km长的河道疏浚,提高了防洪、排涝能力。

  3、工程管理情况:

  全乡的水利工程按照“谁建、谁有、谁投资、谁收益、谁管理”的原则,一般水利工程都是由各村委会落实责任人,进行养护管理,乡政府派员驻村联系监督管理,管理人员报酬由收益村负担,乡政府适当补贴。

  三、历史灾害和原因分析

  1、水文特征:

  本乡位于江南平原,内多丘陵,西南山区与东海相望,该地域属亚热带海洋型季风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热量丰富,雨水充足,该区降雨量年内分配不均匀,4—10月占全年降水量的80%左右,降水按其特征分为梅汛期,台汛期和非汛期。本乡多年平均气温18℃,年平均降水量1510毫米,极端最高气温为39℃,极端最低气温为-3℃。

  2、灾情摘录

  1972年8月17日9号台风在我县大渔登陆,势力强,风力大,正面袭击我乡,三日降雨量600mm以上,岭脚等村淹水严重。

  1985年8月23日受10号台风影响,我乡满水严重,造成损失。

  1990年台风频繁,我乡连续遭受5、12、15、17、18、22号六次台风袭击,又遇天又大潮,风潮洪涝连续成灾,灾害惨重,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

  1992年8月28日至31日,16号强热带风暴正面袭击,又值八月大潮,三日降雨量660mm,全乡汪洋一片,岭脚等村水满齐腰,损失严重。

  1994年8月21日,17号台风在瑞安梅头登陆,正面袭击我乡,全乡死亡2人,倒塌损坏民房500余间,大量农作物绝收,损失严重。

  2002年9月7日,16号台风“森拉克”在金乡镇大渔湾登陆,正面袭击我乡,我乡损失严重,倒塌房屋50余间,损坏房屋700余间死亡1人,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

  2006年8月10日,百年不遇的8号“桑美”台风,在马站登陆,正面袭击我乡,我乡损失惨重,倒塌房屋283余间,死亡3人、受伤20余人,直接经济损失5000余万元。

  2007年9月20日,强台风韦帕在我县登陆,登陆时中心最大风力14级,严重影响我乡。

  2007年10月7日,强台风罗莎在浙闽交界处登陆,平均降雨量166。8毫米,我乡遭受严重财产损失。

  3、灾害原因

  (1)括山乡地处山区、半山区、山洪常伴随台风暴而暴发,洪涝灾害经常发生。

  (2)平原河道淤积较严重,防洪堤年久老化失修,溪床淤积严重,堤塘边杂树丛生,有效泄洪能力大大降低。

  (3)前几年农业基础设施落后,排泄渠道不畅,田块挖泥烧砖,致使田面高度降低,增加了农作物受淹没损失。

  (4)防汛抗灾部分干部群众防灾意识淡薄,麻痹侥幸思想严重,对防洪避险缺乏思想准备。

  四、重点隐患地段

  1、我乡有小型水库4座,分别在西括村、岭脚村、丰山村,西括水库库容3.0万m3,下游牵涉西括、岭脚等村,户数620户人口2619人,水田面积562亩,岭脚上、下两水库库容2万m3,下游牵涉岭脚、斜路等村,户数532户人口2181人,水田面积522亩,丰山村坑口水库库容1.5万m3,下游是山区公路。

  2、全乡有防洪堤塘6000余米,虽然经过几年的维修加固,但堤塘防御标准普遍较低,由于东括底村建设康庄公路,部分溪堤改道,可能造成新的隐患。

  五、防汛措施

  1、工程设施:

  针对本乡地理位置,防御洪水灾害,在工程措施方面主要按照“上蓄、中疏、下排”的治理方针。

  上蓄:一是利用现有水库,山塘蓄水。二是发动群众,植树造林,涵养水源,避免水土流失。

  中疏:整修加固东括、岭脚、西括溪堤,东括村新改道的溪堤,要全部采取砌石加固,清理溪床,砍伐堤边杂树,杂竹,保证泄洪通道畅通。

  下排:疏浚河道,截弯取直,结合美化环境计划,对河道两旁进行砌石护岸,以便增加河道蓄水防洪能力,防止水流对两岸的冲刷,使河床基本稳定。

  2、非工程措施:

  (1)防洪指挥系统,括山乡的防洪抗台工作由括山乡防汛指挥统一负责指挥,常设机构为括山乡防汛办公室。防汛总指挥由书记担任,指挥由乡长担任,副指挥由分管农业副乡长、人武部长担任,成员由班子成员水利、农业、民政、公安、人武部等相关单位组成。

  (2)建设村级自防措施,以村为单位,相应建立以村委会组成防汛抗台指挥小组,并建立村级民兵突击队,对本村管辖内的水利工程进行汛前、汛中、汛后检查。

  (3)落实后各个水利工程的负责制,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健全山塘水库巡查监测制度,与水库巡查员签订合同,严抓落实。

  (4)设立防汛通讯设备。采取警报器、广播电视、敲锣等形式进行宣传工作,在岭脚村、东括村设置警示牌,并做好台风预警工作,撤离警报由乡防汛指挥部发布。

  (5)乡防汛办做好防汛抢险物资的储备、调度工作,发现某处出险,由专车把抢险物资及时专送到位,并明确规定不得把防汛物资移作他用。

  (6)各山塘、水闸的运行操作严格按乡政府制定的防汛预案执行,山塘水闸的安排指挥统一由乡防汛指挥部发布调度令。

  六、操作规程

  (一)汛情规划:

  1、日降雨量达50-150mm,即内河水位达4.70m以上,或发布台风消息阶段时,乡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及时到位,并加强值班,做好防汛抢险物资准备工作,及时检查水库,水闸堤塘运行,发现隐患及时除险加固,对低洼地段的人员物资做好转移准备工作,做好上传下达,向指挥通报情况,做好防汛调度工作,及时组织抢险队伍30人,由乡防汛指挥部统一调度,及时抢修险工险段。

  2、日降雨量150-250mm或发布台风紧急警报阶段时,全乡干群全力投入抗台、抗洪、抢险工作,发布全乡进入紧急防汛期,并做好紧急动员全社会进入抗洪救灾工作,加强水库巡查,发现险情立即抢修,并发出紧急警报,及时转移人员、物资,确保灾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3、日降雨量大于250m,或发布台风紧急警报阶段时,认真执行上级防汛指挥部的命令,发出紧急警报,做好水库、山塘的下游群众安全转移工作,水库一旦出现险情,立即报警,确保人员安全,及时组织抢险队伍在险段的地方就地待命,执行抢险任务。

  (二)防御措施:

  1、一般汛情:

  召开乡人民政府防汛指挥部和相关部门紧急会议,布置防汛抗台工作,乡防汛办发布台风信息动向、趋势等情况,并且分管领导进岗到位,加强值班,要求各驻村干部及时到各村宣传防汛抗台工作。

  2、较大汛情:

  分管领导及时向主要领导汇报台风动向、趋势,并认真分析可能发生的重大灾情,做好抗台抢险队伍,物资准备,有关领导下村进行工程隐患检查,落实防御措施。

  3、重大汛情:

  根据《防汛条例》关于防汛工作实行“安全第一,常抓不懈,以防为主,主动抢险”的方针,“防汛为以减少人员物资损失,抢救人民生命财产”为第一宗旨,确保转移安全,要根据实际情况,预先确认分组,明确转移目标,并了解熟悉转移线路,指定落实负责人,妇幼老弱病残,外来打工人员,都应编制有序,信号规定,照明应急,必备物资等,做到急而不乱,紧而有序。

  危险地段安全撤离要求及路线如下:

  1、人员转移:全乡居住在危房内的群众,由各联村干部、驻村干部、村干部负责通知,台风前转移到附近安全避灾场所暂住,分管城建副乡长督促,转移路线参照《各村危房居住人员避险转移安排表》。

  2、学校师生安全:中学由陈如懂校长负责、小学由王文坚校长负责、分管教育副乡长督促指导。

  3、企业由王培钏负责通知,业主负责安全,分管工业企业领导督促指导。

  4、低洼地带人员转移:当水位们接近警戒线时,岭脚村由陈泰省、陈如俊、陈如杰负责通知转移至天主教堂,东括底村由金顺、郑继宏、杨登干负责通知转移至岭脚天主教堂,西括村由谢作楼、罗招畅、林开金负责通知转移至罗氏宗祠,由联片领导督促。

  5、山水塘水库下游人员转移:加强山塘监测。岭脚水库一旦发现险情,由陈泰省、陈如俊、陈如杰、赖丁贵立即通知转移至天主教堂,西括山塘坑口山塘一旦发现险情,由谢作楼、罗招畅、林开金、项方贵负责通知,转移至罗氏宗祠。

  6、危房人员转移:刮大风或下大暴雨,即行转移,不设转移信号,低洼地带人员转移根据汛情由通知人员报联片领导核准后实施,情况危急时由联村干部、驻村干部、村干部直接确定,并告知指挥部领导,转移信号为鸣锣,山塘水库下游人员应急转移接到险情后必须马上实施,转移信号为连续鸣叫警报器。

  (三)组织分工:

  发生重大汛情时,乡党委政府立即成立抗台抢险领导小组,并相应成立指挥组、巡查组、运输组、抢险组、后勤组、治安组,具体分工如下:

  1、抗洪抢险领导小组(办公室):传达抗旱救灾紧急动员令,协调或决定山塘河网的水位泄排的调度;做好灾区人民群众的安全转移,当好主要领导的参谋,提出重大险情抢险方案;调用抢险队伍的人员安排;在抢险时缺乏抢险人员、物资时请示上级调派部队、物资支援抢险。决定抗洪抢险中碰到的其他重要事项。

  2、宣传发动组:宣传组人员应及时深入到村做好宣传,动员群众配合抗洪抢险组作出防御部署,及时转移避险。办公室还要负责认真做好灾前、灾中、灾后的灾情统计工作,汇总上报乡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和乡防汛指挥部。

  3、险情巡查组:负责水库,水利工程巡查,发现隐患及时向乡防汛指挥部汇报,认真巡查地质灾害隐患,查出问题及时请示乡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做好人员物资的转移工作。

  4、应急运输组:认真做好抗洪抢险车辆、船舶的调运工作,在有关受灾点需要抢险物资时,及时专送到位。

  5、应急抢险组:在接到防汛指挥部调令后,应及时深入到各村、危险地段就地待命,配合好村抢险队伍,认真做好险工阶段的除险加固工作,做到急而不乱,紧而有序。

  6、治安保卫组:在抗洪抢险工作中,认真做好灾区治安工作,防止在避险转移时不法分子趁机进行抢动、入室偷窃,及时制止纠纷的发生,做好灾后群众安置工作,稳定人心,稳定大局。

  7、后勤安置组:认真负责灾区群众转移安置工作,并做好灾后群众的生活,生产稳定,并配合各个部门的供水、供电、交通、通讯等公共设施的修复工作。

  8、医疗救护组:在抗台抢险中,救护组人员及时深入到各村,负责灾区的受伤紧急抢救,灾后积极配合卫生防疫部门开展饮水、食品、环境消毒净化工作,确保灾后群众的身体健康。

  (四)灾后恢复工作

  1、当险情警报解除后,政府立即组织人员及时查清灾情,并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乡防汛指挥部按成员单位分工负责制迅速配合民政,卫生部门,及时救护受灾伤员,处理遇难人员善后事宜,做好区域治安工作。

  2、对全乡农业生产加强田间管理,病虫防治工作,供电部门及是抢修线路,及时恢复供电,乡政府组织人员帮助清理工场,使之尽是恢复生产。

  3、对受损的水利工程在报请县有关部门的同时,各村由村委主任为突击队长,带领群众开展灾后自救活动,及时抢修水毁工程,对排涝设施应立即排除机械故障及时进行积水排涝,减少受灾损失。

  4、对受损的供水、供电、交通、电讯等公共设施在上级对口部门的支持下,本乡各责任单位及时组织力量突击抢修,尽快恢复,维护群众切身利益,稳定人心。

  5、受灾后,各村必须积极开展卫生防疫工作,积极配合卫生、防疫部门开展饮水、食品、环境消毒净化工作,积极开展卫生防疫知识宣传,确保灾后群众身体健康。


括山乡防汛抗台指挥人员名单

总指挥

冯世强

64430001

13906662365

指挥

朱文胜

64430002

  13506873670

副指挥

谢炳回

64431797

  13858750998

薛继干

64431796

  13506541501

成员

黄圣川

64430005

13777788068

吴绍松

64431794

13506629879

董文聪

64431795

13758875758

陈秀玉

64431799

13566108778

郑仁举

64432013

13506623059

陈如勋

64431362

13806821176

  1、        下设办公室

  负责人:黄圣川          成  员:陈孟庆   杨宗稿

  2、        宣传发动组

  负责人:陈秀玉(兼)    成  员:陈教琼   林芙蓉

  3、  险情巡查组

  负责人:谢炳回(兼)  

  成  员:钱招潘    蔡士胜   水利工程负责人

  4、        应急运输组

  负责人:吴绍松(兼)    成  员:陈泰省    林上枢

  5、        应急抢险组

  负责人:薛继干(兼) 

  成  员:蔡寿顺   章宗选  金 顺  项友猛  项细秀  陈法宝

         谢作楼   郑思章  林元冬  钱克钏

  6、 治安保卫组

  负责人:郑仁举(兼)   

  成  员:王培钏   方崇闯  陈如勋  林客德   王玲玲

  7、        后勤安置组

  负责人:陈如勋(兼) 

  成  员:陈绍雨   陈细炉  黄晓琳 

  8、 医疗救护组

  负责人:董文聪(兼)   

  成  员:谢炳亮   黄小青  吕明成

  9、 片区负责人

  一、山区片:  薛继干      成 员:蔡仕盛   陈洪普

  二、半山区片:谢炳回      成 员:金  顺   陈泰省  谢作楼

  三、上条河片:吴绍松      成 员:陈如勋   章宗选 陈孟庆 

   陈法宝   李道吉

  四、下条河片:黄圣川      成 员:董文聪   陈秀玉  郑仁举

  项友猛   王培钏  项细秀  陈教琼

  林上枢   杨宗稿  陈细炉

括山乡各村抢险应急小分队名单

村居

负责人

通讯

成员

将军

林型龙

13706620832

6443052

  林孝钏 王大化  王孝车

  杨立珊  郑和守

张西

王乃平

13858714255

  王禹顺  王文钻  王文元

  王文贤  王道恩  王细浪

南洋

董文歌

13506614059

64498792

  董文强  董希午 董李远

  林海媚

张东

王长青

13646510233

  王文喜 王增田 董希顺

  陈郑莲 黄沈浓 王乃广

小陈家堡

陈千尔

13806825189

64464616

  陈瑞锻  陈千海  陈千懂

  陈美玉  陈千辉  陈生庄

蔡家堡

蔡勤串

13757888787

  蔡进训 蔡进冠 蔡细陆

  蔡思琴

下汤

汤礼运

13958723727

623727

  张仁袍 汤明悟 厉达沈

  汤志柯 汤艾丽

新岙

林孝升

13958774566

  苏宗钱 庄财教 陈开群

  林孝淳 汤礼娜

村居

负责人

通讯

成员

斜路

洪道凯

13958726920

64296190

  李日许  洪道票  黄孙楼

岭脚

陈如俊

13758859856

64430480

  陈如杰  陈荣球  赖丁贵

尤家园

钱克旺

13958739288

64496528

  钱贤听 钱克味  钱克彭

  钱文杼 王加树  洪小红

东括底

郑计宏

13858768028

64431001

  杨登干  曹光新 郑宗城

  杨平和 宋方杯  杨孔女

大庄

洪孝和

13587808446

64432636

  陈庆扣  李孝攀  陈正锻

  李孝芬

河西

谢作山

13186813533

  谢钦安  谢作瑜  谢作怀

  董积云

西括

罗招畅

13858757288

64497288

  林开金  项方贵  林礼君

  郑月丽